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木薯MeVINV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验证
1
作者
符东青
王祥文
+6 位作者
葛玉建
沈晨
陈津蓬
姚远
耿梦婷
陆小花
王亚杰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7-1306,共10页
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作为“淀粉之王”,是一种重要的热带粮食作物,是全球十亿人的主食。木薯液泡转化酶(MeVINV1)通过将蔗糖不可逆地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防御。为探究MeVINV1的基因功能和分子调控网络...
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作为“淀粉之王”,是一种重要的热带粮食作物,是全球十亿人的主食。木薯液泡转化酶(MeVINV1)通过将蔗糖不可逆地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防御。为探究MeVINV1的基因功能和分子调控网络,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从木薯SC8cDNA酵母文库中筛选出与MeVINV1互作的8个候选蛋白。进一步利用酵母点对点验证发现MeVINV1与MeUN-3、MeMTP1、MeCASP4A3、MePIRL3存在互作关系,且与MeMTP1的互作更强,后续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和荧火素酶互补实验,验证了木薯MeVINV1与MeMTP1的互作关系。因此推测,MeVINV1与MeMTP1协同调控液泡蔗糖代谢和金属离子的转运,参与调控木薯对金属离子胁迫的响应。本研究结果为木薯抗逆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逆境调控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MeVINV1
酵母双杂交
互
作
蛋白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暹罗炭疽菌中脂滴包被蛋白Cap20与乙酸激酶CsAck的互作研究
2
作者
王娜
王记圆
+4 位作者
李潇
张宇
刘文波
林春花
缪卫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2-588,共7页
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是一种重要的病原真菌,是我国橡胶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eaf disease,CLD)的田间优势病原种,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许多其他农林作物炭疽病的主要病原种。脂滴是细胞的中性脂,存在于绝大多数真...
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是一种重要的病原真菌,是我国橡胶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eaf disease,CLD)的田间优势病原种,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许多其他农林作物炭疽病的主要病原种。脂滴是细胞的中性脂,存在于绝大多数真核细胞中,是细胞内甘油三酯的主要贮存形式。脂滴在细胞内可以参与脂质代谢、膜转运、蛋白降解和信号传导等。包被蛋白(perilipin)是脂滴表面最丰富的脂质相关蛋白,主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对细胞内脂滴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Cap20是暹罗炭疽菌中包被蛋白的同源蛋白,前期证实Cap20是一个致病相关蛋白,它参与了炭疽菌附着胞膨压形成、脂滴数量和致病性。了解其互作蛋白和互作的生物学意义可能为深入了解脂滴包被蛋白参与的致病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在暹罗炭疽菌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Cap20互作的候选蛋白乙酸激酶,本研究克隆了该乙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并进行了蛋白结构和同源蛋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乙酸激酶编码基因的DNA大小为1312 bp,包括一个内含子,cDNA为1248 bp,编码41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乙酸激酶结构域,命名为CsAck。然后构建含6×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sAck,利用其和含GST标签的pGEX6p-1-Cap20(先前构建)进行蛋白表达和纯化,获得含有6×His标签的融合蛋白CsAck和含有GST标签的Cap20。通过Pull down验证了Cap20和CsAck蛋白之间的体外互作。最后,构建含有潮霉素转移酶基因HPH的表达载体PXY203-CsAck-S和含有氯嘧磺隆抗性基因ILV1的表达载体pCB1532-GFP-Cap20,将它们共同转化暹罗炭疽菌野生型菌株获得转化子。Co-IP(Co-immunoprecipitation)的结果证实Cap20和CsAck在暹罗炭疽菌中可以相互作用。该结果证实了致病性相关蛋白Cap20和乙酸激酶CsAck在体外和体内均可发生蛋白互作,可为进一步研究Cap20在暹罗炭疽菌中的致病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暹罗炭疽菌
Cap20
CsAck
蛋白互作验证
Pull
down
CO-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薯MeVINV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验证
1
作者
符东青
王祥文
葛玉建
沈晨
陈津蓬
姚远
耿梦婷
陆小花
王亚杰
