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齿蛇葡萄与广东蛇葡萄二氢杨梅素积累机制研究
1
作者 朱倩锋 徐楠 +5 位作者 杜丽桦 夏敏 陈彦超 汪启明 于华忠 饶力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2-2401,共10页
【目的】分析比较显齿蛇葡萄与广东蛇葡萄的转录组序列,挖掘与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积累相关的基因,为探究显齿蛇葡萄高DHM积累机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方法】以显齿蛇葡萄和广东蛇葡萄叶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的】分析比较显齿蛇葡萄与广东蛇葡萄的转录组序列,挖掘与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积累相关的基因,为探究显齿蛇葡萄高DHM积累机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方法】以显齿蛇葡萄和广东蛇葡萄叶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2种材料DHM含量,并利用RNA-Seq和qRT-PCR技术,分析DHM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结果】显齿蛇葡萄与广东蛇葡萄的幼叶中DHM含量差异高达15倍,显齿蛇葡萄幼叶干重下DHM含量为336.8 mg/g,而广东蛇葡萄幼叶为20.8 mg/g。经转录组差异表达筛选,共获得14914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大量的DEGs显著富集到核糖体、糖酵解/糖异生、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中。富集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在参与类黄酮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相关基因上与广东蛇葡萄有显著差异。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EGs高度参与植物初生代谢过程,尤其是与核糖体相关的酶的合成与运输。分析发现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AgCHS、AgCHI、AgF3’H、AgF3’5’H基因表达量高,且上调显著,推测可能是显齿蛇葡萄DHM积累的关键基因。此外,在DHM分解代谢途径中,CYP81E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推测CYP81E的低表达可能是DHM高积累的原因之一。【结论】显齿蛇葡萄AgCHS、AgCHI、AgF3’H、AgF3’5’H等基因上调表达,AgCYP81E基因下调表达,能促进二氢杨梅素在显齿蛇葡萄叶片中的积累。本研究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的调控和培育高质量药材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葡萄 广东葡萄 转录组测序 杨梅素 积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被引量:28
2
作者 田森林 张友胜 +2 位作者 杨英雄 杨伟丽 龚雨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合理开发显齿蛇葡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显齿蛇葡萄植株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其最佳检测条件为色谱柱为Nova PakC18不锈钢柱 ,检测波长为 2 94nm ,用甲醇—水 (体积比 2 4∶76 )为流动相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1.12 5 % ,平均... 为合理开发显齿蛇葡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显齿蛇葡萄植株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其最佳检测条件为色谱柱为Nova PakC18不锈钢柱 ,检测波长为 2 94nm ,用甲醇—水 (体积比 2 4∶76 )为流动相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1.12 5 % ,平均回收率为 95 .0 3% ,最低检测量为 10ng .湖南显齿蛇葡萄中不同部位的二氢杨梅素含量 在 11.87%~ 4 0 .6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显齿葡萄 杨梅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测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家胜 何磊磊 +3 位作者 张妮 孔琪 玉秋萍 余正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国内各主产区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含有量差别,初步研究藤茶原料的资源特点。方法以超声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氢杨梅素。结果显齿蛇葡萄不同样品的二氢杨梅素含有量为2.50%~39.50%。结论不同地区显齿蛇... 目的研究国内各主产区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含有量差别,初步研究藤茶原料的资源特点。方法以超声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氢杨梅素。结果显齿蛇葡萄不同样品的二氢杨梅素含有量为2.50%~39.50%。结论不同地区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量有较明显的差别,其中武夷山脉(黎川县)、武陵山区(来凤县、酉阳县)、佛顶山(石阡县)的二氢杨梅素含有量普遍较高,罗霄山脉(大余县、衡东县)、南岭(连州市、恭城县、平乐县)同期相对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葡萄 杨梅素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显齿蛇葡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孔琪 玉秋萍 +3 位作者 王家胜 何磊磊 张妮 余正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90,共4页
研究不同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显齿蛇葡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选取17种二氢杨梅素含量不同的显齿蛇葡萄,使用乙醇超声辅助法获得各个样品的提取物;采用药敏滤纸片法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分别研究提... 研究不同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显齿蛇葡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选取17种二氢杨梅素含量不同的显齿蛇葡萄,使用乙醇超声辅助法获得各个样品的提取物;采用药敏滤纸片法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分别研究提取物以及相同含量的二氢杨梅素纯品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17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随着提取物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显著强于相应含量二氢杨梅素纯品。在10mg/m L浓度下,部分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强于二氢杨梅素;对DPPH·清除作用:二氢杨梅素大于全部样品;样品10-17大于VC;样品2-17大于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葡萄提取物 杨梅素 抗菌活性 清除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强化提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郑成 杨铃 陈建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8-1203,共6页
