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即时电晕处理不同发育时期家蚕卵的孵化效果分析
1
作者 张雨丽 张桂征 +5 位作者 蒋满贵 王平阳 王霞 崔秋英 黄旭华 卿军 《中国蚕业》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研究电晕解除家蚕卵滞育的卵龄适期,对比分析了即时电晕和即时浸酸处理产后不同发育时期家蚕卵和处理前后分别进行5℃冷藏抑制发育不同天数家蚕卵的孵化效果;并提高电晕电压及电击时间处理产后4~12d(25℃保护)的家蚕卵,探索不同电晕... 为研究电晕解除家蚕卵滞育的卵龄适期,对比分析了即时电晕和即时浸酸处理产后不同发育时期家蚕卵和处理前后分别进行5℃冷藏抑制发育不同天数家蚕卵的孵化效果;并提高电晕电压及电击时间处理产后4~12d(25℃保护)的家蚕卵,探索不同电晕处理条件对已滞育家蚕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家蚕卵的催青经过比浸酸处理短,电晕刺激剂量(电压大小、电击时长)对家蚕卵的催青经过有影响,刺激量增大可缩短催青经过;除产后1d电晕处理与浸酸处理的家蚕卵实用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外,产后2d至产后12d电晕处理家蚕卵的实用孵化率均显著高于浸酸处理;提高电晕处理的电压或电击时长可提高产卵4~12d家蚕卵的实用孵化率,但刺激量过大反而会导致孵化率降低;家蚕卵解除滞育前或后进行5℃冷藏抑制发育、以延长用种期限,同一冷藏期限内,电晕处理的孵化率均高于浸酸处理。可见,电晕处理是一种适用卵龄比浸酸处理范围更广的家蚕卵人工孵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发育时期 电晕 解除滞育 实用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处理阻断滞育条件下蚕卵及卵壳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雨丽 蒋满贵 +4 位作者 王平阳 王霞 崔秋英 黄旭华 张桂征 《广西蚕业》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究电晕解除家蚕卵滞育的机理,比较了即时浸酸处理、电晕处理及对照处理蚕卵的催青期发育经过及卵壳表面变化。孵化率调查结果表明,电晕处理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电晕处理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在发育过程中,蚕... 为探究电晕解除家蚕卵滞育的机理,比较了即时浸酸处理、电晕处理及对照处理蚕卵的催青期发育经过及卵壳表面变化。孵化率调查结果表明,电晕处理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电晕处理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在发育过程中,蚕卵的形态及卵色均有差异,且电晕处理的蚕卵发育快于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即时浸酸处理的蚕卵卵壳表面出现很多裂纹,而电晕处理及对照处理的卵壳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刻蚀痕迹。电晕处理和即时浸酸处理的卵壳表面气孔均随着蚕卵的发育而增大。这些结果为研究浸酸和电晕解除蚕卵滞育的机理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解除滞育 浸酸 电晕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青过程中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仁华 冯江 +1 位作者 黄小云 郑克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517-8518,8535,共3页
为了提高蚕卵的孵化率。将蚕卵放置在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催青,通过对比研究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室温催青经过10 d完成,孵化率90.0%以上,温度大于30.0℃的催青时间是8 d,孵化率只有60.0%-70.0%。在其他催青标准相同条件... 为了提高蚕卵的孵化率。将蚕卵放置在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催青,通过对比研究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室温催青经过10 d完成,孵化率90.0%以上,温度大于30.0℃的催青时间是8 d,孵化率只有60.0%-70.0%。在其他催青标准相同条件下,空气湿度在70.0%-80.0%的孵化率比湿度在90.0%以上的要高。室温19.9-24.5℃,1日孵化率高,催青效果好;在相同温度下,湿度在70.0%-80.0%1日孵化率较高。蚕卵催青过程中温度设置在19.9-24.5℃,湿度保持在70.0%-80.0%,蚕卵孵化率最高,达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蚕卵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卵抗菌物质的诱导及其蚁蚕的动物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祥瑞 陈玉银 +2 位作者 潘佩飞 郑源庞 李端阳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和热冲击处理越年蚕卵后,将孵化的蚁蚕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抑菌试验表明,当超声波强度在0.3A以上,处理时间为5min时,能有效诱导抗菌物质的产生;45℃热冲击则无明显效果.将超声波诱导后的蚁蚕进行冷... 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和热冲击处理越年蚕卵后,将孵化的蚁蚕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抑菌试验表明,当超声波强度在0.3A以上,处理时间为5min时,能有效诱导抗菌物质的产生;45℃热冲击则无明显效果.将超声波诱导后的蚁蚕进行冷冻干燥和粉碎处理,经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对人安全;对动物的应激能力(耐缺氧、耐高温以及游泳时间)试验表明,经超声波处理的蚁蚕能显著提高动物的应激能力(p<0.05).同时蚕卵孵化率在95%以上,说明各处理强度对蚕卵均属安全范围,其蚁蚕可以继续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抗菌物质 超声波 热冲击 急性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卵粉对糖尿病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远 魏兆军 +1 位作者 姜绍通 陈克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6-469,共4页
