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子气染毒血红蛋白加合物N-端烷基化缬氨酸的质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惠兰 李欣海 +1 位作者 张兰波 刘石磊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为了追溯性检测芥子气暴露染毒,以芥子气染毒血红蛋白中球蛋白的N-端烷基化缬氨酸为重要生物标记物,建立质谱分析法。烷基化球蛋白从血红蛋白分离后,进行爱德曼(Edman)降解,经甲苯萃取后,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和串联质谱(MS... 为了追溯性检测芥子气暴露染毒,以芥子气染毒血红蛋白中球蛋白的N-端烷基化缬氨酸为重要生物标记物,建立质谱分析法。烷基化球蛋白从血红蛋白分离后,进行爱德曼(Edman)降解,经甲苯萃取后,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和串联质谱(MS/MS)法进行分析鉴定。通过HRMS/MS技术提供的准确同位素信息及二级碎裂信息,推断出N-端烷基化缬氨酸[M+H]+碎片离子的断裂途径,主要为芥子气水解产物2-羟乙基硫乙基官能团(HETE)与缬氨酸之间的C—N键断裂及HETE自身的断裂,检测到芥子气水解产物的特征碎片离子为m/z 105.036 3,元素组成为C4H9OS。N-端烷基化缬氨酸经七氟丁酰咪唑(HFBI)衍生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LC-HRMS) 气相色谱-质谱(GC MS) 芥子气 生物标记物 血红蛋白加合物 N-端烷基化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作为生物监测的标志物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玉瑛 卢业竑 赵李雪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在前文已证实TNT进入体内可与蛋白共价结合的基础上,用[^(14)C]TNT法比较了TNT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肝、肾组织蛋白四种蛋白加合物的共价结合,从加合物的剂量反应关系,在体内存留时间以及取样方便等条件来看,血红蛋白加合物是生物监... 在前文已证实TNT进入体内可与蛋白共价结合的基础上,用[^(14)C]TNT法比较了TNT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肝、肾组织蛋白四种蛋白加合物的共价结合,从加合物的剂量反应关系,在体内存留时间以及取样方便等条件来看,血红蛋白加合物是生物监测最有希望的指标,文中对它作为生物监测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硝基甲苯 蛋白加合物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蛋白加合物在酒精性肝病中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曦 吕文芝 +1 位作者 牛俊奇 王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8-270,共3页
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近年来对乙醛蛋白加合物(Acetaldehyde-Protein Adduct,APA)的深入研究表明,乙醛蛋白加合物不仅可作为直接毒物,而且可作为抗原诱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
关键词 乙醛蛋白加合物 酒精性肝病 致病作用 肝细胞代谢 酒精性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神经性毒剂的蛋白加合物及其加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瑾 孙凤娟 +2 位作者 王飞 王红梅 高润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1-487,共7页
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P)和有机磷神经性毒剂(organophosphorus nerve agents,OPNAs)属于有机磷领域中重要的化合物,主要通过不可逆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发挥毒性作用。该文以蛋白加合物... 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P)和有机磷神经性毒剂(organophosphorus nerve agents,OPNAs)属于有机磷领域中重要的化合物,主要通过不可逆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发挥毒性作用。该文以蛋白加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OPP/OPNAs与不同的靶蛋白:内源性清道夫(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转铁蛋白)和低剂量毒性的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神经病靶标酯酶、泛素)形成的共价加合物,深度剖析蛋白加合物的形成机制、活性位点的结构特征,以期为之后有机磷(organophosphorus,OP)毒物的确认暴露、溯源归因、精准治疗、合理预防等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神经性毒剂 有机磷农药 蛋白加合物 内源性清道夫 低剂量毒性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乙醛蛋白加合物抗体在不同人群血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陈曦 梁冰 赵文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研究抗加合蛋白抗体滴度在不同人群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牛血清白蛋白制备醛化抗原,然后用ELISA方法检测抗加合蛋白抗体滴度。结果抗加合物IgG、IgM、IgA抗体滴度在酒精性肝病者血清中明显高于无肝损伤的酗酒者、非酒精性肝病... 研究抗加合蛋白抗体滴度在不同人群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牛血清白蛋白制备醛化抗原,然后用ELISA方法检测抗加合蛋白抗体滴度。结果抗加合物IgG、IgM、IgA抗体滴度在酒精性肝病者血清中明显高于无肝损伤的酗酒者、非酒精性肝病者及健康对照者;在酒精性肝病组,抗加合物IgG、IgM、IgA抗体滴度与血清AST、GGT呈明显的正相关(P分别<0.005),与白蛋白呈显著的负相关(P均<0.005);抗加合物IgG、IgM抗体滴度与血清LN、PCⅢ、CⅣ呈明显的正相关(P均<0.05),IgA抗体滴度与血清PCⅢ、CⅣ呈显著的正相关,P分别< 0.05和0.01。上述结果提示在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加合物IgG、IgM、IgA的免疫反应,并且这种免疫反应与酒精性肝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蛋白加合物 酒精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硝基甲苯蛋白加合物及其结构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玉瑛 卢业竑 赵李雪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在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的分布和排泄实验中。