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沙参补骨脂素合成酶基因 GlPS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蛋白诱导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馨方 宋洁洁 +3 位作者 徐瑶 田雪梅 谭玲玲 高婷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北沙参(Glehniae Radix)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的干燥根,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补骨脂素(psoralen)是北沙参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对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 北沙参(Glehniae Radix)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的干燥根,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补骨脂素(psoralen)是北沙参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对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补骨脂素合成酶(GlPS)是北沙参补骨脂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最后一步关键酶。本试验通过PCR扩增获得对北沙参补骨脂素合成酶基因GlPS1,通过酶切、连接、转化、平板培养和提取质粒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GlPS1基因的IPTG诱导原核表达。该研究表明被诱导表达的GlPS1蛋白存在于菌体沉淀中,不溶于上清液。研究结果为验证GlPS1基因的功能及使用基因工程方法调控GlPS1蛋白表达奠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GlPS1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蛋白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 HSP18.1 基因生信分析及非生物胁迫下表达分析
2
作者 刘晨 魏进彬 +6 位作者 宋凯 臧志鹏 高玉珍 杨红静 任维贤 张建栋 王祯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以秦烟1号无菌幼苗为供试材料克隆出HSP18.1基因的CDS区,构建重组质粒,对该基因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组织中非生物胁迫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属于HSP20家族,全长615 bp,CDS全长579 bp,编码19... 以秦烟1号无菌幼苗为供试材料克隆出HSP18.1基因的CDS区,构建重组质粒,对该基因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组织中非生物胁迫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属于HSP20家族,全长615 bp,CDS全长579 bp,编码192个氨基酸,且含多个磷酸化和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烟草HSP18.1蛋白与拟南芥HSP18.1蛋白同源,且与多个蛋白相互作用。系统发育表明,烟草HSP18.1与文冠果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小米椒的亲缘关系较远;在热胁迫下NtHSP18.1基因在根、茎叶中被强烈诱导表达,表明NtHSP18.1基因是调节植物耐热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HSP18.1基因 生物信息学 蛋白诱导表达 热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VP2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3
作者 孙超 高莹 +3 位作者 丁晨 佟洋 范慧 张宏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第10期10-11,共2页
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利用IPTG(1mmol/L)诱导实现了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鉴定其表达形式;经滤膜、饱和硫酸铵、Ni-NTA树脂层析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得到高效诱导表达,并且重组蛋白... 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利用IPTG(1mmol/L)诱导实现了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鉴定其表达形式;经滤膜、饱和硫酸铵、Ni-NTA树脂层析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得到高效诱导表达,并且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G15蛋白泛素结合酶UBCH6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玉霄 唐榕泽 +5 位作者 高跃美 冯佳佳 李晓泉 梁晶晶 李晓宁 罗廷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3,共6页
通过抽提接毒猪瘟病毒(CSFV)的PK-15细胞RNA,以RT-PCR方法克隆UBCH6基因,并与pMD18-T载体连接,再通过双酶切法将UBCH6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连接。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UBCH6用感受态细胞BL21转化,并在低... 通过抽提接毒猪瘟病毒(CSFV)的PK-15细胞RNA,以RT-PCR方法克隆UBCH6基因,并与pMD18-T载体连接,再通过双酶切法将UBCH6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连接。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UBCH6用感受态细胞BL21转化,并在低温条件下,用低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UBCH6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显示,在30℃、用0.05 mmol/L IPTG诱导时UBCH6表达效果最好,而且UBCH6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的形式在菌液中表达。