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教研室助推教师自主发展:逻辑向路、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9,共6页
教师发展是为促进教师个体生命成长和专业成长、超越自我与不断精进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为推进传统教研室的转型升级,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成为连接“数智技术”“教师发展”两个具有时代... 教师发展是为促进教师个体生命成长和专业成长、超越自我与不断精进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为推进传统教研室的转型升级,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成为连接“数智技术”“教师发展”两个具有时代特征与生长向度的“关键力量”。虚拟教研室与教师发展的逻辑“耦合”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增力,赋能教师自主发展。在技术重塑教研室新的生态背景下,教师将面临教学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自主性驱动、评价改革引领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需要从精神、物质、机制、评价层面,聚焦理念、知识、制度、评价改革等要素,探索助推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路向,为实现高质量教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教师自主发展 逻辑“耦合”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教研室开展智慧教研的价值、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宇 张衍伟 +1 位作者 李高建 尹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步入数字教育时代,以虚拟教研室为服务平台,智慧教研为核心驱动的新质教育形态受到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以虚拟教研室的构成要素、功能模块为内涵和技术基础,并从教师与教育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基于虚拟教研室的智慧教研的价值意蕴,同时... 步入数字教育时代,以虚拟教研室为服务平台,智慧教研为核心驱动的新质教育形态受到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以虚拟教研室的构成要素、功能模块为内涵和技术基础,并从教师与教育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基于虚拟教研室的智慧教研的价值意蕴,同时解析了从技术瓶颈、教师接受度以及资源投入和管理等方面所带来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基于虚拟教研室的智慧教研的实施路径,包括虚拟教研室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的改善、教师培训和支持以及教研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智慧教研 教研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赋能“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向度与建构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茂勇 徐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2,共9页
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具有赋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价值,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的关键着力点。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虚拟教研室的实际运作和效能提升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 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具有赋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价值,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的关键着力点。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虚拟教研室的实际运作和效能提升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使其成为助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新思路和新范式。基于共同体建构的理论视角,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在内部结构上涵盖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资源共同体以及技术共同体四大核心要素。虚拟教研室从价值联结、工具赋能、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等四个方面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共同体治理结构的革新,彰显了其赋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价值向度。为了充分发挥虚拟教研室的作用,高职院校需从多元主体的价值缔约与愿景引领、共生治理的制度重塑与流程再造、产教融合的场域转换与多维赋能、教师成长资源的数字公共能量场供给、教育情境的深度沉浸式场景建构等方面整体设计虚拟教研室的建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虚拟教研室 “双师型”教师 虚拟共同体 AI赋能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与新农科融合背景下农机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究
4
作者 施印炎 汪小旵 +2 位作者 郑恩来 於海明 安秋 《农业工程》 2025年第7期133-136,共4页
在新工科与新农科融合背景下,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农机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为探究对象,分析农机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关键要素,提出建设虚拟教研室的具体路径。路径包含5个方面,分别是明确建设目标和顶层规划,搭建平台-组... 在新工科与新农科融合背景下,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农机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为探究对象,分析农机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关键要素,提出建设虚拟教研室的具体路径。路径包含5个方面,分别是明确建设目标和顶层规划,搭建平台-组织-资源-协同互动的平台管理体系,基于交叉融合理念组建优质师资团队,丰富教研内容、方法及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和持续改进方案。对农机专业虚拟教研室进行分析得出,其建设特色与优势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教研模式及完善改进更新机制。农机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为推动教研高素质、高水平发展,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教育出版精准营销应用实践
5
作者 金聪颖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36,共4页
在智能技术驱动的媒体融合进程中,教育出版行业面临知识生产与传播模式的结构性变革。以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为研究场景,系统分析教育出版企业构建的虚拟教研室+精准营销融合模式。研究发现:虚拟教研室通过名师引领、平台支撑、共... 在智能技术驱动的媒体融合进程中,教育出版行业面临知识生产与传播模式的结构性变革。以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为研究场景,系统分析教育出版企业构建的虚拟教研室+精准营销融合模式。研究发现:虚拟教研室通过名师引领、平台支撑、共建共享等七大特征,形成教材推广与教学服务协同发展的模式,但在实践中仍面临教研活动内容单一化、社群互动效能不足、教学资源开发碎片化等显著问题。基于融合文化理论视角,提出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教研服务生态,创新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培育教师社群文化,强化大数据技术支撑的学科共同体平台建设,为教育出版行业从内容供给向教育服务生态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转型升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出版 虚拟教研室 社群营销 融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的微生物学开放性课程资源的重构
6
作者 王茹 刘秋 +2 位作者 陈超 袁传军 于基成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为满足高校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激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力,基于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通过组建多维协同的教学团队,创新教研新模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平台的教学资源、教学研究和成果共享三个中心,构建“基础知识”... 为满足高校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激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力,基于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通过组建多维协同的教学团队,创新教研新模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平台的教学资源、教学研究和成果共享三个中心,构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课程思政”“实践观摩”“创新训练”“自我评价”六个开放性课程资源模块;并结合虚拟教研室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发挥多维协同的教研和管理优势,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融入课程资源建设,以期为高等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 开放性 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资源重构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背景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
7
作者 季桉宁 刘子炀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数智化转型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教学资源整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提出通过构建数智化虚拟教研平台、创新双师型教师队...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数智化转型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教学资源整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提出通过构建数智化虚拟教研平台、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建设数智化实践教学基地三个维度的建设策略,旨在推进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交通管理人才提供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交通管理工程 虚拟教研室 双师型教师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0