本实验通过小鼠模型,研究了蚕卵粉对诱导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SOD酶和SOD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喂食含5%蚕卵粉饲料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显著降低,蚕卵粉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值没有影响。蚕卵粉对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本实验通过小鼠模型,研究了蚕卵粉对诱导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SOD酶和SOD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喂食含5%蚕卵粉饲料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显著降低,蚕卵粉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值没有影响。蚕卵粉对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强糖尿病小鼠的SOD酶活性。RT-PCR和North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蚕卵粉可以加强糖尿病小鼠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的mRNA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进一步研究蚕卵粉的生理功能及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血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光辐射蚕卵的物理损伤和孵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帆 蒋诗平 +1 位作者 单晓斌 包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659-659,共1页
利用同一剂量不同光照时间的同步光 (软x射线 )辐照催青卵 ,电镜显微观察卵表面 ,有损伤出现 。
关键词 同步光辐射 蚕卵 物理损伤 孵化率 辐射育种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卵经盐酸浸渍后的卵壳蛋白变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兰芬 钟杨生 +2 位作者 陈芳艳 严会超 林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08-112,共5页
对932品种在卵期发育和幼虫期饲养阶段实施温湿环境调控,让其产下滞育卵和非滞育卵。滞育卵经即时浸酸处理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卵壳的变化,可见卵壳表面比对照出现较多的裂痕。通过SDS-PAGE电泳技术,比较滞育卵、滞育卵经即时浸酸处理、... 对932品种在卵期发育和幼虫期饲养阶段实施温湿环境调控,让其产下滞育卵和非滞育卵。滞育卵经即时浸酸处理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卵壳的变化,可见卵壳表面比对照出现较多的裂痕。通过SDS-PAGE电泳技术,比较滞育卵、滞育卵经即时浸酸处理、非滞育卵的卵蛋白变化,发现滞育卵经浸酸处理后,20 ku以下的小分子量蛋白明显减少。利用shotgun技术对此类小分子量蛋白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发现在滞育卵和非滞育卵中都存在Er B.1、Er B.2、Er B.3、Hc-A和Hc-B卵壳蛋白,在经即时浸酸处理过的滞育卵中却未发现,由此推测蚕卵经浸酸处理后会引起这5种卵壳蛋白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浸渍蚕卵 卵壳蛋白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卵抗菌物质的诱导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祥瑞 陈玉银 +1 位作者 潘佩飞 陶涛 《科技通报》 1997年第3期152-155,共4页
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和热冲击处理越年蚕卵后,将其孵化后的蚁蚕匀浆、离心,取上清液经抑菌试验发现,当超声波强度在300mA以上、处理时间为5min时,能有效地诱导抗菌物质的产生;45℃热冲击则无明显效果.同时调查各组孵化率... 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和热冲击处理越年蚕卵后,将其孵化后的蚁蚕匀浆、离心,取上清液经抑菌试验发现,当超声波强度在300mA以上、处理时间为5min时,能有效地诱导抗菌物质的产生;45℃热冲击则无明显效果.同时调查各组孵化率表明,其孵化率均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抗菌物质 超声波 热冲击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处理对蚕卵保护酶系统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邹宇晓 徐兴耀 +5 位作者 卢铿明 黄星光 佘爱群 农朝志 郑祥明 方定坚 《广东蚕业》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家蚕卵产下12hr采用46℃干热空气处理60min后,在25℃常温中保护,定时取样,分别测定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四种酶的活力,直至酶活力恢复正常水平为止。结果表明,热休克处理均能诱导四种酶活力... 家蚕卵产下12hr采用46℃干热空气处理60min后,在25℃常温中保护,定时取样,分别测定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四种酶的活力,直至酶活力恢复正常水平为止。结果表明,热休克处理均能诱导四种酶活力升高。其中SOD酶和溶菌酶均出现二次活力峰值,SOD酶应答较快,活力峰值分别出现于热休克后2hr和12hr,而溶菌酶的两个活力峰值分别出现于2hr和48hr。POD酶和CAT酶只出现了一个峰值,分别出现在热休克后1hr和4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空气处理 蚕卵 保护酶系统 分析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软X射线诱变蚕卵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帆 蒋诗平 徐向东 《中国蚕业》 2002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同步辐射软X射线 蚕卵 诱变作用 家蚕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蚕卵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彩华 刘凤云 +2 位作者 左士臣 杜占军 齐荣和 《北方蚕业》 2002年第4期33-34,共2页
