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DQ电流解耦控制的电流内环动态响应速度,增加算法控制精度,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为目标,首先,建立整流器DQ电流解耦控制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单相系统坐标变换需要构造虚拟正交分量问题,分析了传统的四...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DQ电流解耦控制的电流内环动态响应速度,增加算法控制精度,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为目标,首先,建立整流器DQ电流解耦控制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单相系统坐标变换需要构造虚拟正交分量问题,分析了传统的四分之一周期延时算法与2阶广义积分(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算法,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信号反馈(virtual signal feedback,VSF)的DQ电流解耦控制算法,并给出了电感参数灵敏度分析。然后,为消除电感不匹配对功率因数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q轴电流偏移的电感误差在线补偿算法。最后,对所提出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同时与传统的延时算法和SOGI算法作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以及有效性。展开更多
鉴于传统径基函数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简称RBFN)构造策略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简称PLS)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s)的RBFN构造策略和一种更有效的径基宽度取值方法.在这...鉴于传统径基函数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简称RBFN)构造策略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简称PLS)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s)的RBFN构造策略和一种更有效的径基宽度取值方法.在这个集成构造策略中,PLS克服了K-Means算法求取径基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弊病,并使合成径基比由正交算法获取的径基更具代表性;而所提出的径基宽度取值方法和GAs则为网络性能和结构的实质性改善与优化提供了保障.实验证实了基于PLS和GAs的RBFN构造策略及所提出的径基宽度取值方法的优越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展开更多
文摘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DQ电流解耦控制的电流内环动态响应速度,增加算法控制精度,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为目标,首先,建立整流器DQ电流解耦控制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单相系统坐标变换需要构造虚拟正交分量问题,分析了传统的四分之一周期延时算法与2阶广义积分(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算法,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信号反馈(virtual signal feedback,VSF)的DQ电流解耦控制算法,并给出了电感参数灵敏度分析。然后,为消除电感不匹配对功率因数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q轴电流偏移的电感误差在线补偿算法。最后,对所提出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同时与传统的延时算法和SOGI算法作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以及有效性。
文摘鉴于传统径基函数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简称RBFN)构造策略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简称PLS)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s)的RBFN构造策略和一种更有效的径基宽度取值方法.在这个集成构造策略中,PLS克服了K-Means算法求取径基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弊病,并使合成径基比由正交算法获取的径基更具代表性;而所提出的径基宽度取值方法和GAs则为网络性能和结构的实质性改善与优化提供了保障.实验证实了基于PLS和GAs的RBFN构造策略及所提出的径基宽度取值方法的优越性、可靠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