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体蚕座消毒剂“蚕座菌毒净”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彦文 牟志美 +2 位作者 李卫国 崔为正 殷培伟 《河北林果研究》 1999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新型蚕体蚕座消毒剂“蚕座菌毒净”配合新鲜石灰粉,对家蚕四大传染性蚕病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尤其是对真菌病原有显著的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蚕的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是一种高效、低毒、稳定、无刺激性的新型蚕体蚕座消... 新型蚕体蚕座消毒剂“蚕座菌毒净”配合新鲜石灰粉,对家蚕四大传染性蚕病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尤其是对真菌病原有显著的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蚕的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是一种高效、低毒、稳定、无刺激性的新型蚕体蚕座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体蚕座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白粉液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文中 胡仕叶 《北方蚕业》 2002年第4期45-,共1页
关键词 漂白粉液 蚕体蚕座消毒 全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消灵对蚕体蚕座感染消毒效果试验
3
作者 唐聘芳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18-19,共2页
防消灵是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新研制的液粉兼用消毒剂,除了配成液剂作消毒液外,还可以粉剂用于蚕体蚕座消毒。储运使用方便,药粉不易回潮、药效稳定、刺激性小,对环境无污染,蚕作专全,对微粒子病和中肠型脓病、僵病等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防消灵是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新研制的液粉兼用消毒剂,除了配成液剂作消毒液外,还可以粉剂用于蚕体蚕座消毒。储运使用方便,药粉不易回潮、药效稳定、刺激性小,对环境无污染,蚕作专全,对微粒子病和中肠型脓病、僵病等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与漂白粉比较为佳,对蚕儿无毒副作用,对茧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消灵 蚕体蚕座 消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蚕体蚕座消毒方法 提高消毒效果
4
作者 叶祖勤 文光烈 《蚕学通讯》 1997年第2期22-23,12,共3页
我省历年蚕茧单产较低.多年来一直在20公斤左右徘徊,且还有所下降,1996年全省平均仅为18.3公斤.除因行业滑坡极少数蚕农毁种外,造成单产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消毒,传染病发生严重.如果要提高单产,必须加强消毒,减少蚕病,在保全蚕... 我省历年蚕茧单产较低.多年来一直在20公斤左右徘徊,且还有所下降,1996年全省平均仅为18.3公斤.除因行业滑坡极少数蚕农毁种外,造成单产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消毒,传染病发生严重.如果要提高单产,必须加强消毒,减少蚕病,在保全蚕头基础上,再配合饱食和先进的饲育技术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体蚕座 消毒方法 消毒效果 病原 漂白粉澄清液 有效成分 漂白粉液 有效氯 饲育技术 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蚕体蚕座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
5
作者 叶祖勤 文光烈 《四川蚕业》 1997年第2期55-56,共2页
我省历年蚕茧单产较低,多年来一直在20kg左右徘徊,96年全省平均仅为18.3kg。造成单产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消毒,传染病发生严重。如果要提高单产,必须加强消毒,减少蚕病,在保全蚕头基础上,再配合科学的饲育技术才行。 蚕病的发生在... 我省历年蚕茧单产较低,多年来一直在20kg左右徘徊,96年全省平均仅为18.3kg。造成单产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消毒,传染病发生严重。如果要提高单产,必须加强消毒,减少蚕病,在保全蚕头基础上,再配合科学的饲育技术才行。 蚕病的发生在我省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蚕座内的混育感染又是传染病蔓延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体蚕座 消毒方法 消毒效果 漂白粉澄清液 漂白粉液 病原 传染病蔓延 有效氯 饲育技术 防僵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蚕体蚕座消毒 减少蚕病发生
6
作者 邓邦英 彭期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36-37,共2页
蚕在密集饲养条件下易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而引发蚕病,危及蚕茧产量和质量。生产经验表明,应做好以下几点,减少蚕病发生.确保蚕农收入,
关键词 蚕体蚕座消毒 病原微生物 饲养条件 茧产量 生产经验 寄生虫 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体蚕座消毒剂——灭僵灵
7
