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叙事虚构作品中的作者自我 |
谭君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2
|
《抗日战争》:一部宏大的历史非虚构作品 |
宋强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3
|
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声音与叙述者 |
谭君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4
|
真实性写作与“非虚构文学”文体关系探析 |
刘弟娥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5
|
叙事学的新对象新方法:虚构人口与人口学风格 |
弗朗索瓦兹·拉沃卡
孙莹(译)
唐伟胜(校)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非虚构影像创作的叙事表达与传播路径 |
毕翔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7
|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阿凡达》 |
官芬芬
廖莉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8
|
切割、缝合与人性重建:谈熊育群《己卯年雨雪》 |
李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历史人质与南京现代性——关于叶兆言长篇小说《仪凤之门》 |
王春林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由“灯”开启的隐喻世界——解读《花牤子的春天》 |
李一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漩涡里的理想主义者——读冯骥才《漩涡里》 |
邱田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2
|
阿来《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研讨会在京举行 |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像蝙蝠划过夜空”——论小白的都市书写 |
夏彬彬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解读孙甘露 |
王纪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5
|
作家影集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细节”的胜利--以王彬彬的历史写作为例 |
朱红梅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疾病与文学书写的新可能 |
普玄
汤天勇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