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氨酸亚砜/蛋氨酸亚砜还原酶荧光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玉林 刘春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7,共7页
蛋白质蛋氨酸亚砜化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依赖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不仅是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也是一种蛋白质功能调控开关可影响活性氧信号转导,与一系列疾病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许多生物体中,蛋氨酸亚砜... 蛋白质蛋氨酸亚砜化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依赖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不仅是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也是一种蛋白质功能调控开关可影响活性氧信号转导,与一系列疾病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许多生物体中,蛋氨酸亚砜还原酶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唯一能将蛋白质蛋氨酸亚砜还原为蛋氨酸的物质,可以修复氧化损伤蛋白,恢复蛋白质功能,调控细胞氧还平衡,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介绍蛋氨酸亚砜和蛋氨酸亚砜还原酶的结构和催化机理,综述蛋氨酸亚砜和蛋氨酸亚砜还原酶荧光探针的部分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亚砜 氧化应激 神经退行性疾病 蛋氨酸亚砜还原酶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亚砜基蛋氨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逸伟 饶磊 +2 位作者 徐旭辉 林东恩 廖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以蛋氨酸和长链脂肪酸为原料,合成了4种不同碳链长度的含亚砜基蛋氨酸型表面活性剂(CnMSO)。通过FTIR、1HNMR和ESI-MS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对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性能、发泡性能、硬水稳定性和抑菌... 以蛋氨酸和长链脂肪酸为原料,合成了4种不同碳链长度的含亚砜基蛋氨酸型表面活性剂(CnMSO)。通过FTIR、1HNMR和ESI-MS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对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性能、发泡性能、硬水稳定性和抑菌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系列的表面活性剂的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21-24 m N/m,临界胶束浓度为0.15-1.5 mmol/L,在硬水中的平均稳定性均在3级以上,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另外,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抑菌性优于N-月桂酰谷氨酸(C1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亚砜 表面活性剂 表面性能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用于DMSO衍生物抗冻过程中水结构分析
3
作者 梁繁繁 韩丽 +1 位作者 蔡文生 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二甲基亚砜衍生物L-蛋氨酸亚砜[L-Met(O)-OH]抑制冰晶生长的分子机理.通过小波包变换获得高分辨光谱,对−5℃下不同浓度L-Met(O)-OH溶液在结冰过程中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提取出L-Met(O)-OH中S=...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二甲基亚砜衍生物L-蛋氨酸亚砜[L-Met(O)-OH]抑制冰晶生长的分子机理.通过小波包变换获得高分辨光谱,对−5℃下不同浓度L-Met(O)-OH溶液在结冰过程中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提取出L-Met(O)-OH中S=O基团与冰相互作用的光谱信息,结果表明,L-Met(O)-OH有效抑制冰晶生长的主要原因是S=O基团与冰之间形成的氢键.进一步在0℃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浓度L-Met(O)-OH溶液的高分辨光谱,发现水分子与L-Met(O)-OH中的S=O和C=O基团相互作用的光谱特征,在结冰过程中,这些相互作用的光谱峰强度逐渐降低,表明S=O和C=O基团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减弱,并且在高浓度下减弱效果更加明显.最后,进一步研究了NH基团在抑制冰晶生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发现在结冰过程中NH基团与水分子的结合逐渐增加,形成了稳定的氢键网络,这表明NH基团在整个结冰过程中始终与水保持相互作用,而不与冰发生显著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L-蛋氨酸亚砜 抑制冰晶生长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新生幼鼠肠道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苗士建 张烨 +1 位作者 黄瑛 陈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459-464,共6页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对内毒素血症新生幼鼠模型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4窝清洁级SD母鼠及其新生幼鼠随机分为蛋氨酸亚砜胺(MS)+生理盐水(NS)组(母鼠和幼鼠给予MS+幼鼠给予NS)、MS+Gln组(母鼠和幼鼠给予MS+幼鼠给予Gln)、正常喂养+Gln...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对内毒素血症新生幼鼠模型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4窝清洁级SD母鼠及其新生幼鼠随机分为蛋氨酸亚砜胺(MS)+生理盐水(NS)组(母鼠和幼鼠给予MS+幼鼠给予NS)、MS+Gln组(母鼠和幼鼠给予MS+幼鼠给予Gln)、正常喂养+Gln组(幼鼠正常母乳喂养+幼鼠给予Gln)和正常喂养+NS组(幼鼠正常母乳喂养+幼鼠给予NS)。各组干预均从母鼠分娩第3天和幼鼠出生第3天起开始,连续给予6d。实验第7天,各组幼鼠均腹腔注射LPS,6h后处死,测定血浆Gln浓度,肠上皮细胞膜脂质流动性及IL-1、TNF-α、MCP-1的水平,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绒毛结构的改变。结果①MS+Gln组、MS+NS组、正常喂养+Gln组和正常喂养+NS组出生幼鼠分别为11、11、10和11只,MS+Gln组和MS+NS组在实验结束前分别死亡2(18.2%)和6只(54.5%)。