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虚拟财产权强制执行研究
1
作者 王常阳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6,共13页
数字虚拟财产权是在数字网络虚拟环境中发挥基础设施功能的新兴财产权,实践中已经出现对此类财产权执行的需求,但能否及如何执行尚需探索。执行法上数字虚拟财产权的识别可借鉴实体法有价值性、虚拟性、有限支配性的特征标准,但应结合... 数字虚拟财产权是在数字网络虚拟环境中发挥基础设施功能的新兴财产权,实践中已经出现对此类财产权执行的需求,但能否及如何执行尚需探索。执行法上数字虚拟财产权的识别可借鉴实体法有价值性、虚拟性、有限支配性的特征标准,但应结合执行语境作以改造。数字虚拟财产权表现形式多样,如直播账号、网店、NFT数字资产等,其中虚拟货币等部分禁止融通财产不可执行,其余财产则在法律关系上有同质性,可归入统一程序法命题。从实体本质和程序实效两方面考虑,虚拟财产权的性质应采债权说。立足债权说,数字虚拟财产权执行可分为以平台为被执行人的非金钱债权执行和以用户为被执行人的金钱债权执行,后者整体上应参照对债权执行处理,并根据数字虚拟财产权继续性行为债权之性质进行局部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财产权 对债权的执行 债权说 债权收取权 数字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财产权债权说之坚持--兼论网络虚拟财产在我国民法典中的体系位置 被引量:108
2
作者 王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9,共9页
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和重要性提供了对其民事权利化的正当理由。司法实践中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纠纷进行利益协调的价值判断方法显示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纠纷的法律制度支持足够充分。网络虚拟财产权物权说和债权说的争议是与民法规则的... 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和重要性提供了对其民事权利化的正当理由。司法实践中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纠纷进行利益协调的价值判断方法显示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纠纷的法律制度支持足够充分。网络虚拟财产权物权说和债权说的争议是与民法规则的设计或适用不直接相关的纯粹民法学问题,且属于纯粹民法学问题中的解释选择问题。网络虚拟财产权债权说更易于与债权、物权的既有通说观点相协调,解释成本较低,网络虚拟财产权债权说还能就网络虚拟财产司法实践中安全保障义务的解释论的完善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我国民法典总则编应该将网络虚拟财产确定为民事权利的客体,民法典继承法编应该将网络虚拟财产明确规定为遗产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权 安全保障义务 物权说 债权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财产权利救济方式探微——以民事责任体系为论证进路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启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6,共8页
信息时代的到来早已预示着网络虚拟财产不可逆转的出现,但民法学界关于网络虚拟财产属性的争论却一直未曾停止。我国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网络虚拟财产用独立的条款进行规定,将其作为独立于物权... 信息时代的到来早已预示着网络虚拟财产不可逆转的出现,但民法学界关于网络虚拟财产属性的争论却一直未曾停止。我国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网络虚拟财产用独立的条款进行规定,将其作为独立于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之外的新型财产权利的立法选择,意味着网络虚拟财产权的规制需用新规则、新视角。网络虚拟财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财产权利,兼有物权和债权的属性,应当超越权利性质之争,从民事责任体系的视角去研究该权利的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权 民事责任体系 物权说 债权说 新型权利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财产权利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定位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国强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4,共8页
"网络虚拟财产"是用既有民法规则解释信息时代法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物"而使用的新名词,这些所谓的"物"的"所有"无法靠所有人自己对物本身进行标示符号来加以支配和占有。网络虚拟财产的... "网络虚拟财产"是用既有民法规则解释信息时代法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物"而使用的新名词,这些所谓的"物"的"所有"无法靠所有人自己对物本身进行标示符号来加以支配和占有。网络虚拟财产的支配权属性看似和实体财产毫无区别,实际在真实的法律关系上却是存在差别的。网络虚拟财产权在权利变动的公示方法、存续、占有权能方面不同于民法的物权。突破传统民法债权物权二分的体系逻辑来设计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的表达尤为重要,观察角度的转变是一个可行的路径。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民法制度的反思和重构是必要的,相比理论上所有权观念的更新,立法需要给新的理论解释预留更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权 财产 权利体系 债权物权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财产权的法律属性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建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14-115,共2页
本文从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出发,着重论证了网络虚拟财产权的法律属性,最终归宿和救济途径,目的在于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虚拟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模式,寻找能有效促进和保障我国网络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权 法律属性 民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财产”的物权保护 被引量:54
6
作者 邓佑文 李长江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物权客体对有体物的突破,反映了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物权客体扩大化的趋势,在“虚拟经济”支配“实物经济”的新经济时代,物权客体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近来,网络设计、运营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虚拟财产权”纠纷及诉讼的出现已凸显... 物权客体对有体物的突破,反映了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物权客体扩大化的趋势,在“虚拟经济”支配“实物经济”的新经济时代,物权客体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近来,网络设计、运营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虚拟财产权”纠纷及诉讼的出现已凸显了这一必要性。笔者正是从这些纠纷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入手,对物权客体的范畴进行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剖析和拓展,论证了“虚拟财产”的“物”性(财产性)和对其进行物权保护的必要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建构提出了若干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权 无体物 抽象物 虚拟 物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NFT映射权之构建 被引量:18
7
作者 马治国 王雪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75,共14页
非同质化通证(NFT)有望成为元宇宙与现实世界最有价值的经济流通连接器。NFT在虚拟现实世界的转移并生成对应财产称为映射行为,亟须构建数字法制促进NFT映射合法合规。债权履行、物权变动、知识产权转移、数据可携带权无法规制NFT映射行... 非同质化通证(NFT)有望成为元宇宙与现实世界最有价值的经济流通连接器。NFT在虚拟现实世界的转移并生成对应财产称为映射行为,亟须构建数字法制促进NFT映射合法合规。债权履行、物权变动、知识产权转移、数据可携带权无法规制NFT映射行为,鉴于此,探索信息产权视阈下依照新型网络虚拟财产权说构建“新兴”权利——NFT映射权。映射权构建路径应明确主体、客体、权利内容及权利保护等,任何人均可成为映射权主体;参与映射及映射完成的NFT属于映射权客体;映射权规制元宇宙内NFT区块链间跨链映射、NFT从元宇宙映射到现实世界、实体资产从现实世界映射成元宇宙内NFT,并规范生成、读取、保有、存储、处分、修改、备份NFT财产转移的数据和信息记录等行为;映射权的保护可通过民事、刑事及行政法律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区块链 数字作品 非同质化通证 映射权 信息产权 新型网络虚拟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