UBCH6重组蛋白经过Ni-NTA纯化后与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乳化并免疫4周龄昆明小鼠,从而制备出UBCH6多克隆抗体,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UBCH6以化学转染人工脂质体法导入293T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UBCH6多克隆抗体能与真核表达细胞蛋白发生反应,反应效价可达1∶10000,反应性良好。Western blot检测UBCH6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ISG15多克隆抗体、UBCH6多克隆抗体都能与接毒CSFV、转染PolyI:C的PK-15细胞蛋白发生良好反应,且蛋白表达量与时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G15蛋白 UBCH6基因 多克隆抗体 猪瘟病毒 蛋白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小鼠IFIT1表达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洪涛 粟永萍 +3 位作者 Jian-ming XU 王军平 艾国平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250-2252,共3页
目的 观察烧伤小鼠干扰素诱导表达蛋白IFIT1的表达变化,初步探究其表达变化的原因。方法 实验小鼠致TBSA 15%Ⅱ度烧伤,1d及7d后处死,取肝、肺及脾组织。脂多糖掺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培养基中,至终浓度0.1~1.0μg/m... 目的 观察烧伤小鼠干扰素诱导表达蛋白IFIT1的表达变化,初步探究其表达变化的原因。方法 实验小鼠致TBSA 15%Ⅱ度烧伤,1d及7d后处死,取肝、肺及脾组织。脂多糖掺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培养基中,至终浓度0.1~1.0μg/ml,作用6h。提取组织及细胞RNA,进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提取组织及细胞裂解上清,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小鼠肝、肺、脾组织IFIT1的转录在烧伤后1d升高,伤后7d恢复至伤前水平;肝、肺、脾IFIT1的蛋白水平在伤后1d一致升高,伤后7d仍能检出升高。体外实验,细菌脂多糖显著激活RAW264.7细胞的IFIT1转录及蛋白表达。结论 烧伤小鼠伤后早期IFIT1表达迅速升高,此变化与同期的内毒素血症引起的细胞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表达蛋白 烧伤 脂多糖 细胞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城桃果实2-Cys Prx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6
作者 张永淋 高彬 +1 位作者 周杰 朱树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5,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2-Cys Prx基因调控桃果实氧化还原信号分子作用机制,结合了PCR技术和RT-PCR技术通过体外克隆的方法得到桃果实2-Cys Prx基因,通过对序列分析表明,2-Cys Prx基因全长1 424 bp,其中,编码区813 bp,共编码270个氨基酸。对其分... 为了深入研究2-Cys Prx基因调控桃果实氧化还原信号分子作用机制,结合了PCR技术和RT-PCR技术通过体外克隆的方法得到桃果实2-Cys Prx基因,通过对序列分析表明,2-Cys Prx基因全长1 424 bp,其中,编码区813 bp,共编码270个氨基酸。对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2-Cys Prx蛋白分子量为29.7 ku,为疏水型蛋白,且是膜外蛋白。在线软件预测2-Cys Prx蛋白分子式为C1342H2110N348O403S4,分子量29.696 ku,由4 207个原子组成,理论等电点为6.23。使用Prot Scale分析该蛋白疏水性平均值为-0.126,说明2-Cys Prx为亲水性蛋白。TMHMM对跨膜结构进行预测,发现,2-Cys Prx氨基酸序列中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为膜外蛋白。此外,对该蛋白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发现2-Cys Prx有4个α螺旋结构、9个β折叠结构及无规则卷曲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肥城桃果实2-Cys Prx与其他植物氨基酸序列有较高同源性,其中与樱桃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到了98.15%,表明植物体内2-Cys Prx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体外构建重组蛋白p ET-30a-2-Cys Prx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其功能与结构,从而探讨2-Cys Prx基因调控桃果实氧化还原信号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2-Cys Prx 基因克隆 蛋白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7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开娟 云骜 +2 位作者 杨猛 卢艳 王文华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6期1-4,共4页
防御素在抗生素取代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在防御素大规模表达方面仍有难点。本实验着重探究如何实现防御素的大规模表达。实验通过设计目的基因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将鸡β-防御素7(AvBD7)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BL21表达载体质粒... 防御素在抗生素取代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在防御素大规模表达方面仍有难点。本实验着重探究如何实现防御素的大规模表达。实验通过设计目的基因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将鸡β-防御素7(AvBD7)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BL21表达载体质粒pET32a中、扩增大肠杆菌、对鸡AvBD7基因进行鉴定、分离纯化目的蛋白并进行检测的过程方法,完成重组鸡AvBD7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得到鸡AvBD7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的结论,为鸡AvBD7基因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原核表达 蛋白诱导表达 蛋白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