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州蛇绿岩带与晋宁运动 |
姜常义
苏生瑞
苏春乾
石焕文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
2
|
新疆东部三条蛇绿混杂岩带的比较研究 |
郭召杰
马瑞士
郭令智
施央申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73
|
|
|
3
|
勉县—略阳蛇绿混杂岩带镁铁质—安山质火山岩块年龄和该带构造演化的复杂性 |
张宗清
唐索寒
张国伟
杨永成
王进辉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4
|
|
|
4
|
南天山库米什蛇绿混杂岩带中硅质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
张成立
周鼎武
陆关祥
王居里
王润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4
|
|
|
5
|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多处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 |
何科昭
赵崇贺
邰道乾
聂泽同
乐昌硕
周正国
叶木丹
|
《现代地质》
CAS
CSCD
|
1996 |
41
|
|
|
6
|
藏东南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及形成环境 |
耿全如
潘桂棠
郑来林
孙志明
欧春生
董翰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7
|
|
|
7
|
风火山地区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及发展演化特征 |
陈健
李建放
安勇胜
任晋祁
史连昌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07 |
10
|
|
|
8
|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初步研究 |
耿全如
潘桂棠
刘宇平
郑来林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0 |
22
|
|
|
9
|
蛇绿岩与蛇绿混杂带结构 |
张继恩
陈艺超
肖文交
闫臻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
10
|
波密地区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
郑来林
耿全如
董翰
欧春生
王小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3 |
17
|
|
|
11
|
遵化蛇绿混杂岩带中豆荚状铬铁矿的构造特征 |
黄雄南
李江海
牛向龙
冯军
陈征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12
|
南秦岭勉略蛇绿构造混杂带辉长辉绿岩类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赖绍聪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5 |
4
|
|
|
13
|
内蒙古北山造山带百合山SSZ型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 年龄及其对古亚洲洋演化的指示 |
牛文超
辛后田
段连峰
赵泽霖
张国震
任邦方
张永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14
|
阿尔金山中段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 |
校培喜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03 |
21
|
|
|
15
|
蛇绿混杂带和弧后盆地形成的新模式 |
柴育成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5 |
2
|
|
|
16
|
蒙古南部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初探 |
王廷印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
17
|
北阿尔金蛇绿混杂岩带中斜长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
盖永升
刘良
康磊
杨文强
廖小莹
王亚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
18
|
西秦岭北部蛇绿混杂岩带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 |
李锁成
陈永彬
赵彦庆
崔峤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
19
|
阿拉善吉兰泰地区蛇绿混杂堆积带特征 |
郭秉成
胡国泽
郭婧
贾和义
王乙宇
田野
迟洪兴
卓胜广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20
|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查巴峡早寒武世蛇绿混杂岩带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
韩奎
刘凯
罗金海
贾忠胜
王明志
游军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