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与虚构的双重交织——论干宝《搜神记》的编撰心态 被引量:2
1
作者 付昌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5,共4页
《搜神记》作为以志怪为题材而编撰的虚构小说,在具备小说虚构性的同时,又具有史料真实性的倾向,使得这部小说一直徘徊在史料与小说之间。原作者干宝的编撰心态值得探究。干宝作为一名史官,在编撰这部小说的时候,明显秉承了史官手法,通... 《搜神记》作为以志怪为题材而编撰的虚构小说,在具备小说虚构性的同时,又具有史料真实性的倾向,使得这部小说一直徘徊在史料与小说之间。原作者干宝的编撰心态值得探究。干宝作为一名史官,在编撰这部小说的时候,明显秉承了史官手法,通过神怪灵验以彰显善恶、诫喻世人,从而使得《搜神记》具有史学的特质。但在其编撰过程中,由于志怪故事的特殊性,其实录的治史心态无法予以真正的落实,于是,虚构产生了,小说虚构的品格也就此产生了。干宝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编撰的虚构问题,在有意识地力避之下,也在有意无意地利用虚构,以虚掺实,"遂混虚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实录原则 史料性质 小说特性 虚构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芸《小说》中志人轶事虚构文学中的虚构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晓帆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36,共3页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发展至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具备虚构意识了,但志人轶事小说至南朝梁代的殷芸《小说》方才有虚构意识。殷芸《小说》是南朝梁殷芸所撰的志人轶事小说集,也是第一部以"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作品专名的小说集。受时...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发展至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具备虚构意识了,但志人轶事小说至南朝梁代的殷芸《小说》方才有虚构意识。殷芸《小说》是南朝梁殷芸所撰的志人轶事小说集,也是第一部以"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作品专名的小说集。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殷芸在《小说》中通过对志怪和志人的虚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学发展现状,其"小说"思想成为志人轶事虚构文学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意识 殷芸《小说》 殷芸的“小说”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文体学视角下的新闻与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尚世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虚构文体与非虚构文体有着鲜明界限 ,却也有着相通之处。报告文学、历史传记正是这种相通的产物 ,这类跨类文体没有虚构意识 ,却有一定程度的虚构行为 ;现实是文体发展嬗变的最终推动力 ,在它的推动下 ,文体之间的融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 虚构文体与非虚构文体有着鲜明界限 ,却也有着相通之处。报告文学、历史传记正是这种相通的产物 ,这类跨类文体没有虚构意识 ,却有一定程度的虚构行为 ;现实是文体发展嬗变的最终推动力 ,在它的推动下 ,文体之间的融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传统文体理论的“防范性”存在一定的弊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文体 跨类文体 虚构 虚构意识 虚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20世纪90年代城市写作的一种阐释
4
作者 贾丽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7,共5页
本文探讨城市小说创作的局限及出路,指出热衷于表象叙事,放弃对小说艺术品性的探索,进而偏离小说美学规范是城市写作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而重塑作家的主体意识和虚构意识则是城市小说获取新生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小说 小说美学 虚构意识 小说艺术 作家 叙事 阐释 写作 主体意识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