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蛹蛋白纤维混纺织物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续英绮 寇勇琦 +3 位作者 李启正 丁圆圆 张红霞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探究蚕蛹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的织物性能,将其分别与50%的莫代尔、天丝、腈纶、长绒棉混纺作纬线,桑蚕丝作经线,试制了20只不同组织的织物试样用于纱线断裂强力、织物透气性和抗起毛起球性2个服用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蚕蛹蛋... 为探究蚕蛹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的织物性能,将其分别与50%的莫代尔、天丝、腈纶、长绒棉混纺作纬线,桑蚕丝作经线,试制了20只不同组织的织物试样用于纱线断裂强力、织物透气性和抗起毛起球性2个服用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纤维与长绒棉混纺纱线具有良好的断裂强力和韧性;5种组织下蚕蛹蛋白纤维与莫代尔、天丝混纺织物的透气性优于蚕蛹蛋白纤维与腈纶、长绒棉的混纺织物,平纹组织织造透气性相对较好的蚕蛹蛋白纤维混纺织物时,可优先选用蚕蛹蛋白纤维与莫代尔、天丝的混纺纱线,更优组织可选4/1斜纹、8枚缎纹;蚕蛹蛋白纤维与莫代尔、天丝、腈纶和长绒棉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良好,5种组织下抗起毛起球等级均达到3级及以上,适合用于开发抗起毛起球织物,其中平纹、斜纹组织的莫代尔、天丝混纺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蛋白纤维 蚕蛹蛋白纤维混纺纱线 透气性分析 抗起毛起球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角瓜纤维/蚕蛹蛋白纤维/改性聚酯纤维混纺抗菌机织小提花面料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 刘琦 +3 位作者 王碧峤 张广安 石利元 徐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了开发新面料,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设计研发了牛角瓜纤维/蚕蛹蛋白纤维改性聚酯(Aircell纤维)混纺抗菌机织小提花面料。介绍了选用材料的特点,阐述了创作灵感,绘制了包括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和纹版图的上机图;概述了面料... 为了开发新面料,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设计研发了牛角瓜纤维/蚕蛹蛋白纤维改性聚酯(Aircell纤维)混纺抗菌机织小提花面料。介绍了选用材料的特点,阐述了创作灵感,绘制了包括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和纹版图的上机图;概述了面料制作工艺流程,着重总结了整经、浆纱及织造使用的设备和具体的工艺方案,并制定了优化工艺技术措施;为验证面料的功能性,对面料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所得成品纬密大于经密,直条纹明显,滑爽挺括,具有麻织物的粗犷特点,质感明显。成品一等品率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球菌抑菌率分别为78%、78%、71%,产品质量和抗菌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瓜纤维 蚕蛹蛋白纤维 AIRCELL纤维 混纺 小提花面料 抗菌 面料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胶基蚕蛹蛋白纤维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志忠 刘惠娟 +1 位作者 王超 杨俊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2期44-47,共4页
利用前处理助剂清棉师Scolase100T与双氧水的协同作用对黏胶基蚕蛹蛋白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通过正交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清棉师Scolase100T用量、双氧水用量、pH值和温度对织物白度、毛效、失重率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前处理工... 利用前处理助剂清棉师Scolase100T与双氧水的协同作用对黏胶基蚕蛹蛋白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通过正交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清棉师Scolase100T用量、双氧水用量、pH值和温度对织物白度、毛效、失重率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清棉师Scolase100T和双氧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清棉师Scolase100T和双氧水复配对织物进行前处理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最佳前处理工艺条件为:双氧水用量6g/L,清棉师Scolase100T量8g/L,pH值为9.5-10.5,温度90℃,时间为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基蚕蛹蛋白纤维 混纺织物 前处理工艺 清棉师Scolase100T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线的低碱练漂工艺
4
作者 岳仕芳 於琴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5-37,共3页
针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与棉混纺纱线耐碱性较差的问题,对50/50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线进行低碱一浴煮漂工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浴比1:10,漂煮时间为40 min,欧诺兰0.28%(omf),NaOH 0.42%(omf),30%双氧水4.5 mL/L,练漂后的纱线毛效达... 针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与棉混纺纱线耐碱性较差的问题,对50/50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线进行低碱一浴煮漂工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浴比1:10,漂煮时间为40 min,欧诺兰0.28%(omf),NaOH 0.42%(omf),30%双氧水4.5 mL/L,练漂后的纱线毛效达到13.2 cm/30 min,白度达到80.3%,强力损伤率小于6.6%,煮漂残液pH值近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碱练漂 免酸洗 再生蚕丝蛋白纤维 纤维 混纺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线同浴染色技术