通过不同恒温处理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进行加温暖种试验 ,以期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为栗蚕的人工驯养及暖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 :初步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0 .7℃(± 2 .6℃ ) ,孵化有效积温为 194 .5℃ (&#... 通过不同恒温处理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进行加温暖种试验 ,以期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为栗蚕的人工驯养及暖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 :初步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0 .7℃(± 2 .6℃ ) ,孵化有效积温为 194 .5℃ (± 2 7.5℃ ) ,并发现在 18℃、 2 1℃、 2 4℃恒温条件下 ,随区段温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发育起点温度 孵化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流处理蚕卵对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新峰 霍锡敏 曹慧颖 《中国蚕业》 2005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于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国内外均有深入的研究,但用高频电流处理家蚕卵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10kV高频脉冲增压电流仪,对反转期(己1)的家蚕卵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然后对蚕卵孵化率、蚕体生长发育、茧质和蛹体重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于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国内外均有深入的研究,但用高频电流处理家蚕卵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10kV高频脉冲增压电流仪,对反转期(己1)的家蚕卵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然后对蚕卵孵化率、蚕体生长发育、茧质和蛹体重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探讨电磁场对家蚕生长发育各阶段产生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电流处理 高频 蚕卵孵化率 脉冲增压 10kV 生物效应 蚕卵 国内外 生物体 电流仪 蛹体重 电磁场 蚕体 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卵接触短时间高温对孵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息林 徐世清 +2 位作者 刘美娟 朱亚玲 王德军 《北方蚕业》 1999年第4期19-20,共2页
为了探讨催青过程中短时间高温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使用30℃~60℃的温度,对丙2~己5各发育阶段的胚子处理1h~9h。结果从丙2~己5各时期的蚕卵,在3o℃高温中,6h以上,发育加快;35℃以上高温中1h以上,孵化延迟;40℃以上高温中1h... 为了探讨催青过程中短时间高温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使用30℃~60℃的温度,对丙2~己5各发育阶段的胚子处理1h~9h。结果从丙2~己5各时期的蚕卵,在3o℃高温中,6h以上,发育加快;35℃以上高温中1h以上,孵化延迟;40℃以上高温中1h以上;孵化率下降;50℃温度3h以上全部死亡。温度越低。影响越小;接触时间越短,影响越小;而胚子越嫩,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青 高温 时间 孵化率 蚕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卵整体染色透明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1期64-65,共2页
通过透明剂的筛选与整体染色透明程序的试验,首次对昆虫材料蚕卵的整体染色透明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能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活化蚕卵胚子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效果超过传统的蚕卵胚子解剖法,可在家蚕良种繁育的教... 