作者 刘臣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17期5-5,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刘挺等,用灭僵灵对白僵菌、曲霉菌及家蚕微粒子孢子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灭僵灵对白僵孢子具有良好的蚕体消毒效果。对曲霉菌孢子具有明显的蚕体消毒效果。使用2%浓度时已基本彻底,4%时达彻底消毒。对...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刘挺等,用灭僵灵对白僵菌、曲霉菌及家蚕微粒子孢子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灭僵灵对白僵孢子具有良好的蚕体消毒效果。对曲霉菌孢子具有明显的蚕体消毒效果。使用2%浓度时已基本彻底,4%时达彻底消毒。对家蚕微粒子孢子病在蚕座内传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试验还证明,灭僵灵对细菌病在蚕座内的传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体蚕座消毒剂 消毒 微粒子孢子 预防作用 曲霉菌孢子 白僵菌 消毒试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业研究所 幼虫生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蚕座水剂消毒
8
作者 叶祖勤 文光烈 《四川蚕业》 1999年第2期34-35,共2页
养蚕生产中历来都是采用粉剂药物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很多蚕农没有听说过用水剂药物作为蚕体蚕座消毒,也不敢使用,怕出了问题造成损失。还有相当多的蚕桑技术人员对水剂药物蚕体蚕座消毒也心中无数,不敢盲目推广。他们认为本地气候特点... 养蚕生产中历来都是采用粉剂药物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很多蚕农没有听说过用水剂药物作为蚕体蚕座消毒,也不敢使用,怕出了问题造成损失。还有相当多的蚕桑技术人员对水剂药物蚕体蚕座消毒也心中无数,不敢盲目推广。他们认为本地气候特点是多湿,特别是夏秋多雨季节,湿度大,使用水剂消毒后座内湿度更大,容易发生真菌病,对蚕生长发育也不利,一旦发生问题难承担责任,还是老办法稳妥。因此,蚕体蚕座水剂药物消毒无法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体蚕座 传染性 生长发育 病原微生物 药物消毒 蚕座消毒 真菌病 漂白粉澄清液 防僵粉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蚕蚕病防治技术
9
作者 潘敏慧 万永继 《蚕学通讯》 1996年第3期63-64,共2页
夏秋季高温多湿,叶质差,桑虫多,加之蚕农养蚕规模小,养蚕收入偏低,蚕农对养蚕重视不够,因而蚕病防治技术不能到位.夏秋季蚕病严重发生,尤其是病毒病(NPV病、CPV和DNV病)、细菌病的发生,导致夏秋蚕蚕茧产量和质量显著降低.另外。
关键词 防治技术 夏秋 传染性 蚕体蚕座 消毒防病工作 高温多湿 病毒粒子 适熟叶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蚕饲养技术
10
作者 冯永德 《四川蚕业》 1997年第1期43-45,共3页
大蚕是指四、五龄蚕,又叫壮蚕。大蚕饲育方法较多,四川农村大多采用室内育和室外棚架蚕台育,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技术处理必须符合蚕儿生理特性,制订合理的饲育技术标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给蚕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促使蚕儿... 大蚕是指四、五龄蚕,又叫壮蚕。大蚕饲育方法较多,四川农村大多采用室内育和室外棚架蚕台育,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技术处理必须符合蚕儿生理特性,制订合理的饲育技术标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给蚕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促使蚕儿发育健壮整齐,达到蚕茧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由于大蚕期食桑量多,残桑量和排粪量都大,室内易多湿、空气污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技术 防僵粉 石灰粉 饲养 技术处理 蚕体蚕座 桑叶 给桑量 塑料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养蚕防病管理技术
11
作者 李刚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S2期106-106,共1页
农村蚕病暴发往往是由于消毒不严、饲养管理粗放导致病原污染蚕体蚕座的机会增多造成的,因此农村蚕病防治应考虑多种因素,在掌握农村蚕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将病害防治和养蚕技术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蚕病,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消毒工作 蚕体蚕座 饲养管理 技术 综合措施 农村 病防治 发生规律 多种因素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蚕饲养防脓病
12
作者 万永继 《蚕学通讯》 1996年第1期56-56,共1页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蚕期一般桑叶叶质和气候条件较好,蚕病发生率低,产茧量高,丝质优良,和其它蚕期相比各方面条件都较优越.但如果消毒不严或遇春蚕期气候异常,也会出现蚕病危害.1995年我省普遍反映血液型脓病发生较多,特别是笔者...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蚕期一般桑叶叶质和气候条件较好,蚕病发生率低,产茧量高,丝质优良,和其它蚕期相比各方面条件都较优越.但如果消毒不严或遇春蚕期气候异常,也会出现蚕病危害.1995年我省普遍反映血液型脓病发生较多,特别是笔者所了解到的脓病在西昌地区、重庆地区春蚕期有相当比例的危害.今年春蚕饲养在即,应加强对血液型脓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 血液型 蚕体蚕座 脓病 气候异常 西昌地区 桑叶叶质 重庆地区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蚕过程中的消毒防病及药物添食
13
作者 王太兴 《蚕桑茶叶通讯》 2009年第5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消毒防病工作 药物添食 蚕体蚕座消毒 卫生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蚕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探讨
