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图像视觉诱发电位用于客观评定单眼屈光不正视觉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郝虹霞 陈捷敏 +5 位作者 王荣荣 俞晓英 王萌 周智露 盛延良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研究单眼不同程度视觉损伤情况下,双眼同时刺激与单眼刺激时虚拟现实-图像视觉诱发电位(virtual reality-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VR-PVEP)P100波形的特点。方法选取视力正常(采用小数记录法,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的... 目的研究单眼不同程度视觉损伤情况下,双眼同时刺激与单眼刺激时虚拟现实-图像视觉诱发电位(virtual reality-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VR-PVEP)P100波形的特点。方法选取视力正常(采用小数记录法,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的青年志愿者55名,使用插片法模拟单眼屈光不正视觉损伤,分别使单眼近视力与远视力之和≤0.2(A组,即重度视觉损伤)、0.2<近视力与远视力之和<0.8(B组,即中度视觉损伤)、近视力与远视力之和≥0.8(C组,即轻度视觉损伤)。同时,将双眼正常视力设为对照组。在16×16、24×24、32×32、64×644种空间频率下对单眼和双眼同时刺激所测得的VR-PVEPP100峰时进行比较。结果A组中视觉损伤眼与双眼同时视测得的P100峰时在24×24、32×32和64×64空间频率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损伤眼与健眼测得的P100峰时在64×64空间频率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视觉损伤眼与双眼同时视测得的P100峰时在16×16、24×24和64×64空间频率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损伤眼与健眼测得的P100峰时在64×64空间频率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视觉损伤眼与双眼同时视测得的P100峰时在全空间频率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单眼视与双眼同时视测得的P100峰时在全空间频率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PVEP可用于对单眼中、重度视觉损伤者进行视力评估,能够反映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眼的视力损伤程度,在视觉功能客观评定及法医临床鉴定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视觉 屈光不正 视力障碍 虚拟现实-图像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图像视诱发电位在法医学视力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唐威仪 陈捷敏 +7 位作者 王荣荣 檀思蕾 刘冬梅 俞晓英 李慧华 张群峰 盛延良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更切合法医临床视力评定应用需求的视诱发电位检查设备和方法。方法选取志愿受试者34例(68眼),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为20~40岁。采用插片法在受试者被检眼前放置试验透镜以诱导屈光性近视,调节受试眼屈光镜片度数,使... 目的探索一种更切合法医临床视力评定应用需求的视诱发电位检查设备和方法。方法选取志愿受试者34例(68眼),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为20~40岁。采用插片法在受试者被检眼前放置试验透镜以诱导屈光性近视,调节受试眼屈光镜片度数,使受试者一眼视力水平在0.8以上,另一眼视力达中度损害水平(0.1≤视力<0.3),在虚拟现实技术图像视诱发电位(virtual reality-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VR-PVEP)的双眼同时不同步刺激模式(以下简称“双眼模式”)与单眼分别刺激模式(以下简称“单眼模式”)下进行检测,并在8×8、16×16、24×24、32×324种空间频率下对两种模式受试者PVEP的振幅进行比较。结果8×8空间频率下单眼模式与双眼模式P100波的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6、24×24、32×32空间频率下单眼模式与双眼模式P100波的振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一眼在单眼模式下的振幅高于双眼模式下的振幅。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空间频率下单眼模式P100波振幅和双眼模式P100波振幅均呈中度相关。结论VR-PVEP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有助于克服受试者注视不良的干扰,增加PVEP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并可有效缩短PVEP的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虚拟现实 图像诱发电位 视力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的双眼异频编码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培帅 柯余峰 +1 位作者 杜佳乐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6-273,共8页