通过透明剂的筛选与整体染色透明程序的试验,首次对昆虫材料蚕卵的整体染色透明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能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活化蚕卵胚子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效果超过传统的蚕卵胚子解剖法,可在家蚕良种繁育的教学和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整体染色透明 胚子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催青期胚胎发育阶段的蚕卵磷脂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顺明 张有做 +1 位作者 朱祥瑞 李奕仁 《中国蚕业》 2001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柞蚕 催青期 胚胎发育 蚕卵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卵中酯酶A_4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缪云根 陆星垣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取产后两天内25℃保存的桑蚕卵为材料,精制酯酶A_4。将滞育卵中精制的酶液置5℃下冷藏,冷藏初期酶活性极低,大致在12~13日达最大值。以后迅速降低,体外保存的温度条件与酯酶A_4活性有关,较高的保存温度能促使酶活性峰提早出现:而低温... 取产后两天内25℃保存的桑蚕卵为材料,精制酯酶A_4。将滞育卵中精制的酶液置5℃下冷藏,冷藏初期酶活性极低,大致在12~13日达最大值。以后迅速降低,体外保存的温度条件与酯酶A_4活性有关,较高的保存温度能促使酶活性峰提早出现:而低温保护能延缓酶的活化进程。酯酶A_4精制过程中,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将大部分物质分段与酶分离排除,在5℃条件下,酶活性峰出现以前的任何时候加入排除分段物质,都可以停止酶的活性化,只有当重新除去所加的排除分段物质时,酶的活性化进程才得以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酯酶A4 滞育发育 桑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卵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17
作者 王建芳 邓红侠 张正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6-99,共4页
以桑蚕卵为原料,采用石油醚索氏提取法得到蚕卵油,对其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与其他油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石油醚索氏提取法可获得20%左右的蚕卵油,其理化指标均在行业标准(NY/T 751—2003)对食用油理化指标要求的... 以桑蚕卵为原料,采用石油醚索氏提取法得到蚕卵油,对其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与其他油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石油醚索氏提取法可获得20%左右的蚕卵油,其理化指标均在行业标准(NY/T 751—2003)对食用油理化指标要求的范围之内;GC-MS分析可知蚕卵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18%,其中α-亚麻酸含量达29.17%,在多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中为最高。蚕卵油作为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卵蛋白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18
作者 丁克廉 王建芳 +1 位作者 邓红侠 岳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索蚕卵蛋白的提取制备方法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制备蚕卵蛋白粉,测定其等电点,并进一步检测分析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其酶解特性等。[结果]试验显示,蚕卵蛋白的等电点为4.55,其氨基酸组成丰富,... [目的]探索蚕卵蛋白的提取制备方法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制备蚕卵蛋白粉,测定其等电点,并进一步检测分析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其酶解特性等。[结果]试验显示,蚕卵蛋白的等电点为4.55,其氨基酸组成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后得到以三肽为主的多肽类物质。[结论]采用该研究方法可获得蚕卵蛋白多肽,为蚕卵蛋白的开发利用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卵蛋白 蛋白质特性 酶解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蚕卵中的碳水化合物
19
作者 臧荣春 马志超 王毓琴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1年第4期60-62,共3页
本文报道了蚕卵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它用于提取净化其中的水溶性糖和糖醇;采用Waters μ-Bondapak Carbohydrate柱,麦芽糖为内标,定量分析蚕卵内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蔗糖和海藻糖的含量。回收率在87%以上。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蚕卵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激光在蚕卵上植入染色质引起变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石慈 马玉蓉 李振刚 《激光杂志》 CAS 198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本文报道一种移植异种基因的新技术,它是用脉冲微束激光照射到置于显微镜下的活细胞,在细胞上造成微孔损伤,异种基因便被植入。我们在“龙角”蚕卵上植入异种染色质溶液,经过培育生长,出现了按预期目的特定变化的当代变异体。并对激光... 本文报道一种移植异种基因的新技术,它是用脉冲微束激光照射到置于显微镜下的活细胞,在细胞上造成微孔损伤,异种基因便被植入。我们在“龙角”蚕卵上植入异种染色质溶液,经过培育生长,出现了按预期目的特定变化的当代变异体。并对激光与细胞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 染色质 变异体 植入 蚕卵 活细胞 微孔损伤 异种 显微镜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