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蠹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涛 周楠 +3 位作者 李丽莎 Daniel Sauvard 邓建宇 Francois Lieutier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共2页
采用人工接种、林间调查等方法 ,研究纵坑切梢小蠹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受害梢率在 2 0 .0 %以下时 ,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的生长和抗性无明显影响。但当受害梢率高于 2 0 .1%后 ,云南松的高、径生长随受害梢率的... 采用人工接种、林间调查等方法 ,研究纵坑切梢小蠹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受害梢率在 2 0 .0 %以下时 ,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的生长和抗性无明显影响。但当受害梢率高于 2 0 .1%后 ,云南松的高、径生长随受害梢率的增加而降低 ,蛀干成功率则随受害梢率的增加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坑切小蠹 蛀梢危害 云南松 生长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切梢小蠹种群数量及危害调查研究
2
作者 黄桂英 王宏勋 +1 位作者 贾丽萍 杨云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77-80,102,共5页
在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的灵照山片区和徐家山片区的云南松林中设置调查样地29个,对切梢小蠹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塔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切梢小蠹主要有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2种,在种群数量分布上以横... 在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的灵照山片区和徐家山片区的云南松林中设置调查样地29个,对切梢小蠹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塔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切梢小蠹主要有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2种,在种群数量分布上以横坑切梢小蠹占优势,平均占78.30%。2种切梢小蠹同时存在于同一林分中形成交叉危害,对枝梢危害长度和树干危害部位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在切梢小囊蛀梢期及转干繁殖前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虫口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蠹 种群数量 生物学特性 蛀梢危害 危害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