5
作者 袁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7,共5页
针对棉和牛奶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差异,讨论染料、防染剂、pH值、染色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棉/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线同浴染色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棉/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线活性染料同浴染色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选择Red C... 针对棉和牛奶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差异,讨论染料、防染剂、pH值、染色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棉/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线同浴染色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棉/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线活性染料同浴染色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选择Red CN-7B、Blue CN-BL和Yellow CN-603三原色染料,在染色温度为70℃、保温时间为40 min、pH值为8、防染剂质量浓度为0.8 g/L的工艺条件下对棉/牛奶蛋白纤维纱线进行同浴染色,能得到良好的同色性及较高的上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纤维 混纺纱线 同浴染色 活性染料 同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蛋白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闵洁 宋心远 +2 位作者 陈英 王剑洪 侯春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0-22,41,共4页
由粘胶和蚕蛹蛋白混纺而成的蚕蛹蛋白纤维,采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对染色工艺条件作了重点试验。结果表明,pH值和温度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该纤维适宜低温、pH值近中性条件下上染和碱性条件下固色。
关键词 粘胶 蚕蛹蛋白纤维 染色性能 混纺 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系数与混纺比对大豆蛋白纤维纱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庆斌 张玉清 于伟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7,共2页
将大豆蛋白纤维以不同捻系数纯纺及分别与细旦涤纶、棉以不同混比混纺成纱 ,并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探讨了纯纺纱捻系数、混纺纱的混比与纱线强度之间的关系 ,确定了大豆蛋白纤维与棉混纺时的最佳组分比及大豆纯纺纱的... 将大豆蛋白纤维以不同捻系数纯纺及分别与细旦涤纶、棉以不同混比混纺成纱 ,并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探讨了纯纺纱捻系数、混纺纱的混比与纱线强度之间的关系 ,确定了大豆蛋白纤维与棉混纺时的最佳组分比及大豆纯纺纱的临界捻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纤维 捻系数 混纺 纱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8
作者 王碧峤 张佩华 文灵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0-423,449,共5页
将含有竹纤维、Modal纤维和Tencel纤维混纺成分的牛奶蛋白纤维纱线,分别织造纬平针、1+1罗纹和双罗纹3种组织的织物,并且每种组织都有3种松紧程度.对试样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测试,从而分析不同因素对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抗起毛起球... 将含有竹纤维、Modal纤维和Tencel纤维混纺成分的牛奶蛋白纤维纱线,分别织造纬平针、1+1罗纹和双罗纹3种组织的织物,并且每种组织都有3种松紧程度.对试样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测试,从而分析不同因素对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混纺纤维对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比较复杂,这是纤维形态、纤维性能和织物紧密程度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3种组织中,双罗纹组织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最优;织物的密度与抗起毛起球性能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纤维 起毛起球 混纺纱线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型活性染料对双蛋白混纺纱线的染色
9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2-72,共1页
双蛋白纤维是由大豆蛋白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与聚乙烯醇共混而成的新型再生蛋白质纤维.兼具大豆蛋白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的优点。在家纺、服装和假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
关键词 牛奶蛋白纤维 混纺纱线 活性染料 中温型 大豆蛋白纤维 再生蛋白纤维 染色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大豆混纺纱中纤维径向分布的研究
10