8
作者 曹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高校虚拟教研室作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方兴未艾,其本质内涵与内在逻辑机理有待挖掘,方能突破当前简单沿袭或模仿的实践模式而建构高校教研自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体系。经学理分析容易发现,大学教学学术,是教学与研究的有... 高校虚拟教研室作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方兴未艾,其本质内涵与内在逻辑机理有待挖掘,方能突破当前简单沿袭或模仿的实践模式而建构高校教研自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体系。经学理分析容易发现,大学教学学术,是教学与研究的有机融合,是大学教研的完美境界,是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理论框架。在这一理论框架之下,虚拟教研室作为一种高校教研组织的新形态,其背后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的高教新教改、新形态和新质量的内在要求,其实践路向是研究驱动、技术赋能的高质量教学,具体包括:研究驱动循证教学、技术赋能高校新教改、数字测评打造质量文化、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数据智慧、成果导向增进社区粘性等五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本科教学 教学学术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共长:虚拟教研室教师共同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挺 李素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79,91,共8页
作为“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创新形式的虚拟教研室,其功能发挥取决于通过成员的积极互动结成教研与发展的教师共同体。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审视,虚拟教研室的互赖结构包括目标、行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和结果五个要素,以及负责人... 作为“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创新形式的虚拟教研室,其功能发挥取决于通过成员的积极互动结成教研与发展的教师共同体。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审视,虚拟教研室的互赖结构包括目标、行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和结果五个要素,以及负责人、载体、制度和经费四个支持条件。当前虚拟教研室建设存在目标不统一引发消极互赖的个体竞争、互动沟通交流缺位引发无互赖的个体单干等内部阻因和负责人履职不到位导致示范引领作用不足、制度不完善导致成员动力不足等外部阻因。统一目标的构建、互动与沟通的加强、负责人示范引领作用的强化和制度与经费支持的完善是促进虚拟教研室教师共同体共生共长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教师共同体 社会互赖理论 共生共长 基层教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校图书馆的“中央厨房”式虚拟教研室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清玉 梁美宏 刘宇琳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3,共9页
虚拟教研室作为开放科学环境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带来高校教学科研模式的变革。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支撑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运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拓展。文章基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与空间,探讨虚拟... 虚拟教研室作为开放科学环境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带来高校教学科研模式的变革。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支撑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运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拓展。文章基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与空间,探讨虚拟教研室构建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定位及功能设置,提出建设基于高校图书馆的具备融合开放互联、虚实融通、资源共享特点的“中央厨房”式虚拟教研室,在助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创新、促进教学模式变革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提升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虚拟教研室 中央厨房 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学建设重点与路径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宁波 杨佳利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7期173-175,共3页
随着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加速信息化改革,“智能+”时代下探索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高质量发展应时而生。本文聚焦建设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现实需求,探讨了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学建设的重点,包括平台建设、... 随着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加速信息化改革,“智能+”时代下探索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高质量发展应时而生。本文聚焦建设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现实需求,探讨了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学建设的重点,包括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及团队建设,提出了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实现农业经济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高质量发展,为农业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学 虚拟教研室 建设重点 路径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以宿迁学院为例
12
作者 张肖肖 唐友亮 +1 位作者 孙肖霞 丁家伟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7期174-177,194,共5页
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是全面提升基层教学组织整体水平的有力支撑,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更多的教学研究资源。基于此,文章以由宿迁学院牵头组建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为研究对象,对其建设... 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是全面提升基层教学组织整体水平的有力支撑,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更多的教学研究资源。基于此,文章以由宿迁学院牵头组建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为研究对象,对其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将知识共同体理论融入教研室架构中,从多维度调控把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虚拟教研室的应用,可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整合各高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培育水平和在整个地区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教学组织 虚拟教研室 专业建设与管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协同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
13
作者 才燕 宁崴 +2 位作者 殷佳慧 孙晓刚 姜大崴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191-193,共3页
基于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结合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利用现有课程组(群)虚拟教研室平台,探索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完成专业课程教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意义重大。本研究结合校、省级优质在线... 基于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结合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利用现有课程组(群)虚拟教研室平台,探索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完成专业课程教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意义重大。本研究结合校、省级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借助虚拟教研室活动与资源平台,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框架,衔接对口虚拟教研室共享资源,整合资源,打造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教研模式。通过同学科高水平院校的引领,发挥不同院校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探索协同教研模式对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和优质资源共享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风景园林专业 协同教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期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怀金 谢泉峰 董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151,共7页
