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病毒衣壳蛋白与宿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相互作用的鉴定
1
作者 何文瑞 廖亚金 +4 位作者 李素 冯烁 董泓 陈佳宁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498,共4页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衣壳(C)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SFV C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 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共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ATP5B、SON3、PKN1、PCBP1、R...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衣壳(C)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SFV C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 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共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ATP5B、SON3、PKN1、PCBP1、RPS20和IQGAP1,根据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这些蛋白分别参与细胞的增殖和代谢等过程。本研究选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PKN1)进行进一步验证,经酵母共转化试验、免疫共沉淀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证实,宿主PKN1蛋白与CSFV C蛋白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本研究首次证明PKN1与CSFV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PKN1蛋白在CSFV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蛋白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unN端蛋白激酶1磷酸化与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损伤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昕明 刘晓亮 吴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281-3286,共6页
目的探讨c-jun N端蛋白激酶1(JNK1)磷酸化与糖尿病(DM)大鼠早期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7月,8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0只作为DM模型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饲养4周,一次性左下腹腹腔注射1... 目的探讨c-jun N端蛋白激酶1(JNK1)磷酸化与糖尿病(DM)大鼠早期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7月,8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0只作为DM模型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饲养4周,一次性左下腹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溶液(35 mg/kg);另外20只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普通饮食饲养4周,一次性左下腹腹腔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最终共48只大鼠造模成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组、C组、D组,各16只。C组大鼠腹腔注射SP600125,D组大鼠皮下埋置含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0.9%氯化钠溶液的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A组、B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饲养6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4组大鼠中分别选取10只,检测大鼠心体比(H/B)、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JNK1、磷酸化JNK1(p-JNK1)、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TRPC)6、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表达水平。结果 B组、C组、D组大鼠H/B大于A组,B组、D组大鼠LVMI大于A组(P<0.05);C组大鼠H/B、LVMI小于B组、D组(P<0.05)。A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连接紧密,心肌纹理清晰;B组、C组、D组大鼠心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肥大性改变,细胞间隙增宽,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纹理欠清晰。B组、C组、D组大鼠JNK1、p-JNK1、TRPC6、collagenⅠ表达水平高于A组(P<0.05);C组大鼠JNK1、p-JNK1、TRPC6、collagenⅠ表达水平低于B组(P<0.05);D组大鼠p-JNK1、TRPC6、collagenⅠ表达水平高于B组、C组,JNK1表达水平高于C组(P<0.05)。结论高糖环境可诱导JNK1磷酸化,进而影响下游TRPC6信号表达,造成胶原蛋白沉积过多,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从而引起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疾病 C-JUn n蛋白激酶1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芳香烃配体ITE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逯彦越 赵欣欣 +4 位作者 刘立燕 王凯 叶静文 刘凌云 王宝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9-687,共9页
目的 探讨内源性芳香烃配体2-(1’H-吲哚-3’-羰基)噻唑-4-羧酸甲酯(ITE)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芳香烃受体(AhR)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及定位;采用ITE处理宫颈癌细胞,MTS实验检测增殖能力... 目的 探讨内源性芳香烃配体2-(1’H-吲哚-3’-羰基)噻唑-4-羧酸甲酯(ITE)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芳香烃受体(AhR)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及定位;采用ITE处理宫颈癌细胞,MTS实验检测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hR及下游基因CYP1A1、CYP1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筛选参与AhR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相关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采用siRNA敲减PKN1后,检测宫颈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KEGG分析富集的与增殖及迁移相关的通路,Western blot检测ITE处理后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AhR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ITE激活AhR及下游基因CYP1A1和CYP1B1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宫颈癌细胞SiHa和CaSki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 <0.05)。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筛选显示,经ITE处理后,与宫颈癌增殖、迁移功能密切相关的PKN1表达下调(P <0.05),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Ha和CaSki宫颈癌细胞系中PKN1蛋白表达在ITE处理后显著降低(P <0.05)。通过敲低细胞PKN1表达后,SiHa和CaSki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 <0.05)。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阻断ITE诱导的P-AKT水平的增加(P <0.05),并逆转ITE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P <0.05)。结论 内源性芳香烃配ITE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与下调PKN1及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2-(1’H-吲哚-3’-羰基)噻唑-4-羧酸甲酯 芳香烃受体 蛋白激酶n1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