近年来研究者们将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脑-机接口(BCI)系统与增强现实(AR)技术相结合,以提升BCI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携性,但基于传统SSVEP范式的AR-BCI普遍性能偏低。本研究利用AR设备对双眼分别进行投影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眼异... 近年来研究者们将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脑-机接口(BCI)系统与增强现实(AR)技术相结合,以提升BCI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携性,但基于传统SSVEP范式的AR-BCI普遍性能偏低。本研究利用AR设备对双眼分别进行投影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眼异频编码SSVEP范式,通过对左、右眼分别进行不同频率的编码提高SSVEP编码的信息量。共采集了14名被试的数据,采用任务相关成分分析(TRCA)算法进行SSVEP识别,对比双眼异频编码和双眼同频编码SSVEP范式在AR环境下的性能,分析两种编码下SSVEP的频域特征、信噪比和功率谱熵。双眼异频编码采用1、2、3 s脑电数据的平均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0.9%、93.9%和95.0%,双眼同频编码采用1、2、3 s脑电数据的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1.1%、87.8%和90.2%。当时间长度小于等于1 s时双眼异频编码刺激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双眼同频编码刺激(0.5 s:t(13)=4.562,P<0.01,Cohen′s d=1.219;1 s:t(13)=2.737,P<0.05,Cohen′s d=0.732)。特征分析发现,双眼异频编码SSVEP的信噪比虽然没有优势(t(13)=-1.014,P>0.05,Cohen′s d=-0.271),但其功率谱熵显著高于双眼同频编码(t(13)=-2.968,P<0.05,Cohen′s d=-0.793)。本研究表明,与传统双眼同频编码SSVEP范式相比,采用双眼异频编码能够提高AR-BCI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接口 增强现实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环境下基于红外光谱的多特征纹理图像视觉传达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晨海 陈澳 王康乐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采用当前方法对纹理图像进行视觉传达时,由于未能使用LBG向量量化方法增强图像像素信息,导致视觉传达过程中存在传达性能低、效果差的问题,因此,针对虚拟现实环境下基于红外光谱的多特征纹理图像视觉传达方法展开研究。该方法依据虚拟... 采用当前方法对纹理图像进行视觉传达时,由于未能使用LBG向量量化方法增强图像像素信息,导致视觉传达过程中存在传达性能低、效果差的问题,因此,针对虚拟现实环境下基于红外光谱的多特征纹理图像视觉传达方法展开研究。该方法依据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一个虚拟现实环境,将图像映射至该环境中,完成图像的红外光谱以及空间尺度特征的提取;对图像特征进行聚类处理,通过层次分析法增强图像信息;基于量化融合法完成特征点匹配,取得最终视觉传达图像,完成视觉传达。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图像视觉传达时,传达图像与原始图像相似程度较高,传达性能高,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环境 红外光谱 多特征纹理图像 视觉传达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室内空间视觉合理性评估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迟海娇 逄建斌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4期174-178,共5页
传统系统评估视觉合理性时,对空间细节内容的识别不够准确,导致评估精度较差。为此,提出基于虚拟现实的室内空间视觉合理性评估系统设计。硬件设计方面,设计NE5532室内空间探测器,采集高精度室内空间图像;软件设计方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传统系统评估视觉合理性时,对空间细节内容的识别不够准确,导致评估精度较差。为此,提出基于虚拟现实的室内空间视觉合理性评估系统设计。硬件设计方面,设计NE5532室内空间探测器,采集高精度室内空间图像;软件设计方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加图像细节观测程度,并对图像进行分割,引入最小二乘法,判断单元图像的视觉合理性,完成评估系统设计。利用此系统与两种传统系统进行对比实验,改变评估面积和迭代数量2个参数,结果表明,此系统评估精度高于两种传统系统,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间 视觉合理性评估 虚拟现实技术 系统设计 图像采集 图像分割 实验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城市河道景观视觉感知研究
6
作者 罗俊杰 雷泽鑫 +1 位作者 孔欣雅 徐文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视觉感知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方向之一。城市河道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视觉感知研究有利于揭示河道景观特征与公众感知之间的关系。目前,大数据、深度学习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成环境视觉感知研究提供了技... 视觉感知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方向之一。城市河道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视觉感知研究有利于揭示河道景观特征与公众感知之间的关系。目前,大数据、深度学习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成环境视觉感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河道景观视觉特征分析方法,以实现对大尺度河道景观灵活且高效的视觉评价。以伦敦泰晤士河为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水面视角的全景图像进行像素级语义分割,实现多种景观要素的识别与量化分析。同时,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获取受试者对城市河道景观的主观视觉感知评价,并进行总体比较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探讨客观视觉分析与主观视觉感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影响主观视觉感知的客观环境因素。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定性分析的不足,可为城市河道环境评价和优化提升提供依据,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河道景观 图像语义分割 虚拟现实 随机森林 视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视觉激励的SSVEP系统性能提升
7
作者 宋浩 毛晓前 李诚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454-9462,共9页
