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前额叶谷氨酸转运体GL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建新 姚丽华 +4 位作者 王惠玲 刘忠纯 王晓萍 肖玲 王高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前额叶谷氨酸转运体1(GLT-1)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组和氟西汀组。对CUS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进行CUS应激后,氟西汀...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前额叶谷氨酸转运体1(GLT-1)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组和氟西汀组。对CUS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进行CUS应激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和CUS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进行糖水偏好和旷场行为测试,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分析检测大鼠前额叶GLT-1的表达水平。结果 (1)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CUS组大鼠糖水偏好、总行程、平均移动速度及直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上述指标均高于CUS组(P<0.01)。(2)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显示,CUS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前额叶GLT-1表达下降(P<0.01);经氟西汀治疗后,大鼠前额叶GLT-1表达比CUS组明显升高(P<0.01)。(3)蛋白印迹分析显示,CUS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前额叶GLT-1表达下降(P<0.01);经氟西汀治疗后,大鼠前额叶GLT-1表达比CUS明显升高(P<0.01)。结论慢性应激下调大鼠前额叶GLT-1表达水平,而氟西汀上调GLT-1表达水平,GLT-1表达增加可能是氟西汀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谷氨酸转运体1 氟西汀 前额叶 免疫组织化学法 蛋白印迹分析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抑制慢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表达增高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建新 陈悦 +3 位作者 姚丽华 王高华 王晓萍 刘忠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探讨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模型组和氟西汀处理组。小鼠经CUS应激处理后,给予氟西汀或...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探讨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模型组和氟西汀处理组。小鼠经CUS应激处理后,给予氟西汀或生理盐水,进行糖水偏好和旷场行为学测试;蛋白印迹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小鼠海马GRP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CUS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总行程、平均移动速度及直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行为学指标均高于CUS模型组(P<0.01)。蛋白印迹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US组小鼠海马GRPR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经氟西汀处理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氟西汀 海马 蛋白印迹分析 荧光定量PCR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Rg1抑制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宗一 何颖 +5 位作者 詹东 张铁军 宋蕊 刘世昌 艾青龙 陆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激活的机制。方法:用LPS刺激BV-2细胞构建激活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Rg1对BV-2细胞的活力影...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激活的机制。方法:用LPS刺激BV-2细胞构建激活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Rg1对BV-2细胞的活力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Rg1(10、20和40μmol/L)对磷酸化的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κB-α,IκB-α)和反应结合蛋白(cAMP-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以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家族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等细胞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不同浓度的Rg1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磷酸化IκB-α和CREB蛋白表达以及MAPKs通路(ERK1/2,JNK,p38 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并且对p38 MAPK表达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g1可能通过抑制MAPKs的磷酸化来调控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激活,发挥其神经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G1 脂多糖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BV-2细胞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小鼠睾丸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忠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269-5270,5273,共3页
利用化学恒温培养箱对小鼠实施42℃1 h/d的热应激处理,建立持续的全身热应激动物模型。在热应激持续到8、13、21和35 d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的方法检测睾丸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小... 利用化学恒温培养箱对小鼠实施42℃1 h/d的热应激处理,建立持续的全身热应激动物模型。在热应激持续到8、13、21和35 d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的方法检测睾丸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小鼠睾丸组织Hsp70呈极强表达;热应激组小鼠睾丸组织Hsp70表达减弱,但随着热应激持续时间的延长,Hsp70表达逐渐恢复。热应激处理8 d后的小鼠睾丸组织Hsp70呈弱表达、13和21 d后呈极弱表达、35 d后呈弱表达。结果表明,Hsp70在小鼠睾丸正常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持续性的热应激可以使机体建立热适应,Hsp70可作为睾丸组织对热应激产生热适应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热休克蛋白70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