以显齿蛇葡萄叶为原料,采用微波破细胞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热水搅拌的方法提取显齿蛇葡萄中的二氢杨梅素.通过透射电镜对显齿蛇葡萄叶细胞微观构象进行观察,探讨不同微波照射条件对植物叶片微观结构的影响来解析微波强化提取机理.结果... 以显齿蛇葡萄叶为原料,采用微波破细胞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热水搅拌的方法提取显齿蛇葡萄中的二氢杨梅素.通过透射电镜对显齿蛇葡萄叶细胞微观构象进行观察,探讨不同微波照射条件对植物叶片微观结构的影响来解析微波强化提取机理.结果表明:在300W和微波预处理时间5min或微波功率达到600W和处理时间为2min时,细胞壁出现褶皱并有部分破裂,之后随着照射功率的加大以及微波预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壁的破裂情况越来越明显.这就说明了细胞内的极性物质在吸收微波能后温度迅速上升,导致细胞内蒸汽压也随之迅速上升,超过了细胞壁膨胀的能力,最终使得细胞壁破裂,从而使细胞内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变得容易.这就是微波辅助提取植物胞内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大为提高的原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杨梅素 微波萃取机理 显齿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夏慧玲 胡居吾 +3 位作者 熊伟 李雄辉 万翠香 林金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783-19785,共3页
[目的]优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法从显齿蛇葡萄中提取二氢杨梅素,并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了纯化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提取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10(... [目的]优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法从显齿蛇葡萄中提取二氢杨梅素,并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了纯化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提取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时间为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得率最大;重结晶5次后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68.51%提高至91.0%。[结论]该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来源易,作为抗氧化剂生产工艺前景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显齿葡萄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引种显齿蛇葡萄二氢杨梅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旭波 秦玉川 +4 位作者 刘本同 王丽玲 童晓青 方茹 王衍彬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叶片中富含二氢杨梅素,其嫩叶可加工成藤茶。本研究建立了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HPLC检测方法,并对浙江引种的3个种源4个种质(广西种源、贵州种源、湖北种源、湖北大叶种源)显齿蛇葡萄老叶和嫩... 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叶片中富含二氢杨梅素,其嫩叶可加工成藤茶。本研究建立了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HPLC检测方法,并对浙江引种的3个种源4个种质(广西种源、贵州种源、湖北种源、湖北大叶种源)显齿蛇葡萄老叶和嫩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叶片中二氢杨梅素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液料比20∶1,萃取溶剂75%乙醇,萃取温度40℃,频率20 kHz、功率500 W超声萃取3次,每次25 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得率可以达到16.21%;二氢杨梅素HPLC检测方法的标样拟合方程为y=218.74 x,R2=0.999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88%,能较好地满足研究的需求;3个种源普通显齿蛇葡萄,湖北种源叶片(嫩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达291.87 mg·g^(-1),但3个种源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湖北大叶种源叶片(嫩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最低,并与其它3个种源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齿蛇葡萄嫩叶与老叶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贵州种源2种叶片中的二氢杨梅素差异最大,嫩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是老叶中含量的2.07倍,其次是广西种源、湖北大叶种源和湖北种源。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嫩叶采摘加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显齿葡萄 引种 杨梅素 工艺优化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口县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明生 张妮 +4 位作者 何磊磊 玉秋萍 杨占南 刘仕明 余正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24-125,139,共3页
为了研究江口县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为该地区显齿蛇葡萄的野生抚育提供理论支撑,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显齿蛇葡萄中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江口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 为了研究江口县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为该地区显齿蛇葡萄的野生抚育提供理论支撑,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显齿蛇葡萄中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江口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含量差别明显,而杨梅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以德旺乡、坝盘乡、太平乡梵净山村、怒溪乡地楼村、双江镇艾门坳村、桃映乡任家店村二氢杨梅素含量较高,建议将这些地区作为优质藤茶原料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葡萄 杨梅素 杨梅素 超声波辅助提取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李多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23-126,共4页
为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二氢杨梅素含量作为比较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二氢杨梅素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叶中二... 为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二氢杨梅素含量作为比较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二氢杨梅素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5℃+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0+超声提取时间45min,此条件下显齿蛇葡萄叶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25.12%;与正交试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25.16%)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葡萄 杨梅素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葡萄糖苷的合成及对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宁正祥 战宇 高建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93,110,共3页
