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水环境的传感网虚拟距离覆盖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太飞 马欣媛 包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针对水面传感器随机部署时网络覆盖率较低的问题,采用了一种面向水环境的无线传感网虚拟距离覆盖算法,在保证连通性的前提下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在虚拟距离算法中,每个传感器节点的运动受到3个虚拟距离的影响:节点之间的虚拟距离、未被... 针对水面传感器随机部署时网络覆盖率较低的问题,采用了一种面向水环境的无线传感网虚拟距离覆盖算法,在保证连通性的前提下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在虚拟距离算法中,每个传感器节点的运动受到3个虚拟距离的影响:节点之间的虚拟距离、未被覆盖区域格点与节点的虚拟距离以及边界与节点间的虚拟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覆盖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虚拟距离算法通过对节点位置的控制更新有效提高了网络覆盖率,使节点得到优化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无线传感网络 虚拟距离算法 网格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虚拟补偿的DV-Hop定位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党宏社 刘勇 +1 位作者 苌瑶 黄梓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71-175,共5页
针对DV-Hop(Distance Vector-Hop)定位算法中的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的距离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降低了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虚拟补偿的DVHop定位算法.该算法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根据跳数对信标节点之间的距... 针对DV-Hop(Distance Vector-Hop)定位算法中的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的距离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降低了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虚拟补偿的DVHop定位算法.该算法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根据跳数对信标节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虚拟补偿;然后对与未知节点距离相等的多个信标节点求平均距离,从而使得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的距离更加接近实际距离.通过与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的性能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有效的提高了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DV-HOP定位算法 距离虚拟补偿 均值处理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气体容器物理爆炸计算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党文义 刘昌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压缩气体容器物理爆炸时,大部分系统能量转化为空气冲击波.在TNT当量模型中,采用Brode方程、等熵膨胀、等温膨胀和热力学有效性等方法计算压缩气体爆炸能;考虑非点源影响,使用"虚拟距离"计算冲击波超压强度,并与AICHE模型计... 压缩气体容器物理爆炸时,大部分系统能量转化为空气冲击波.在TNT当量模型中,采用Brode方程、等熵膨胀、等温膨胀和热力学有效性等方法计算压缩气体爆炸能;考虑非点源影响,使用"虚拟距离"计算冲击波超压强度,并与AICHE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热力学方法的"虚拟距离"TNT当量模型与AICHE模型计算的冲击波超压强度相近,热力学有效性方法的"虚拟距离"TNT当量模型和AICHE模型可较好地用于压力容器物理爆炸事故预测和安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气体 压力容器 物理爆炸 虚拟距离”TNT模型 AICH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网络中资源共享引力的拓扑优化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浩 张连明 贺文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现有对等网络拓扑优化算法大多基于理想的网络环境,缺乏对节点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综合考虑,给出一种对等网络中资源共享引力的拓扑优化算法.它通过节点共享的资源量、资源的真实性评价、资源需求度等内在因素和节点间虚拟距离的... 针对现有对等网络拓扑优化算法大多基于理想的网络环境,缺乏对节点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综合考虑,给出一种对等网络中资源共享引力的拓扑优化算法.它通过节点共享的资源量、资源的真实性评价、资源需求度等内在因素和节点间虚拟距离的外部环境来构建节点的资源共享引力,在此基础上对非结构化对等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拓扑优化算法能将资源共享引力低的节点排挤到网络边缘,降低其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并能有效地提高对等网络的资源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 共享引力 多维信任云 虚拟距离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知识搜寻的智能策略研究
5
作者 于海东 田启华 +2 位作者 张艳丽 刘芳 唐文惠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7-202,163,共7页
[目的/意义]科技协同需要通过社会网络来交流知识,引导科学研究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寻找知识扩散的规律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网络的节点关联度和位势导致节点间虚拟距离的产生,使得客观描述知识搜寻进程成为可能。现有的知识搜寻策略... [目的/意义]科技协同需要通过社会网络来交流知识,引导科学研究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寻找知识扩散的规律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网络的节点关联度和位势导致节点间虚拟距离的产生,使得客观描述知识搜寻进程成为可能。现有的知识搜寻策略不适合用于处理跨领域、多学科和多个复杂研制生产协作环节的科研协同,因为其忽略了由于知识相关性的动态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知识位势的动态可变性。[方法/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智能策略,首次考虑了社会网络节点知识特征判定的非结构化难题,分析不同主体的知识位势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和反馈过程,通过动态优化知识搜寻的进程,解决了知识位势的动态可变性对知识搜寻所带来的干扰。[结果/结论]与以往的静态策略相比,该研究同时考虑社会网络节点的相对虚拟距离和知识特征判定,为不确定条件下知识搜寻的智能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以利于知识搜寻进程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条件 知识搜寻 智能策略 虚拟距离 知识位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