②MS+Gln组、MS+NS组、正常喂养+Gln组和正常喂养+NS组:体重增加量分别为(1.52±0.64)、(0.58±0.77)、(11.72±1.03)和(11.80±1.45)g,血浆Gln浓度分别为(394.3±92.5)、(105.9±37.9)、(774.6±143.7)和(676.8±113.6)μmol·L-1,肠上皮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分别为(0.241±0.046)、(0.297±0.033)、(0.215±0.052)和(0.211±0.049),MCP-1水平分别为(8.0±1.6)、(5.8±0.8)、(8.5±1.3)和(8.7±1.2)pg·mL-1,TNF-α水平分别为(2.2±0.8)、(1.3±0.4)、(2.8±1.0)和(2.5±1.1)pg·mL-1,IL-1β水平分别为(28.5±15.5)、(16.8±11.0)、(31.4±15.1)、(32.3±13.9)pg·mL-1;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光镜下可见:MS+NS组和MS+Gln组肠黏膜绒毛均有不同程度变短,排列杂乱,黏膜结构破坏,以MS+NS组程度更重;正常喂养+Gln组和正常喂养+NS组肠黏膜绒毛亦有不同程度的排列紊乱和变短,但较MS+Gln组损伤程度轻。④电镜下可见:MS+NS组和MS+Gln组均有肠黏膜微绒毛排列杂乱,长度缩短,断裂明显,肠上皮细胞绒毛膜欠完整,以MS+NS组程度更重;正常喂养+Gln组及正常喂养+NS组肠黏膜微绒毛长度正常均一,排列较整齐,少见断裂,无明显脱落,肠上皮细胞膜相对完整,无明显线粒体肿胀。结论 Gln缺乏可造成新生幼鼠肠黏膜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补充Gln可保护内毒素血症新生幼鼠的肠道形态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蛋氨酸亚砜 脂多糖 细胞膜脂质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GS活性增强放疗诱导的胶质瘤细胞铁死亡
5
作者 卢益军 周臣 钱俊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研究旨在探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在放疗诱导的胶质瘤细胞铁死亡过程中的作用。使用GS活性抑制剂(L-蛋氨酸亚砜亚胺,MSO)和电离辐射(IR)处理GL261细胞。DCFH-DA荧光探针和谷胱甘肽(GSH)试剂盒用于检测活性氧(ROS)... 研究旨在探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在放疗诱导的胶质瘤细胞铁死亡过程中的作用。使用GS活性抑制剂(L-蛋氨酸亚砜亚胺,MSO)和电离辐射(IR)处理GL261细胞。DCFH-DA荧光探针和谷胱甘肽(GSH)试剂盒用于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和GSH含量,C11-BODIPY 581/591荧光探针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脂质过氧化和PTGS2的表达,CCK8用于评估细胞增殖率和存活率。利用小鼠胶质瘤原位模型研究MSO和放疗对胶质瘤生长的作用。结果显示,抑制GS活性促进放疗后细胞ROS的产生和GSH耗竭,增强脂质过氧化,上调PTGS2的表达,并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率和存活率。动物实验中,MSO和放疗的联合治疗相较传统放疗具有更强的肿瘤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抑制GS可以显著增强放疗对胶质瘤细胞的铁死亡诱导作用,提高肿瘤放疗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酰胺合成酶 L-蛋氨酸亚砜亚胺 放疗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rB1基因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义 陈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327,共5页
背景 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MsrB1)对于保护晶状体细胞抵抗氧化应激具有重要作用,然而,MsrB1基因沉默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凋亡影响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背景 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MsrB1)对于保护晶状体细胞抵抗氧化应激具有重要作用,然而,MsrB1基因沉默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凋亡影响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 探讨MsrB1基因沉默对H2O2诱导的人LECs凋亡及其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人LECs细胞系SRA01/04在DMEM中进行培养,不同浓度的H2O2(200、400、600、800和1 000μmol/L)加入培养基分别处理细胞12、24和36 h以选择最适浓度和作用时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MsrB1 siRNA转染组(将MsrB1 siRNA Lipofectamine 2000质粒转染入LECs)、H2O2诱导组(200μmol/L作用LECs 24 h)和MsrB1 siRNA转染联合H2O2诱导组(转染MsrB1 siRNA脂质质粒后用H2O2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H2O2诱导后人LECs 12、24和36 h细胞的存活率,并筛选H2O2处理作用最适的浓度和时间,用于进一步的细胞凋亡诱导实验;Real-time PCR法检测MsrB1 siRNA转染后24 h各组细胞中MsrB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Hoechst33528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的细胞核形态变化;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比例.结果 正常对照组、H2O2诱导组、MsrB1 siRNA转染组细胞中MsrB1 mRNA的相对表达值为1.063±0.058、1.013±0.049和0.235±0.024,MsrB1 siRNA转染组细胞中MsrB1 mRNA的相对表达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H2O2诱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44、35.807,均P<0.001).不同浓度H2O2处理后24 h细胞活力最低,以200 μmol/LH2O2处理后24 h为诱导人LECs凋亡的浓度和时间点.Hoechst 33528染色显示,H2O2诱导组可见部分细胞核收缩,MsrB1 siRNA转染组可见少数收缩变小的细胞核,MsrB1 siRNA转染联合H2O2诱导组收缩变小的细胞核多于H2O2诱导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的凋亡细胞占(1.36±0.35)%,而MsrB1siRNA转染组占(3.26±0.31)%,H2O2诱导组和MsrBl siRNA转染联合H2O2诱导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分别为(5.13±0.59)%和(8.73±0.48)%.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H2O2诱导组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MsrB1 siRNA转染联合H2O2诱导组人LECs G1期所占比例为(52.78±1.68)%,明显高于H2O2诱导组的(44.99±1.37)%,而G2/M期细胞比例为(34.97±2.31)%,明显低于H2O2诱导组的(42.39±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24、-6.213,均P<0.01).结论 MsrB1基因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的细胞分布减少H2O2诱导的人LECs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亚砜还原酶 基因沉默/药物作用 晶状体 上皮细胞/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rB1对ONOO^-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