采用糖苷酶催化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黄酮葡萄糖苷化合物,并对1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口服治疗.疗效实验结果表明:黄酮葡萄糖苷治疗组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基本回归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 杨梅素葡萄糖苷 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Ag^+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利君 黄梓浩 刘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8-53,共6页
为解决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水难溶性和不稳定的问题,构建DMY-Ag+纳米乳液体系,通过协同作用提高体系的抑菌性能,并对纳米乳液抑菌机理进行初探。结果表明,DMY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通过DMY-Ag+纳米... 为解决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水难溶性和不稳定的问题,构建DMY-Ag+纳米乳液体系,通过协同作用提高体系的抑菌性能,并对纳米乳液抑菌机理进行初探。结果表明,DMY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通过DMY-Ag+纳米乳液的表征结果,确认其水包油的结构,其水溶液稳定;通过全自动生长曲线、抑菌圈直径及平板计数的方法研究该纳米乳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相对于单种抑菌处理液(DMY或Ag+),DMY-Ag+纳米乳液达到了较好的协同抑制效果;对该纳米乳液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乳液通过破坏细胞壁膜的完整性和选择透过性,使得胞内大小分子物质流向细胞外,并使细胞呼吸代谢循环链中的脱氢酶活力下降或丧失,从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物质和能量需要,最终达到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目的。本实验可为DMY-Ag+纳米乳液作为一种天然高效的抑菌剂应用于食品行业提供理论参考,使其具有更高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银离子 纳米乳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叶代用茶总黄酮以二氢杨梅素计的试验验证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学英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84-90,共7页
自然界中许多植物都含有天然黄酮类物质,但植物各异,其总黄酮含量及主要黄酮单体成分也各不相同。对显齿蛇葡萄叶代用茶总黄酮是否应以二氢杨梅素计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叶代用茶(即莓茶或藤茶)中不含或极少含芦丁,其总... 自然界中许多植物都含有天然黄酮类物质,但植物各异,其总黄酮含量及主要黄酮单体成分也各不相同。对显齿蛇葡萄叶代用茶总黄酮是否应以二氢杨梅素计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叶代用茶(即莓茶或藤茶)中不含或极少含芦丁,其总黄酮单体成分主要是二氢杨梅素,从而论证显齿蛇葡萄叶代用茶(即莓茶或藤茶)中总黄酮以二氢杨梅素计。通过分析检测莓茶或藤茶中总黄酮(以二氢杨梅素计)含量高达300-400 g/kg,其中,二氢杨梅素单体含量高达200-300 g/kg,二氢杨梅素含量占总黄酮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葡萄 代用茶 总黄酮 杨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的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茂君 黄继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3,共4页
对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超声辅助溶剂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基础上,得出超声波法辅助溶剂提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40℃下,以液料体积质量比为15 mL∶1 g的体积分数65%乙醇溶液,超声波... 对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超声辅助溶剂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基础上,得出超声波法辅助溶剂提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40℃下,以液料体积质量比为15 mL∶1 g的体积分数65%乙醇溶液,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40 min,目标物二氢杨梅素的一次提取率可达93.1%,优于常规的热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葡萄 杨梅素 超声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徐静娟 姚茂君 许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3-45,共3页
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抗坏血酸-Cu2+-H2O2体系法和亚油酸体系法,研究了从显齿蛇葡萄茎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二氢杨梅素对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脂过氧自由基ROO... 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抗坏血酸-Cu2+-H2O2体系法和亚油酸体系法,研究了从显齿蛇葡萄茎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二氢杨梅素对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脂过氧自由基ROO·的清除率分别可达90.0%、83.9%和63.9%。该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因此,二氢杨梅素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葡萄茎叶提取物 黄酮类化合物 杨梅素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丽 臧素敏 《饲料工业》 2006年第18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动物营养 杨梅素 显齿葡萄 木质藤本植物 葡萄 医疗价值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和土霉素体外抑菌作用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鹏 郑姗姗 +1 位作者 龚方方 张敏红 《中国动物保健》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杨梅素 MIC 体外抑菌作用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绿脓杆菌 比较试验 土霉 体外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星驿 高丽辉 +3 位作者 冯国华 张媛 刘旭 李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0-1585,共6页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 dihydromyricetin, DMY )对3 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诱导3 T3-L1脂肪细胞形成胰岛素抵抗细胞,以1×10-6 mol·L-1罗格列酮为阳性对照,DMY(1×10-5~1×...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 dihydromyricetin, DMY )对3 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诱导3 T3-L1脂肪细胞形成胰岛素抵抗细胞,以1×10-6 mol·L-1罗格列酮为阳性对照,DMY(1×10-5~1×10-8 mol·L-1)与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共培养72 h,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含量,计算葡萄糖消耗量;采用 RT-PCR 检测脂肪细胞的GLUT4、Akt 2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量。 