14
作者 邓卫 《蚕学通讯》 1997年第2期45-46,21,共3页
当前,农村大面积蚕桑生产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是单产低、茧质低、效益低的“三低”局面,严重地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其原因除养蚕布局、蚕种质量、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外,蚕病大量暴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九十年代,因蚕病... 当前,农村大面积蚕桑生产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是单产低、茧质低、效益低的“三低”局面,严重地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其原因除养蚕布局、蚕种质量、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外,蚕病大量暴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九十年代,因蚕病造成蚕茧损失比八十年代高,全国各大蚕区均占总收茧量的12%左右,发病的种类是以病毒病、微粒子病、真菌病为主.四川也不例外,特别是病毒病在有的蚕区发生严重,占蚕病损失的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及防治 农药中毒 病防治 蚕体蚕座 病毒病 消毒效果 漂白粉 消毒防病 农村 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秋丰×白玉的饲育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虹 《中国蚕业》 2003年第2期48-49,共2页
选择适合本地区饲养的优良蚕品种是获得蚕茧优质高产关键性措施之一.桐乡市自1996年引进、繁育、推广秋丰、白玉,到2000年该品种已成为本市的当家蚕品种,饲养覆盖率已达到100%.
关键词 秋丰×白玉品种 饲育 催青 具消毒 合理用叶 室通风 蚕体蚕座消毒 上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端豪 冯建琴 +2 位作者 马秀康 费建明 陈微 《中国蚕业》 2001年第3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血液型脓病 病因 防治 具消毒 蚕体蚕座消毒 桑园管理 药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蚕一班制全龄三回育试验初报
17
作者 昝明财 陈辉弟 郑时玉 《四川蚕业》 1998年第4期32-34,共3页
养蚕制种属手工操作,传统的一日四回育两班制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增加,养蚕人员越来越少,而且年龄结构老龄化。为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结合省外少回育的经验。
关键词 蚕体蚕座 制种成绩 经济结构调整 全龄 产卵量 公斤茧粒数 品质调查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蚕病发生的特点及防病技术措施
18
作者 秦华 《蚕学通讯》 1994年第2期37-39,共3页
养蚕成败的关键是蚕病是否发生.蚕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蚕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养蚕的经济效益.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农村养蚕因蚕病带来的损失约为10%以上.据笔者调查本省因蚕病带来的损失高于20%.有的地方单产仅有几公斤左右,有的蚕户... 养蚕成败的关键是蚕病是否发生.蚕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蚕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养蚕的经济效益.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农村养蚕因蚕病带来的损失约为10%以上.据笔者调查本省因蚕病带来的损失高于20%.有的地方单产仅有几公斤左右,有的蚕户甚至连续几季颗粒无收.究其原因都是由于蚕病的发生严重,而给蚕农带来惨重经济损失,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在本省蚕区加强蚕病防治的技术推广工作和咨询服务.蚕病科技工作者应在广大农村普及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病技术 蛆蝇 病防治 病毒病 环境 防治要点 蚕体蚕座 桑生产 细菌性败血病 消毒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养蚕试验初报
19
作者 胡世新 《四川蚕业》 1999年第4期17-17,共1页
紫外线照射养蚕,是在蚕期用紫外线照射蚕室、蚕体、蚕座,通过紫外线对病原物的有效杀灭作用,降低蚕儿发病率,提高单产的一种养蚕方法。 目前,养蚕消毒防病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虽然各地都采取了随种配消毒药的措施,但配药量离严格消... 紫外线照射养蚕,是在蚕期用紫外线照射蚕室、蚕体、蚕座,通过紫外线对病原物的有效杀灭作用,降低蚕儿发病率,提高单产的一种养蚕方法。 目前,养蚕消毒防病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虽然各地都采取了随种配消毒药的措施,但配药量离严格消毒对消毒药品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而蚕期蚕体蚕座消毒的好坏,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照射 试验 照射区 五龄起 蚕体蚕座 结茧率 对照区 消毒药品 方法 杀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期中的消毒
20
作者 李玉修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05年第7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蚕体蚕座消毒 石灰粉 喷粉器 新鲜 给桑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