作者 沈兰萍 付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和利用汉密尔顿转移指数法研究了 4种羊毛 /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线中纤维的径向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在此种混纺纱线中大豆蛋白纤维有向内转移的趋势 。
关键词 羊毛 大豆蛋白纤维 混纺纱线 纤维径向分布 汉密尔顿转移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环保型纤维混纺纱的芯吸与吸放湿性能
11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0,共1页
测试了柔丝、蚕蛹蛋白、天丝、彩棉等环保型纤维混纺纱的芯吸性能和吸放湿过程.利用Origin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对比分析不同纱线的芯吸性及湿传递性能.以期找出影响纱线吸放湿性能较为普遍性的规律.为开发湿舒适性好的环保... 测试了柔丝、蚕蛹蛋白、天丝、彩棉等环保型纤维混纺纱的芯吸性能和吸放湿过程.利用Origin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对比分析不同纱线的芯吸性及湿传递性能.以期找出影响纱线吸放湿性能较为普遍性的规律.为开发湿舒适性好的环保型服装面料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具有皮芯结构的蛹蛋白再生纤维混纺纱线芯吸性能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放湿性能 环保型纤维 混纺纱线 芯吸性 ORIGIN软件 蚕蛹蛋白 湿传递性能 吸放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纤维筒子纱染色需注意的问题
12
《针织工业》 2009年第2期48-48,共1页
对于牛奶蛋白纤维及其混纺纱线的筒子纱染色技术可以参照织物染色的工艺执行。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牛奶蛋白纤维 筒子纱染色 染色技术 织物染色 混纺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保暖针织面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红玉 张国成 苏艳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3,共2页
利用蚕蛹蛋白的亲肤、美肤功能,羊毛、羊绒的保暖功能,开发出一款亲肤、保暖的功能性针织面料。面料的面纱为80%莫代尔+15%羊毛+5%羊绒紧密纺纱线,地纱为60%涤纶短纤+40%蚕蛹蛋白纤维的混纺纱线,并用涤纶作连接纱线。介绍了该款面料的... 利用蚕蛹蛋白的亲肤、美肤功能,羊毛、羊绒的保暖功能,开发出一款亲肤、保暖的功能性针织面料。面料的面纱为80%莫代尔+15%羊毛+5%羊绒紧密纺纱线,地纱为60%涤纶短纤+40%蚕蛹蛋白纤维的混纺纱线,并用涤纶作连接纱线。介绍了该款面料的编织和染整工艺,对针织新面料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暖针织面料 蚕蛹蛋白纤维 羊毛羊绒混纺 编织工艺 染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西精毛纺四新品填补国内空白
14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江苏华西精毛纺厂自主研发的蚕蛹蛋白纤维、铜氨纤维混纺面料等4个新产品近日顺利通过江苏省省级鉴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工艺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
关键词 国内空白 填补 精毛纺 蚕蛹蛋白纤维 工艺技术水平 自主研发 混纺面料 铜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荟萃
15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5-65,共1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羊毛和棉混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羊毛进行纺前预处理、开清、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一种羊毛和棉混纺方法制成的纱线,羊毛和棉的质量百分比为,羊毛:棉=80:20。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羊毛和棉混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羊毛进行纺前预处理、开清、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一种羊毛和棉混纺方法制成的纱线,羊毛和棉的质量百分比为,羊毛:棉=80:20。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多种工艺,克服了用环锭工艺纺天然蛋白质纤维,在清花上成卷和梳棉机上成网困难,在并粗细工序中缠皮辊严重,以及羊毛容易起静电,使有害纱疵大幅度增加的难题;生产出高比例羊毛和精梳长绒棉混纺纱线。该纱线既’保持了羊毛的保暖性,又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性、透气性和吸湿排汗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内衣。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混纺纱线 吸湿排汗功能 络筒工序 蛋白纤维 混纺 有害纱疵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荟萃
16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混纺织物 专利申请号 申请人 混纺产品 羊绒纤维 大豆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 混纺纱线 羊绒衫 羊绒织物 毛织物 专利 羊绒制品 整理工艺 整理技术 蒂姆 脱色方法 粗梳 机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毛纺科技》总目次
17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羊绒 毡缩性 染料 壳聚糖 染剂 毛衫 羊毛角蛋白 混纺纱线 羊毛纤维 毛纺科技 半精纺 染色性能 人造羊毛 腈纶纤维 低温染色工艺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狸绒针织内衣的开发
18
《针织工业》 2011年第11期70-70,共1页
狐狸绒纤维属动物蛋白纤维.截面大部分为圆形或椭圆形,且绝大多数纤维都含有较大的髓腔.保暖性好。采用狐狸绒纤维与丝光羊毛、天丝、长绒棉制成混纺纱线,使用该混纺纱与锦纶包芯纱生产针织内衣。
关键词 针织内衣 狐狸 开发 蛋白纤维 混纺纱线 锦纶包芯纱 丝光羊毛 椭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