DMY (1×10-5~1×10-8 mol·L-1)加入正常3T3-L1脂肪细胞中培养48 h,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结果 DMY(5×10-7~1×10-8 mol· L-1)明显增加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3 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和罗格列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5~1×10-8 mol·L-1 DMY处理正常3T3-L1脂肪细胞48 h后,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T-PCR结果显示,DMY作用于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72 h后,脂肪细胞的GLUT4、Akt2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地塞米松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MY能改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GLUT4、Akt2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胰岛抵抗 3T3-L1 细胞 GLUT4 AKT2 脂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催化二氢杨梅素氧化聚合
18
作者 刘晓玲 何承云 +2 位作者 陈春刚 孙俊良 刘本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124,共7页
系统考察漆酶催化条件对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颜色、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运用波谱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漆酶可用于二氢杨梅素的氧化聚合,且漆酶浓度、pH值、反应时间及温度对衍生物的颜色有规律性影响。... 系统考察漆酶催化条件对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颜色、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运用波谱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漆酶可用于二氢杨梅素的氧化聚合,且漆酶浓度、pH值、反应时间及温度对衍生物的颜色有规律性影响。所得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6.2μg/mL)显著高于二氢杨梅素(IC_(50)85.95μg/mL),但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逊于二氢杨梅素。波谱分析表明漆酶通过催化二氢杨梅素酚羟基氧化,而使其以醚键结合成聚合物。本研究结果可促进二氢杨梅素在食品中的应用,并推动新型的功能性食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Α-葡萄糖苷酶 抗氧化 漆酶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树皮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志良 刘自逵 +1 位作者 杨伟丽 熊皓平 《特产研究》 2003年第3期20-23,共4页
采用二倍稀释法对显齿蛇葡萄中主要成分二氢杨梅树皮素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测定,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盐酸黄连素的抑菌活性相比较;同时还研究了培养基不同pH及药物pH对二氢杨梅树皮素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氢杨梅树皮素对动物的7种... 采用二倍稀释法对显齿蛇葡萄中主要成分二氢杨梅树皮素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测定,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盐酸黄连素的抑菌活性相比较;同时还研究了培养基不同pH及药物pH对二氢杨梅树皮素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氢杨梅树皮素对动物的7种致病菌株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与盐酸黄连素的抑菌效果相当或略强。培养基在酸性、碱性条件下,二氢杨梅树皮素的抑菌作用显著增强,酸性二氢杨梅树皮素和碱性二氢杨梅树皮素的抑菌效果比中性二氢杨梅树皮素的抑菌效果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树皮 抑菌作用 显齿葡萄 培养基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葡萄素与苯并芘合用对大鼠肝组织内CYP和GST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秀芬 钟正贤 +3 位作者 廖梅春 杨子明 郭菁菁 高倩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0-865,共6页
目的观察蛇葡萄素与苯并芘合用对♂SD大鼠肝组织内CYP(cytochrome P450,CYP)和GS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蛇葡萄素(二氢杨梅素)250、500mg·kg-1,每日1次连续灌胃15d,d15模型组和2个给药组... 目的观察蛇葡萄素与苯并芘合用对♂SD大鼠肝组织内CYP(cytochrome P450,CYP)和GS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蛇葡萄素(二氢杨梅素)250、500mg·kg-1,每日1次连续灌胃15d,d15模型组和2个给药组分别腹腔注射(ip)苯并芘100mg·kg-1。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内的CYP基因CYP1A1、CYP1A2、CYP1B1和GST基因GST-m1、GST-pi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苯并芘组(模型组)可明显诱导肝组织内的CYP1A1、CYP1A2、CYP1B1基因表达(P<0.01),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21倍、11倍、684倍,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m1和GST-pi的表达有抑制趋势,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0.79倍和0.82倍;蛇葡萄素(二氢杨梅素)组+苯并芘组可明显诱导肝组织内的CYP1A1、CYP1A2、CYP1B1基因表达(P<0.01),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89和289倍、16.9和44.5倍、914和804倍,蛇葡萄素500mg.kg-1+苯并芘组明显诱导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m1和GST-pi的表达,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2.18倍(P<0.01)和2.12倍(P<0.05)。与苯并芘组(模型组)相比,蛇葡萄素250mg·kg-1+苯并芘组和蛇葡萄素500mg·kg-1+苯并芘组不影响CYP1B1的基因表达,但明显诱导CYP1A1的基因表达,分别是苯并芘组(模型组)的1.56倍(P>0.05)和2.39倍(P<0.05);明显诱导CYP1A2的基因表达,分别是苯并芘组(模型组)的1.53倍(P<0.05)和4.04倍(P<0.05);蛇葡萄素500mg.kg-1+苯并芘组明显诱导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m1和GST-pi的表达,分别是苯并芘组(模型组)的2.78倍(P<0.01)和2.57倍(P<0.05)。结论与苯并芘合用,蛇葡萄素(二氢杨梅素)可明显诱导CYP1A1、CYP1A2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m1和GST-pi的表达。对CYP1B1基因无影响。表明蛇葡萄素与苯并芘合用可加速苯并芘代谢形成非致癌物而解毒和加速排泄。提示蛇葡萄素可对抗苯并芘的致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杨梅素) 苯并芘 细胞色P450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基因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