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火山地区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及发展演化特征
1
作者 陈健 李建放 +2 位作者 安勇胜 任晋祁 史连昌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43,共8页
笔者以构造地质调查为主线,以蛇绿构造混杂带建造为基础,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而测制工作,在全面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年代学、地球化学、运动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规模、边界断裂特征... 笔者以构造地质调查为主线,以蛇绿构造混杂带建造为基础,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而测制工作,在全面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年代学、地球化学、运动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规模、边界断裂特征等的研究,进而恢复和再造缝合带的发展演化历史。对缝合带的物质组成进行全方位解剖。在综合缝合带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发展演化进行探讨和研究。为青藏高原及东特提斯超级造山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金乌兰湖 金沙江 羌塘地体 蛇绿构造混杂带 物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勉县—略阳蛇绿混杂岩带镁铁质—安山质火山岩块年龄和该带构造演化的复杂性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宗清 唐索寒 +2 位作者 张国伟 杨永成 王进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1-539,共9页
位于南秦岭略阳—勉县—镇巴高川一线的勉略蛇绿混杂岩带一般认为形成于印支期,但笔者研究表明,除存在印支期的岩块外,也存在大量晋宁期的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块和岛弧火山岩块:1略阳三岔具岛弧火山岩性质的变质安山质火山岩的Sm-Nd等时年... 位于南秦岭略阳—勉县—镇巴高川一线的勉略蛇绿混杂岩带一般认为形成于印支期,但笔者研究表明,除存在印支期的岩块外,也存在大量晋宁期的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块和岛弧火山岩块:1略阳三岔具岛弧火山岩性质的变质安山质火山岩的Sm-Nd等时年龄为873±71(2σ)Ma,INd=0.511796±67(2σ),MSWD0.73;2勉县安子山类似N-MORB洋壳碎片的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块的Sm-Nd等时年龄为877±78(2σ)Ma,INd=0.51190±10(2σ),MSWD0.93;3出露于略阳庄科轻稀土强烈亏损蛇绿岩块,虽然其Nd同位素组成分散,不形成等时线,但是其高场强大离子不相容微量元素与勉县安子山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具有十分类似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可能是大致同时,由类似源区形成的。这些事实表明,勉略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是复杂的,可能是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复合构造活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代学 勉略绿构造混杂 秦岭造山 绿混杂 岛弧火山岩 等时年龄 镁铁质 岩块 构造演化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中段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 被引量:21
3
作者 校培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29,共10页
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沿阿尔金山南坡分布,呈醒目的"绿色岩带",其主要由蛇绿岩、蛇绿岩上覆岩系和元古代外来岩片或岩块组成,现多为构造透镜体,蛇绿岩上覆岩系具远洋深海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蛇绿岩中... 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沿阿尔金山南坡分布,呈醒目的"绿色岩带",其主要由蛇绿岩、蛇绿岩上覆岩系和元古代外来岩片或岩块组成,现多为构造透镜体,蛇绿岩上覆岩系具远洋深海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与洋内岛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蛇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蛇绿岩源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同时有富集地幔物质加入,暗示早古生代研究区曾出现过小洋盆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中段 清水泉—茫崖 绿构造混杂 洋内岛弧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造山带南缘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琦 王疆涛 +3 位作者 曾忠诚 石卫 李惠 郭倩怡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63,共13页
阿尔金造山带南缘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岩体大面积侵入于阿尔金南缘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对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展开较详细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443.7±2.3)Ma,属晚奥陶... 阿尔金造山带南缘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岩体大面积侵入于阿尔金南缘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对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展开较详细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443.7±2.3)Ma,属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球化学结果显示,主量元素具高SiO2(73.72%~75.08%)、低TiO2(0.11%~0.21%)、贫CaO(0.63%~1.45%)、富碱(N2O+K2O=7.19%~8.16%)、高钾(K2O/Na2O=1.32~1.56)、低镁值(Mg#=15.95~28.94)特征,A/CNK值1.11~1.26,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类。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平坦,具有负Eu异常,总体呈右倾的“V”型稀土分配模式,具有富集Cs、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Nd,亏损Nb、Ce、Ti等高场强元素和Ba、P的特征。根据特征参数及判别图解推断该侵入体可能是中下地壳变质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后碰撞初始伸展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挤压体制向拉张体制转换的构造环境,晚于前人报道的阿尔金南缘后碰撞初始伸展阶段岩浆活动的时代报到。认为约在443 Ma,阿中地块和和柴达木地块之间俯冲碰撞已经结束,南阿尔金洋彻底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后碰撞初始伸展 绿构造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吉兰泰地区蛇绿混杂堆积带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秉成 胡国泽 +5 位作者 郭婧 贾和义 王乙宇 田野 迟洪兴 卓胜广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7-254,1,共8页