7
作者 贾义 钟乃凤 周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 B1,MsrB1)基因沉默对过氧亚硝酸根(ONOO-)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细胞周期的影响和ER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LEC分... 目的探讨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 B1,MsrB1)基因沉默对过氧亚硝酸根(ONOO-)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细胞周期的影响和ER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LEC分为两组:正常组和MsrB1基因沉默组,分别用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和300μmol·L-1 ONOO-处理20 min后,继续培养12 h。用RT-PCR法检测MsrB1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srB1基因沉默和ONOO-对pERK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300μmol·L-1 ONOO-处理HLEC会导致MsrB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当MsrB1基因沉默细胞经300μmol·L-1ONOO-处理后,MsrB1表达水平进一步显著下调(P<0.05)。经200μmol·L-1或300μmol·L-1 ONOO-处理,HLEC细胞周期分别阻滞在G2/M期和S期,当MsrB1基因沉默细胞经200μmol·L-1或300μmol·L-1 ONOO-处理后,更多的细胞阻滞在G2/M期或S期(P<0.05)。pERK检测结果表明,MsrB1基因沉默前后经ONOO-处理导致的细胞周期阻滞和pERK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有关(P<0.01)。结论 ONOO-可以下调HLEC MsrB1表达水平,MsrB1基因沉默细胞经ONOO-处理,pERK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导致更多细胞阻滞在G2/M期和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 过氧亚硝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白藜三醇抑制快速电刺激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其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葛力萁 李承宗 +2 位作者 程明月 张超群 王志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三醇(Resveratrol,RSV)对快速刺激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胰酶和胶原酶双酶法及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快速电刺激组(RES组)、快速... 目的:探讨白藜三醇(Resveratrol,RSV)对快速刺激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胰酶和胶原酶双酶法及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快速电刺激组(RES组)、快速电刺激+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组(RES+APO组)、快速电刺激+白藜三醇组(RES+RSV组)、快速电刺激+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组(RES+AIP组)。为了证实白藜三醇是否还通过蛋氨酸亚砜还原酶—氧化型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MsrA-OXCaMK Ⅱ)途径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除了上述5组,另设了MsrA竞争性阻断剂0.5%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DMSO对照组)和RSV+DMSO组,RES+RSV+DMSO组。细胞计数Kit-8(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以确定白藜三醇的最佳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ngⅡ水平以选择最佳心肌细胞电刺激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MsrA、NADPH氧化酶4(Nox4)、NADPH氧化酶2(Nox2)、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P22phox)、OX-CaMK Ⅱ、凋亡相关激酶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3剪切蛋白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RES组心肌细胞AngⅡ分泌显著增加,同时Nox4、Nox2及P22phox、OX-CaMK Ⅱ、Caspase-3剪切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2)与RES组比,RES+APO组、RES+RSV组和RES+AIP组的活性氧水平降低,RES+RSV组降低更明显。(3)与RES组比较,RES+APO组、RES+RSV组的Nox4、Nox2及P22phox、OX-CaMK Ⅱ、Caspase-3剪切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RES+AIP组仅Nox2、OX-CaMK Ⅱ及Caspase-3剪切蛋白表达水平降低。(4)加入MsrA抑制剂二甲基亚枫(DMSO)后,白藜三醇抑制快速电刺激导致的Caspase-3剪切蛋白表达作用减弱。结论:白藜三醇对快速电刺激乳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NADPH氧化酶及增加MsrA表达,从而减少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三醇 快速电刺激 乳鼠心肌细胞 NADPH氧化酶 蛋氨酸亚砜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