数字化转型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虚拟教研室是传统教研室在数字化转型期开展协同教研的新形态,建设虚拟教研室是基层教研组织转型的现实选择。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分析虚拟教研室建设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探讨虚... 数字化转型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虚拟教研室是传统教研室在数字化转型期开展协同教研的新形态,建设虚拟教研室是基层教研组织转型的现实选择。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分析虚拟教研室建设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探讨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以期为高校虚拟教研室的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传统惯性的教研理念,制约虚拟教研室功能守正创新;结构单一的管理模式,影响虚拟教研室资源共建共享;因循的运行机制,妨碍虚拟教研室建设与时俱进。提出以重构建设理念、优化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等建设虚拟教研室的突围路径,保障虚拟教研室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虚拟教研室建设 现实困境 突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赋能“强师计划”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蒋培杰 冯子容 阮晓萌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3-56,共4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强师计划”是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虚拟教研室可实现跨时空、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合作交流,建立资源管理共享新平台,创新区域协同育人新机制,构造合作教研...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强师计划”是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虚拟教研室可实现跨时空、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合作交流,建立资源管理共享新平台,创新区域协同育人新机制,构造合作教研共同体,开辟教师成长新基地。虚拟教研室赋能“强师计划”通过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强化基层教学组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完善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来推进教育公平,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监督教学研究质量,助力农村教育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强师计划 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 乡村教育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内涵、挑战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雪 张家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9-13,共5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校虚拟教研室作为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的全面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学支持组织,具有数字化的教研平台、开放化的教研空间、多样化的教研互动、民主化的教研文化等时代特...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校虚拟教研室作为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的全面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学支持组织,具有数字化的教研平台、开放化的教研空间、多样化的教研互动、民主化的教研文化等时代特点。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虚拟教研室已成为焕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新活力的突破口、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催化剂、引领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成长的重要抓手。当前,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存在虚拟教研资源开发相对欠缺、虚拟教研模式运用存在不足、虚拟教研管理机制建设尚需优化、虚拟教研平台教学赋能薄弱等问题。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可以系统推进教研资源的有效供给,多管齐下推动虚拟教研方式的互动优化,机制创新优化组织的服务管理,科教融汇助力教研平台的赋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虚拟教研室 数字化 教研资源 教研模式 教研管理机制 教研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 被引量:233
17
作者 曾建潮 吴淑琴 张春秀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69,共6页
虚拟教研室是在传统教研室式微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的探索,是高校教师教学学术需求日益凸显的产物。它与传统教研室、学术共同体及现有各种类型教研室同中有异,承担着教学学术研究、教学改革先行先试、教学理... 虚拟教研室是在传统教研室式微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的探索,是高校教师教学学术需求日益凸显的产物。它与传统教研室、学术共同体及现有各种类型教研室同中有异,承担着教学学术研究、教学改革先行先试、教学理念技能示范推广、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等职能。虚拟教研室建设须遵循问题导向、交叉融合、前瞻研究和动态建设等原则,凸显其作为官办第三方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基层教研组织 高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的价值诉求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杰 吴兆明 +1 位作者 刘法虎 奚茂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74-79,87,共7页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建虚拟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新型教学组织建设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范式,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均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系统梳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现实需要,探讨高职院校...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建虚拟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新型教学组织建设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范式,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均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系统梳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现实需要,探讨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参与主体、角色定位、价值功能和运行保障,为高职院校组建与运行虚拟教研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教育数字化 高职院校 价值追求 运行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逻辑框架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8
19
作者 陈静 谢长法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59,73,共7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数字技术与虚拟教研室建设融合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文章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教研室合作式跨时空教学共同体的本质意蕴,在诠释虚拟... 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数字技术与虚拟教研室建设融合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文章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教研室合作式跨时空教学共同体的本质意蕴,在诠释虚拟教研室跨界学习、契约规制、优势互补等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起点逻辑、存在逻辑、成长逻辑和历史逻辑厘清数字化转型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价值旨归。据此,文章提出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推进路径,即在物质层上创设交往空间,建立数字画像;在行为层上建构关系网络,促成主体对话;在规范层上实施生态治理,优化空间生态;在精神层上强化包容信任,建立情感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虚拟教研室 共同体 逻辑框架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学国际特色项目虚拟教研室建设探讨——以南京审计大学ACCA虚拟教研室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军法 吴青川 李岩岩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6-50,124,共6页
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启了中国高校教研室发展历史上的新阶段,国际特色项目既要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求,又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做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南京审计大学ACC... 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启了中国高校教研室发展历史上的新阶段,国际特色项目既要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求,又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做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南京审计大学ACCA虚拟教研室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教研活动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在实务界和学术界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拓宽教研活动的国际空间,创新学生指导团队建设,重视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建设。国际特色项目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必将百花齐放,众彩纷呈,促进会计审计教育事业的质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学 国际化 虚拟教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