蛇绿混杂堆积带地处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结合部位,也是早前寒武近东西向-北东向构造域与北北东向狼山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该混杂岩由蛇绿岩岩块和混杂基质组成。蛇绿岩块有辉橄岩、辉石岩、辉长岩、斜长岩、玄武岩及硅质岩等,基... 蛇绿混杂堆积带地处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结合部位,也是早前寒武近东西向-北东向构造域与北北东向狼山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该混杂岩由蛇绿岩岩块和混杂基质组成。蛇绿岩块有辉橄岩、辉石岩、辉长岩、斜长岩、玄武岩及硅质岩等,基质主要是橄榄岩。野外调查及室内鉴定结果显示,蛇绿岩岩块和基质遭受了较强的变质变形,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大洋壳蛇绿岩的特征。上述研究表明华北地块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在早古生代曾经历了拉张-局限洋盆—最终碰撞闭会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构造混杂带 混杂基质 绿 Alx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大横山—弯岛湖一带的中—晚三叠世地层——对若拉岗日构造带地质演化的地层学制约 被引量:6
6
作者 陆济璞 唐专红 +3 位作者 李玉坤 张能 黄位鸿 许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02-1408,共7页
在藏北大横山地区二岔沟一带的硅质岩、硅质泥岩中首次发现了拉丁晚期—卡尼早期的放射虫动物群,建立了二岔沟组。二岔沟组在区域上出露比较广泛,并往往与蛇绿岩相伴产出,系蛇绿岩的上覆沉积岩系,根据其中的放射虫化石的时代及获得的蛇... 在藏北大横山地区二岔沟一带的硅质岩、硅质泥岩中首次发现了拉丁晚期—卡尼早期的放射虫动物群,建立了二岔沟组。二岔沟组在区域上出露比较广泛,并往往与蛇绿岩相伴产出,系蛇绿岩的上覆沉积岩系,根据其中的放射虫化石的时代及获得的蛇绿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值232Ma±11Ma,推断蛇绿岩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若拉岗日群的解体和二岔沟组、弯岛湖蛇绿岩的基本特征,表明大横山地区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为多岛洋盆扩张的鼎盛时期,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的消减闭合、碰撞造山运动形成了大横山构造蛇绿混杂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晚期-卡尼早期 放射虫 二岔沟组 大横山构造绿混杂 大横山 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西部造山带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荣社 徐学义 计文化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20-2025,共6页
从大陆研究的视角,认为大陆造山带地质研究是广义上的陆缘地质研究,阐述了陆缘多岛弧盆构造系统及其演化过程,提出造山带内时代相近的一组蛇绿混杂岩带是"古陆缘多岛弧盆格局"的残留,"古陆缘多岛弧盆构造系统"的基... 从大陆研究的视角,认为大陆造山带地质研究是广义上的陆缘地质研究,阐述了陆缘多岛弧盆构造系统及其演化过程,提出造山带内时代相近的一组蛇绿混杂岩带是"古陆缘多岛弧盆格局"的残留,"古陆缘多岛弧盆构造系统"的基本残留形式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可能是"网结状"等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构造 蛇绿构造混杂带 网结状 多岛弧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吾什杰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永和 校培喜 +2 位作者 张汉文 孙南一 李建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0-563,共4页
在阿尔金构造带中段,首次在测区发现了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初期石榴二辉橄榄岩和榴辉岩,在此基础上将前长城系原阿尔金群解体,并从其中解体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酸性变质古侵入体等;厘定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早期阿尔金杂岩;鉴别并... 在阿尔金构造带中段,首次在测区发现了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初期石榴二辉橄榄岩和榴辉岩,在此基础上将前长城系原阿尔金群解体,并从其中解体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酸性变质古侵入体等;厘定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早期阿尔金杂岩;鉴别并填绘出与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后造山期伸展密切相关的奥陶纪阿南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和奥陶纪—泥盆纪阿尔金构造岩浆岩带;确定阿尔金断裂形成于白垩纪末,经历了主要4期变形。发现3个夷平面,计算出晚更新世以来测区隆升速度为1.58~1.8cm/a,上升逾46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吾什杰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 阿尔金杂岩 阿南绿构造混杂 阿尔金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金南部迪木那里克铁矿赋矿地层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文强 丁海波 +6 位作者 刘良 校培喜 曹玉亭 康磊 梁莎 廖小莹 王亚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90-2101,共12页
新疆迪木那里克铁矿赋矿地层是南阿尔金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矿矿石类型主体可分为块状磁铁矿和条带状磁铁矿,矿石围岩均为绢云钠长千枚岩,矿石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为磁铁矿+赤铁矿+钠长石+绢云母(或绿泥石)... 新疆迪木那里克铁矿赋矿地层是南阿尔金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矿矿石类型主体可分为块状磁铁矿和条带状磁铁矿,矿石围岩均为绢云钠长千枚岩,矿石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为磁铁矿+赤铁矿+钠长石+绢云母(或绿泥石),石英极少(〈5%),层控明显,为浅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LA—ICP—MS法测得其赋矿地层底部火山角砾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622.6±Ma1.4Ma,南阿尔金洋盆的闭合时代为500Ma,确定赋矿地层与铁矿床的形成时代介于500~623Ma之间。赋矿地层下部形成于裂谷环境的火山角砾岩等与其上部的浅海相沉积地层可能分别代表南阿尔金初始洋盆与洋盆发育期间洋盆边缘相的沉积产物.表明南阿尔金在伊迪卡拉纪-寒武纪期间有洋盆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木那里克 磁铁矿 火山角砾岩 南阿尔金绿构造混杂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