目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限制BCI实际应用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视觉激励源。且多数SSVEP脑机接口... 目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限制BCI实际应用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视觉激励源。且多数SSVEP脑机接口系统依赖显示器,不便于携带,限制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VR眼镜不仅能够提供真实立体的激励源,且是可穿戴的便携设备,能够脱离显示器而独立存在,因此对BCI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现引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来呈现VR-SSVEP视觉激励,实现SSVEP视觉激励的3D化,使被试能够更加沉浸地融入脑机交互中。比较了基于VR-SSVEP的3D和2D视觉激励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VR下的3D视觉激励相较于2D视觉激励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平均准确率可达90.10%,相较于2D视觉激励提高了7.08%;当刺激时间为2 s时,可以获得较好的信息传输速率性能。本研究验证了3D视觉激励能够有效地提升SSVEP的识别性能,表明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VR设备在SSVEP范式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虚拟现实 3D视觉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发展趋势展望 被引量:34
8
作者 谢晶妮 张茂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19,共3页
分析了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3大障碍,进而提出虚拟现实发展的一大趋势,即“虚实结合”。文中讨论了虚实结合的概念、意义以及基本技术思路。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图像渲染 虚实结合 计算机图形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lolens的增强现实脑-机接口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力新 张裕坤 +3 位作者 柯余峰 杜佳乐 许敏鹏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8,共8页
当前脑-机接口(BCI)发展迅速,但高性能无创BCI往往需要借助显示设备诱发特定脑电信号,其中最常用的为计算机屏幕,因其难以实现可穿戴而限制BCI的便携性。将增强现实技术(AR)与BCI相结合形成AR-BCI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BCI的实用性。然... 当前脑-机接口(BCI)发展迅速,但高性能无创BCI往往需要借助显示设备诱发特定脑电信号,其中最常用的为计算机屏幕,因其难以实现可穿戴而限制BCI的便携性。将增强现实技术(AR)与BCI相结合形成AR-BCI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BCI的实用性。然而已有AR-BCI研究仅有少量报道,且识别正确率与速度均有待提升。通过采用微软的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Hololens作为显示设备,实现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AR-BCI,通过Hololens设备产生视觉刺激诱发八种频率的SSVEP信号,分别开展在线与离线实验,并与基于计算机屏幕的刺激进行比较。参与实验的12名被试成功在增强现实环境中诱发出明显的SSVEP信号,利用1和2 s长的EEG信号分别实现平均88.67%和98.6%的在线识别正确率。该研究表明,AR-BCI有望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可穿戴的便携化高性能控制型BCI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接口 增强现实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虚拟浏览中的视觉一致性的视图分段插值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亚波 陈定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0-403,共4页
提出了视图分段插值方法 ,对视景框中实际相机获得的照片进行分段插补得出虚拟照片 ,实际照片与虚拟照片相融合形成虚拟场景。实验表明视图分段插值方法在保证视景框中的场景满足视觉一致性的前提下 ,显著提高了实时渲染的效率。采用双... 提出了视图分段插值方法 ,对视景框中实际相机获得的照片进行分段插补得出虚拟照片 ,实际照片与虚拟照片相融合形成虚拟场景。实验表明视图分段插值方法在保证视景框中的场景满足视觉一致性的前提下 ,显著提高了实时渲染的效率。采用双缓存机制实现了基于图像的机械设备虚拟浏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游览 视觉一致性 视图分段插值方法 图像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中的三维建模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典华 蔡勇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3期82-82,共1页
虚拟现实中的三维建模分为数据建模和过程建模。数据建模包括连续建模、离散建模。过程建模包括分形建模、图像建模、图形建模、几何建模、混合建模。图像建模有基于立体视觉的视图合成、视图插值、图像拼合、分层表示、全视函数等方法... 虚拟现实中的三维建模分为数据建模和过程建模。数据建模包括连续建模、离散建模。过程建模包括分形建模、图像建模、图形建模、几何建模、混合建模。图像建模有基于立体视觉的视图合成、视图插值、图像拼合、分层表示、全视函数等方法。几何建模含层次和属主建模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技术 虚拟现实 过程建模 数据建模 图像建模 几何建模 分形建模 图形建模 视图合成 立体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环境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孔丽文 薛召军 +4 位作者 陈龙 何峰 綦宏志 万柏坤 明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将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相结合构成基于虚拟现实的脑-机接口(BCI-VR)新技术是最近在多媒体和娱乐领域出现的一种BCI应用新模式。