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钧瓷“玫瑰紫蚯蚓走泥纹”分相结构色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桑振 李硕 +2 位作者 袁小娟 穆子童 魏小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35-140,151,共7页
“走泥纹”是宋代钧瓷独有特征,为揭示“玫瑰紫蚯蚓走泥纹”钧瓷的呈色机理,本研究以其现代仿制品为对象,分别采用白度仪、EDXRF、XPS、XRD和SEM/EDS等测试仪器及方法,分析了色度、化学组成、着色离子化学价态、物相、微观结构等对样本... “走泥纹”是宋代钧瓷独有特征,为揭示“玫瑰紫蚯蚓走泥纹”钧瓷的呈色机理,本研究以其现代仿制品为对象,分别采用白度仪、EDXRF、XPS、XRD和SEM/EDS等测试仪器及方法,分析了色度、化学组成、着色离子化学价态、物相、微观结构等对样本釉的呈色影响与釉层分相结构色的呈色机理.结果表明,样本釉层主要由Cu和Fe共同着色;釉层内的晶体能够增强釉的乳浊度;气-液分相结构色对样本的乳浊产生一定的影响;液-液分相由成核-生长和不稳分解两种类型完成;液-液分相结构受光能够产生瑞利散射、非晶光子结构的蓝色.瑞利散射是样本分相结构色的主要物理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紫 蚯蚓走泥纹 呈色机理 分相 结构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宋钧官瓷釉的实验与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义 宁建新 +1 位作者 王洪伟 孙晓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80-1585,共6页
宋钧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 宋钧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钧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钧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钧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钧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钧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钧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官瓷 菟丝 蚯蚓走泥纹 分相 乳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