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豆病害叶的FTIR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志永 刘刚 +5 位作者 李伦 欧全宏 赵兴祥 张黎 周湘萍 汪禄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7-1220,共4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统计分析对蚕豆锈病、茎基腐病、轮纹病、黄化卷叶病和正常叶片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显示病害叶片和正常叶片的红外图谱相似,仅有几个吸收强度比存在差异;对光谱进行二阶导数分析发现,病害叶片和正常叶片的...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统计分析对蚕豆锈病、茎基腐病、轮纹病、黄化卷叶病和正常叶片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显示病害叶片和正常叶片的红外图谱相似,仅有几个吸收强度比存在差异;对光谱进行二阶导数分析发现,病害叶片和正常叶片的二阶导数光谱在1 200~700cm-1范围差异明显,对该区域内的光谱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叶片之间、同种病害样品之间相关系数都在0.928以上,而病害叶片和正常叶片以及不同病害样品之间的相关系数降低;45个样品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正确率分别为73.3%和82.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准确等优点,有望为蚕豆病虫害诊断提供新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蚕豆病害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拟合的蚕豆病害叶的FTIR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小华 刘刚 +4 位作者 欧全宏 周湘萍 郝建明 刘剑虹 汪禄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182-4185,共4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蚕豆病害叶片,结果显示不同病害蚕豆叶片红外光谱图整体相似,它们的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的振动吸收带组成,仅在1 800~1 300 cm-范围光谱的峰位、峰形及吸收强度有一些微小差异.对1 800~1 300 ...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蚕豆病害叶片,结果显示不同病害蚕豆叶片红外光谱图整体相似,它们的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的振动吸收带组成,仅在1 800~1 300 cm-范围光谱的峰位、峰形及吸收强度有一些微小差异.对1 800~1 300 cm-1波数范围的光谱图进行二阶导数处理,结果显示蚕豆病害叶的二阶导数谱差异明显.对健康和病害蚕豆叶1 700~1 500 cm-1范围光谱进行傅里叶自去卷积和曲线拟合处理后,得到蛋白质酰胺Ⅱ带(1 550 cm-1)、木质素(1 605 cm-1)和酰胺Ⅰ(1 650 cm-1)3个子峰,相应子峰的峰面积比例显示差异,黄化卷叶病分别为24.01%、36.55%、39.44%,赤斑病分别为15.42%、42.98%、41.61%,轮纹病分别为32.39%、35.63%、31.98%,锈病分别为13.97%、46.40%、39.65%,健康叶片分别为38.86%、28.68%、32.47%,健康叶的酰胺Ⅱ带子峰相对面积比病害叶的大,而其木质素子峰相对面积比病害叶的小.对于子峰面积比A1563A1605、A1650/A 1605和A1563/A1654,4种病害叶的比值均比健康叶的相应数值小,4种病害叶之间也有差异.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曲线拟合可望对不同病害的样品进行有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蚕豆病害 二阶导数光谱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病害的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顺祥 詹元芬 《农技服务》 2006年第1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防治方法 蚕豆病害 50%多菌灵 开沟排水 甲基托布津 赤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蚕豆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米六存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154-154,156,共2页
阐述了大通县蚕豆主要病害蚕豆锈病、蚕豆枯萎病和蚕豆根腐病的危害症状、发病条件、发生规律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蚕豆主要病害 危害症状 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青海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