BCI-VR兼取两者优势互补,同时又相互促进创新,显... 将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相结合构成基于虚拟现实的脑-机接口(BCI-VR)新技术是最近在多媒体和娱乐领域出现的一种BCI应用新模式。BCI-VR兼取两者优势互补,同时又相互促进创新,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从BCI-VR系统基本构成、BCI对VR控制和VR对BCI影响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近年来BCI-VR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和成就,并根据作者体会小结了目前存在的难点与未来的可能发展动向,以与读者交流、共同促进BCI-VR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接口 虚拟现实环境 视觉刺激 反馈 想象动作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方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永刚 《航空兵器》 1995年第3期1-3,45,共4页
介绍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和定义,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并且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当前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视觉 听觉 触觉 可视图像
全文增补中
摄像机图像序列的全景图拼接 被引量:48
14
作者 漆驰 刘强 孙家广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05-609,共5页
全景图是虚拟现实和计算机视觉中一种重要的场景表示方法 .通常获得高质量的全景图需要使用昂贵的专用设备 ,而且拍摄时需要精确地校准摄像机 .从普通摄像机图像拼接是获得全景图的一种低成本而且比较灵活的方法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摄像... 全景图是虚拟现实和计算机视觉中一种重要的场景表示方法 .通常获得高质量的全景图需要使用昂贵的专用设备 ,而且拍摄时需要精确地校准摄像机 .从普通摄像机图像拼接是获得全景图的一种低成本而且比较灵活的方法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摄像机图像拼接算法 ,利用摄像机绕垂直轴旋转 36 0°依次拍摄的照片序列 ,拼接圆柱面全景图 .该算法不要求校准摄像机 ,对相邻帧之间摄像机的转角也没有严格的限制 ,而且不受帧间光照强度剧烈变化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计算机视觉 摄像机定标 图像序列 全景图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建模技术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57
15
作者 刘钢 彭群生 鲍虎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7,共10页
基于图像建模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文中侧重从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角度对基于图像建模技术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典型的基于图像建模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加以... 基于图像建模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文中侧重从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角度对基于图像建模技术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典型的基于图像建模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分析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像建模 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机视觉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图像逆映射的搜索转移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杨 吴慧中 +1 位作者 肖甫 肖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3,共4页
图像逆映射是基于图像绘制技术的基础算法,但由于需要进行繁琐的参考域搜索过程,传统图像逆映射算法计算复杂度大、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快速图像逆映射算法——搜索转移算法。该算法从场景的极线几何性质出发,将大量匹配搜索过程从参... 图像逆映射是基于图像绘制技术的基础算法,但由于需要进行繁琐的参考域搜索过程,传统图像逆映射算法计算复杂度大、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快速图像逆映射算法——搜索转移算法。该算法从场景的极线几何性质出发,将大量匹配搜索过程从参考域转移到目的域中进行,由于在目的域只需进行简单的判断操作,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整体的匹配复杂度;同时,算法充分利用场景的空间连贯性,通过为目的域制定自适应的绘制顺序,有效地减小了实际需要搜索的步长。实验表明,搜索转移算法简单有效,能极大地降低搜索复杂度95%以上,提高计算效率1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计算机视觉 基于图像的绘制 搜索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虚拟实景空间的构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越 沈旭昆 赵沁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8-442,共5页
