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Y型汇流下小曲率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动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云龙 杨美 孙振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气液两相工质,采用直角Y型混合器,在矩形截面为800μm×100μm的蛇形微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像仪进行了可视化实验。通过改变气液两相流速,实验中发现了一些不同于直微通道的特殊流型。随着流动的进行,气戟、液塞的...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气液两相工质,采用直角Y型混合器,在矩形截面为800μm×100μm的蛇形微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像仪进行了可视化实验。通过改变气液两相流速,实验中发现了一些不同于直微通道的特殊流型。随着流动的进行,气戟、液塞的长度尽管在每一水平段变化比较微弱,但在整体上二者有增大的趋势。发现Qian等对当前气戟长度可以进行较好的预测。基于环状流,对Cioncolini等提出的空隙率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该模型对蛇形结构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流型 气戟 空隙率 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曲率蛇形微通道弯头处弹状流流动及传质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云龙 常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
采用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以空气和水为工作流体对小曲率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后,研究了曲率对弯通道内压降的影响,曲率及气相速度对弹状流气泡及液塞长度的... 采用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以空气和水为工作流体对小曲率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后,研究了曲率对弯通道内压降的影响,曲率及气相速度对弹状流气泡及液塞长度的综合影响;同时深入分析了弯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的传质特性,包括不同曲率下气泡长度的变化,弯管内液侧体积传质系数与液膜体积传质系数的比较,曲率及气相速度对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同时,对比了回转弯道与直微通道传质系数的差异,发现弯微通道可以强化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流体学 弹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形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云龙 常赫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7-1073,共7页
采用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对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后,系统地研究了表面张力,液相黏度,壁面接触角及通道截面形状对蛇形微通道内不同流型间... 采用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对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后,系统地研究了表面张力,液相黏度,壁面接触角及通道截面形状对蛇形微通道内不同流型间转换界限的影响,并绘制了不同表面张力、液相黏度及接触角下的流型图。最后,将计算结果与相同当量直径不同截面微通道内两相流流型图进行对比,分析截面形状及高宽比对流型间转换界限的影响。这些基本规律为微通道的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流型 流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性质对蛇形微通道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云龙 常赫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采用CLSVOF方法,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对不同壁面性质的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后,改变粗糙度及雷诺数Re,讨论其对泊肃叶数Po和努塞尔数Nu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改变壁面接触角及粗糙度,探讨其... 采用CLSVOF方法,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对不同壁面性质的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后,改变粗糙度及雷诺数Re,讨论其对泊肃叶数Po和努塞尔数Nu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改变壁面接触角及粗糙度,探讨其对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的综合影响;由于蛇形微通道特有的回转弯道,针对几种具有不同壁面性质的通道组合情况对流体流动特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壁面粗糙度的增加对Po的影响高于Nu,且可强化传热;壁面粗糙度对亲水壁面与疏水壁面的影响效果相反;当直微通道为亲水性光滑壁面、回转弯道为疏水性粗糙壁面时,其传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流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口角度及壁面性质对蛇形微通道内弹状流流动特性影响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云龙 常赫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328,共6页
在Y型汇流的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不同壁面性质的蛇形微通道内弹状流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首先以空气和水为工作流体对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实验后,模拟计算了气相速度,Y型夹... 在Y型汇流的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不同壁面性质的蛇形微通道内弹状流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首先以空气和水为工作流体对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实验后,模拟计算了气相速度,Y型夹角和壁面性质对气泡长度的影响,以及Y型夹角对微通道内弹状流压降和流动阻力的影响;探讨了粗糙度与壁面润湿性对流动阻力的影响;同时,针对蛇形微通道弯管部分,分析了角度和壁面性质对弹状流流动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当壁面接触角及Y型夹角为90?时,气泡长度最大;当直微通道为亲水性光滑壁面,回转弯道为粗糙度较大的疏水壁面时,Po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弹状流 数值模拟 流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润湿性对蛇形微通道内两相流流动特性影响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云龙 常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0-25,共6页
在90°Y形汇流的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不同接触角的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首先以空气和水为工作流体对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验证模型合理性后,根据模拟计算结... 在90°Y形汇流的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内,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不同接触角的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首先以空气和水为工作流体对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验证模型合理性后,根据模拟计算结果,以气液相流速为坐标绘制了不同接触角下的流型图并分析其差异性及原因;同时深入研究了液相黏度和接触角对于弹状流流体力学性质的综合影响;比较了具有不同接触角壁面的蛇形微通道内两相流压降、摩擦因子、壁面摩擦系数和剪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疏水壁面即接触角大于90°时,微通道内两相流压降、摩擦因子、壁面摩擦系数和剪切应力均低于亲水壁面微通道内相关参数,更利于流体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格子玻尔兹曼 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形微通道戟形弹状流空隙率的测定与关联
7
作者 周云龙 孙振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2,共7页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气液二相工质,采用90°Y型汇流方式,在矩形截面为800μm×100μm的蛇形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影系统采集到一种特殊的流型——戟形弹状流,该流型与常规弹状流形状差异较大,其气戟头部呈流线型,尾部与流动方向以一...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气液二相工质,采用90°Y型汇流方式,在矩形截面为800μm×100μm的蛇形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影系统采集到一种特殊的流型——戟形弹状流,该流型与常规弹状流形状差异较大,其气戟头部呈流线型,尾部与流动方向以一定的角度倾斜。通过图像法对该流型下的空隙率进行了测定,对4种典型的空隙率模型(22个关联式)进行了评估,发现非线性模型、漂移流模型对空隙率的预测较好,而线性模型以及滑速比模型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气戟 空隙率 容积含气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Y型汇流下蛇形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研究
8
作者 周云龙 孙振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9-182,共4页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实验工质,采用130°Y型混合器,在当量直径177.8μm的蛇形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像仪进行可视化实验,比较了上气下液型、上液下气型2种混合方式下的两相流型,并进一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蛇形通道内存在有...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实验工质,采用130°Y型混合器,在当量直径177.8μm的蛇形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像仪进行可视化实验,比较了上气下液型、上液下气型2种混合方式下的两相流型,并进一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蛇形通道内存在有不同于直微通道的特殊流型,气戟长度在流动过程中有增大的趋势,通道上、中、下3段以及弯道处的相分布与流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流型 对比 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