机构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7-1306,共10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4QN3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301740)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o.CARS11-HNGJC)。
文摘
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作为“淀粉之王”,是一种重要的热带粮食作物,是全球十亿人的主食。木薯液泡转化酶(MeVINV1)通过将蔗糖不可逆地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防御。为探究MeVINV1的基因功能和分子调控网络,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从木薯SC8cDNA酵母文库中筛选出与MeVINV1互作的8个候选蛋白。进一步利用酵母点对点验证发现MeVINV1与MeUN-3、MeMTP1、MeCASP4A3、MePIRL3存在互作关系,且与MeMTP1的互作更强,后续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和荧火素酶互补实验,验证了木薯MeVINV1与MeMTP1的互作关系。因此推测,MeVINV1与MeMTP1协同调控液泡蔗糖代谢和金属离子的转运,参与调控木薯对金属离子胁迫的响应。本研究结果为木薯抗逆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逆境调控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木薯
MeVINV1
酵母双杂交
互
作
蛋白
验证
Keywords
cassava
MeVINV1
yeast two-hybrid
interaction protein validation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暹罗炭疽菌中脂滴包被蛋白Cap20与乙酸激酶CsAck的互作研究
2
作者
王娜
王记圆
李潇
张宇
刘文波
林春花
缪卫国
机构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2-588,共7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9RC035,No.320RC4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76049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No.CARS-33-BC1)。
文摘
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是一种重要的病原真菌,是我国橡胶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eaf disease,CLD)的田间优势病原种,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许多其他农林作物炭疽病的主要病原种。脂滴是细胞的中性脂,存在于绝大多数真核细胞中,是细胞内甘油三酯的主要贮存形式。脂滴在细胞内可以参与脂质代谢、膜转运、蛋白降解和信号传导等。包被蛋白(perilipin)是脂滴表面最丰富的脂质相关蛋白,主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对细胞内脂滴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Cap20是暹罗炭疽菌中包被蛋白的同源蛋白,前期证实Cap20是一个致病相关蛋白,它参与了炭疽菌附着胞膨压形成、脂滴数量和致病性。了解其互作蛋白和互作的生物学意义可能为深入了解脂滴包被蛋白参与的致病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在暹罗炭疽菌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Cap20互作的候选蛋白乙酸激酶,本研究克隆了该乙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并进行了蛋白结构和同源蛋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乙酸激酶编码基因的DNA大小为1312 bp,包括一个内含子,cDNA为1248 bp,编码41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乙酸激酶结构域,命名为CsAck。然后构建含6×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sAck,利用其和含GST标签的pGEX6p-1-Cap20(先前构建)进行蛋白表达和纯化,获得含有6×His标签的融合蛋白CsAck和含有GST标签的Cap20。通过Pull down验证了Cap20和CsAck蛋白之间的体外互作。最后,构建含有潮霉素转移酶基因HPH的表达载体PXY203-CsAck-S和含有氯嘧磺隆抗性基因ILV1的表达载体pCB1532-GFP-Cap20,将它们共同转化暹罗炭疽菌野生型菌株获得转化子。Co-IP(Co-immunoprecipitation)的结果证实Cap20和CsAck在暹罗炭疽菌中可以相互作用。该结果证实了致病性相关蛋白Cap20和乙酸激酶CsAck在体外和体内均可发生蛋白互作,可为进一步研究Cap20在暹罗炭疽菌中的致病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暹罗炭疽菌
Cap20
CsAck
蛋白互作验证
Pull
down
CO-IP
Keywords
Colletotrichum siamense
Cap20
CsAck
protein interaction verification
Pull down
CO-IP
分类号
S3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木薯MeVINV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验证
符东青
王祥文
葛玉建
沈晨
陈津蓬
姚远
耿梦婷
陆小花
王亚杰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暹罗炭疽菌中脂滴包被蛋白Cap20与乙酸激酶CsAck的互作研究
王娜
王记圆
李潇
张宇
刘文波
林春花
缪卫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