约90%的注入量于给药后3~4d排出体外,体内部分主要分布于血液和肝、肾组织,其中以血液中的含量最高,从血液中各组分含量测定看到血红蛋白部分占比例最高,且存留较久,提示TNT有... 在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的分布和排泄实验中。约90%的注入量于给药后3~4d排出体外,体内部分主要分布于血液和肝、肾组织,其中以血液中的含量最高,从血液中各组分含量测定看到血红蛋白部分占比例最高,且存留较久,提示TNT有以共价结合形式存在体内的可能,通过加合物的分离,提取和测定,首次证实TNT可与蛋白共价结合,在血液和肝组织中,分别约有20%和30%以加合物形式存在.进一步对所形成的血红蛋白及肝组织蛋白加合物水解,提取,净化,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证实提取液中的主要放射性是由TNT还原代谢产物2氨基-4,6-二硝基甲苯(2A)和4氨基-2,6-二硝基甲苯(4A)所构成,与体外制备血红蛋白加合物的结构相比,得到类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硝基甲苯 蛋白加合物 共价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接触苯乙烯工人静脉血中血红蛋白-环氧苯乙烯加合物的分析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淑芬 方清明 +1 位作者 金祖亮 RappaportSM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5-452,共8页
人的静脉血中血红蛋白(Hb)-环氧苯乙烯(SO)加合物的分析测定过程是:从人的静脉血中提取的血红蛋白在一定条件下酶解,蛋白质中半胱氨酸残留加合物再经Raney Nickel催化反应生成两种加合物的异构体:α-苯己醇(2-PE),β-苯乙醇(1-PE),再用... 人的静脉血中血红蛋白(Hb)-环氧苯乙烯(SO)加合物的分析测定过程是:从人的静脉血中提取的血红蛋白在一定条件下酶解,蛋白质中半胱氨酸残留加合物再经Raney Nickel催化反应生成两种加合物的异构体:α-苯己醇(2-PE),β-苯乙醇(1-PE),再用五氟苯酰氯衍生化,最后用GC/MS测定这两种加合物的含量,同样方法测SD大鼠的血红蛋白-SO加合物(in vitro和in vivo).实验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所测的血红蛋白-环氧苯乙烯两种加合物(I-PE,2-PE)与实验的苯乙烯或SO剂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且2-PE>1-PE,说明氧化苯乙烯与半胱氨酸的反应α位强于β位.在人群实验中,对一石棉厂职业接触苯乙烯工人(11人)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环氧苯乙烯加合物进行测定,结果是α位的(2-PE),α位+β位(2-PE+1-PE)的加合物与个体接触苯乙烯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而β位的加合物不明显,实验结果为探索用人的血红蛋白中的半胱氨酸-环氧苯乙烯加合物作为人接触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可靠的现场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加合物 环氧 苯乙烯 静脉血 职业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质谱法研究尼古丁与小鼠血液蛋白的加合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艳 王海芳 +6 位作者 孙红芳 王祥云 刘元方 李坤 刘克新 鲁向阳 马宏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9-812,共4页
采用加速器质谱法(AMS)研究了小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SA)和尼古丁的加合作用.在尼古丁剂量从相应于人吸烟的环境剂量水平0.1μg/kg体重到 100 μg/kg体重范围内,测量了尼古丁-血红蛋白加合物和尼古丁-白蛋白加... 采用加速器质谱法(AMS)研究了小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SA)和尼古丁的加合作用.在尼古丁剂量从相应于人吸烟的环境剂量水平0.1μg/kg体重到 100 μg/kg体重范围内,测量了尼古丁-血红蛋白加合物和尼古丁-白蛋白加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两种蛋白的尼古丁加合物水平都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升高而线性增加.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两种蛋白质加合物的水平与小鼠肝DNA加合物水平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说明两种蛋白质加合物均可以替代DNA加合物作为尼古丁的生物标记物.在本工作中,蛋白质加合物的测量灵敏度为 0.03 pmol/g 蛋白(即 3.2个加合物/ 1012氨基酸残基),达到了文献报道的测量蛋白质生物标记物最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法 尼古丁 血液蛋白加合物 加合作用 毒物 致癌剂量 毒性 生物标记物 蛋白加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检测标志物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淑芬 金祖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有四种分子水平的生物检测标志物在当前研究环境因素-基因变异-疾病之间相关性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生物大分子样品的DNA加合物、蛋白质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苷、生物排泄物中的烷基化脱氧嘌呤.因为DNA的特殊作用,DN... 有四种分子水平的生物检测标志物在当前研究环境因素-基因变异-疾病之间相关性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生物大分子样品的DNA加合物、蛋白质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苷、生物排泄物中的烷基化脱氧嘌呤.因为DNA的特殊作用,DNA加合物作为生物标志物倍受重视.DNA加合物的分析方法有荧光法(灵敏度达1加合物/10^(5-6)正常核酸)、免疫法(灵敏度达1加合物/10^(6-8)正常核酸)、^(32)后标记法(灵敏度达1加合物/10^(8-10)正常核酸)、HPLC+^(32)P后标记法等,由于^(32)P后标记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是目前测生物样品DNA加合物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蛋白加合物 DNA加合物 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医学
1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医学 蛋白加合物 防治铅中毒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环境科学 综合作用 毒性影响 环图 环境铅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