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在大豆食心虫虫食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甄丽萍 邓华玲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大豆食心虫是黑龙江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虫食率可以作为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的预测指标,虫食率受越冬基数和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非正态系统。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基本原理,以黑龙江省双城市的数据建立了神经... 大豆食心虫是黑龙江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虫食率可以作为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的预测指标,虫食率受越冬基数和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非正态系统。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基本原理,以黑龙江省双城市的数据建立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的回测与预测精度都比较高,可以作为大豆食心虫虫食率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虫食率 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差分解法下农药中氨基甲酸酯含量对果树幼苗虫食率的影响
2
作者 白山稳 《科技通报》 2020年第9期16-19,共4页
分析农药中氨基甲酸酯含量对果树幼苗虫食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找出每立方米农药的使用浓度与幼苗虫食率相应关系,应用方差分解法,结合虫食率对农药中氨基甲酸酯含量的依赖性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氨基甲酸酯浓度为... 分析农药中氨基甲酸酯含量对果树幼苗虫食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找出每立方米农药的使用浓度与幼苗虫食率相应关系,应用方差分解法,结合虫食率对农药中氨基甲酸酯含量的依赖性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氨基甲酸酯浓度为0.51~1.39 ug/m L时,果树幼苗的变异系数为0.5~6.23,在氨基甲酸酯浓度大于1.39 ug/m L时,变异系数为4.64;氨基甲酸酯含量对虫食率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作用,大约在1.5 ug/m L左右,农药中氨基甲酸酯含量对虫食率产生影响较为稳定,即果树幼苗应用农药助剂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分解 氨基甲酸酯 果树幼苗 虫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病的防治方法
3
作者 韩春艳 朱凤军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年第2期31-31,共1页
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大豆食心虫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北、东北,以东北三省受害最重。... 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大豆食心虫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北、东北,以东北三省受害最重。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主要食害大豆,也为害野生大豆及苦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防治方法 东北三省 品质变劣 野生大豆 虫食率 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及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秀兰 《现代农业》 2010年第5期63-63,共1页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豆粒,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
关键词 大豆 防治时期 大豆生产 品质变劣 虫食率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忠臣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4期43-43,共1页
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人豆荚内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关键词 大豆 防治技术 品质变劣 虫食率 株产量 产区 豆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海丹 李春荣 张秀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2期29-29,共1页
大豆食心虫是我县大豆的主要虫害,也是一直伴随大豆栽培历史的虫害。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危害为主,常年虫食率约为3%~8%,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20%~3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主要食害大豆。1.形态特征大... 大豆食心虫是我县大豆的主要虫害,也是一直伴随大豆栽培历史的虫害。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危害为主,常年虫食率约为3%~8%,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20%~3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主要食害大豆。1.形态特征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别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1)成虫:暗褐色或黄褐色小蛾,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前翅灰、黄、褐色杂生。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具抱握器和显著毛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无公害防治技术 小卷叶蛾 栽培历史 品质变劣 形态特征 虫食率 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7
作者 李先智 《农村科学实验》 2008年第8期12-12,共1页
一、首先要搞好预测预报 农户可直接到当地的植保部门去咨询.了解本地区当年的食心虫的发生情况,也可以在8月5日-25日间直接到田间去调查。方法是:在每天下午4—6时进行,每块地调查5个点.每个点两祭垄。用木棍拨动大豆植株.目测... 一、首先要搞好预测预报 农户可直接到当地的植保部门去咨询.了解本地区当年的食心虫的发生情况,也可以在8月5日-25日间直接到田间去调查。方法是:在每天下午4—6时进行,每块地调查5个点.每个点两祭垄。用木棍拨动大豆植株.目测惊起的小蛾子数量。在调查期间.当田间蛾量突增.甚至出现成倍剧增的现象时.表明已进入成虫盛期.当连续3天百步惊蛾量已达到100头时.可能会造成10%以上的虫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防治 预测预报 发生情况 大豆植株 虫食率 田间 植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8
作者 邵尉 李东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12期15-15,共1页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大豆食心虫是我省大豆上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蛀食大豆粒,造成出口破瓣,受害大豆形成“虫口豆”,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虫食率可达10%左右,发生严重年份可达30~4...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大豆食心虫是我省大豆上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蛀食大豆粒,造成出口破瓣,受害大豆形成“虫口豆”,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虫食率可达10%左右,发生严重年份可达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发生与防治 大豆产量 卷蛾科 鳞翅目 虫食率 豆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及方法
9
作者 鲁桂凤 《农村科学实验》 2004年第6期20-20,共1页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豆粒,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的幼虫...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豆粒,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第二年7月下旬上浮到表土化蛹。7月末8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为羽化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虫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条件与大豆主要产量性状及病虫害发生相关性分析——以宝泉岭管理局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亚梅 韩毅强 +2 位作者 王玉阳 郑殿峰 杜吉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26-31,41,共7页
基于宝泉岭管理局2008~2013年的大豆田间实验数据及1983~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气象因素对大豆产量性状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年份与历年相比,平均气温和有效降雨略有增加、日照时数减小。气... 基于宝泉岭管理局2008~2013年的大豆田间实验数据及1983~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气象因素对大豆产量性状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年份与历年相比,平均气温和有效降雨略有增加、日照时数减小。气象因素与大豆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5月下旬降雨显著影响大豆出苗,6月和9月上旬的有效降雨量与产量显著正相关,7月降雨与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显著负相关,7月中旬日照时数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显著正相关。气象因素与病虫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4月中上旬和5月上旬的降雨与虫食率显著正相关,7月上中下旬、8月上旬日照时数和虫食率、细菌性斑点病、灰斑病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发现单株粒数(X_1)、虫食率(X_2)及生育日数(X_3)对大豆产量有显著贡献,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粒数>生育日数>虫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产量 日照时数 降雨量 虫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矮秆品种窄行条件下产量性状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顺启 张代军 +2 位作者 栾怀海 于凤瑶 刘运华 《大豆通报》 2003年第3期11-12,共2页
10个大豆矮秆品种 ,在窄行条件下产量性状有不同的反应。窄行种植条件下 ,株高、虫食率明显高于宽行 ,而病粒率低于宽行。随着密度增加 ,产量随着倒伏程度的加重而下降。已选择了一批适合窄行种植的矮秆品种 ,hm2 产量潜力在 40 0
关键词 大豆 矮秆品种 窄行栽培 产量性状 株高 虫食率 病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播大豆苗期兔害防治试验初报
12
作者 康军科 王可珍 +1 位作者 苏英 文定军 《大豆通报》 2004年第1期6-6,共1页
二年来 ,用袋装药剂半埋入驱避法在夏播大豆苗期防治野兔危害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防效 ,以 5 0 %甲胺磷乳油 3 0倍液 ,每 667m2 放药 6袋 ,每 5~ 7d放一次效果较好 ,防效可达 90
关键词 夏季 大豆 播种 苗期 野兔危害 防治 甲胺磷乳油 药剂 品种 防效 籽粒虫食率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