使用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构造虚拟实景空间是目前虚拟现实领域研究的热点 .如何扩大自由度是虚拟实景空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自由虚拟实景空间是能够自由操纵的虚拟实景空间 .提出同心球拼图的方法构造自由虚拟实景空间 ,能满足用户在... 使用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构造虚拟实景空间是目前虚拟现实领域研究的热点 .如何扩大自由度是虚拟实景空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自由虚拟实景空间是能够自由操纵的虚拟实景空间 .提出同心球拼图的方法构造自由虚拟实景空间 ,能满足用户在自由漫游时俯视和仰视的需要 .另外在自由虚拟实景空间中引入超链的思想 ,通过对虚拟空间中虚拟对象进行有效的组织 ,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空间操纵能力 .试验结果表明 ,用户在自由虚拟实景空间中能够自由地操纵虚拟空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虚拟现实 基于图像的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RGB图像的三维手势跟踪算法综述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继凯 李琦 +1 位作者 王月明 吕晓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4-187,共14页
鉴于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系统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系统的应用需要,三维手势跟踪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手势跟踪算法迅速发展,其中成... 鉴于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系统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系统的应用需要,三维手势跟踪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手势跟踪算法迅速发展,其中成本较低且较为普遍的单目RGB相机最具潜力,它是三维手势跟踪应用得以照进现实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成为了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为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手势跟踪算法的发展现状,辅助该领域的研究者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文中首先在与传统方法的对比中引出了基于单目RGB图像的三维手势跟踪算法,并将其分为判别法、生成法和混合法3类,概括了其相应的优缺点;其次讨论了RGB图像特点对三维手势跟踪的影响,并归纳了缓解图像深度模糊性的方法;然后根据分类着重分析了以RGB为输入数据的代表性算法,通过可视化的性能评估指标比较了相关算法的具体优势和不足;最后总结了当前三维手势跟踪算法面临的难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虚拟现实 RGB图像 三维手势跟踪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图像及显示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邹博超 刘越 郭玫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9-1597,共9页
视差立体显示因其能再现三维空间信息而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观看视差立体显示与观看真实场景的视觉机制是不一致的,将引起晶状体调节与双眼辐辏的冲突,进而引发视觉不适.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描述了调节辐辏功能的视觉机制;... 视差立体显示因其能再现三维空间信息而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观看视差立体显示与观看真实场景的视觉机制是不一致的,将引起晶状体调节与双眼辐辏的冲突,进而引发视觉不适.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描述了调节辐辏功能的视觉机制;然后分析了立体显示中调节辐辏冲突所引起的视觉异常现象及其测量方法;总结了立体图像舒适度预测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按照眼部、脑活动、自主神经系统3类测量方法对视疲劳客观评估的潜在指标进行了分类;最后讨论了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以及相关研究在虚拟现实头盔立体显示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立体图像 调节辐辏冲突 视觉舒适度 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控主被动协同刺激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龙飞 曹飞帆 +2 位作者 张鑫 梁仍昊 徐光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3,143,共5页
目的对脑控主被动协同刺激康复训练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索解决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主动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方法探索一种全新的脑控主被动协同刺激康复训练方法,集成了脑机接口、稳态运动视觉诱发电位、虚拟现实和下肢康复训练... 目的对脑控主被动协同刺激康复训练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索解决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主动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方法探索一种全新的脑控主被动协同刺激康复训练方法,集成了脑机接口、稳态运动视觉诱发电位、虚拟现实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等技术,通过视觉刺激效果和被动训练作用于患者中枢神经,形成信息传递的闭环回路,实现运动神经通道的协同刺激,并搭建了脑控主被动协同刺激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结果所有被试者都在本系统的辅助下顺利完成了实验,检测程序在信息传输率为6.82~16.11bits/min时,系统检测的准确度为76.7%~96.7%,系统识别被试者运动意图的平均时间为6.01s,平均识别率为82.8%。结论本系统通过脑控主被动协同训练,提高了患者的训练效率和积极主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运动视觉诱发电位 虚拟现实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