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主体性与虚拟物质性:论数字人形象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莹 梁雪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49-58,170,共11页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数字人形象的急速迭代。以精致与赛博朋克为风格特征的数字人形象与自然人在融媒介中互相凝视,互融互动,打破了“人—物”的区隔,构建了虚拟的具身性感知,获得了介入现实的能力。历经附魅、祛魅和返魅的进化过...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数字人形象的急速迭代。以精致与赛博朋克为风格特征的数字人形象与自然人在融媒介中互相凝视,互融互动,打破了“人—物”的区隔,构建了虚拟的具身性感知,获得了介入现实的能力。历经附魅、祛魅和返魅的进化过程,数字人构建出数字世界的虚拟主体性,建立了虚拟物质性。数字人形象重塑了当代人的基本经验与感知模式,带来了泛美学的审美经验,影响了当代中西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图像 数字人 虚拟物质性 虚拟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数字图像的时空经验再生产及其美学意义
2
作者 王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4,171,172,共11页
时空经验作为审美感知的基石,自20世纪中叶以来成为图像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当下,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的数字图像重塑了时空经验,进而全面冲击着当代美学的基本范式。人机耦合的数字图像以虚拟物质性为基本存在方式,在现实空间与数字虚... 时空经验作为审美感知的基石,自20世纪中叶以来成为图像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当下,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的数字图像重塑了时空经验,进而全面冲击着当代美学的基本范式。人机耦合的数字图像以虚拟物质性为基本存在方式,在现实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的交织中实时生成、实时更新。数字图像呈现于发光的屏幕时,历时的时间流动凝结为静止,瞬间表征着事件,过去与现在同时呈现。数字图像所蕴含的空间经验由此虚拟为时间经验,虚拟的世界表征于屏幕。感知数字图像呈现出界面隔断、表象悬置、意向性充盈等三种特征。数字图像时代,人机耦合的具身性感知将成为基本感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数字图像 时空经验 虚拟物质性 媒介 感知 人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