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情感计算的虚拟教师模型设计与应用优势
被引量:
22
1
作者
朱珂
张思妍
刘濛雨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5,共8页
虚拟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教师的教学功能,在虚拟教学情境下辅助教学。目前,虚拟教师的研究多集中于知识内容的交互,而情感交互领域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文章在利用情感计算技术对学习者情感进行识别、分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真实环境中的...
虚拟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教师的教学功能,在虚拟教学情境下辅助教学。目前,虚拟教师的研究多集中于知识内容的交互,而情感交互领域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文章在利用情感计算技术对学习者情感进行识别、分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真实环境中的教师特点,分析虚拟教师的情感表现,从面部表情、肢体姿势、声音、言语四方面设计虚拟教师行为表达模式,构建具有丰富情感表达的虚拟教师形象,制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从而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情感交互。文章结合应用案例讨论基于情感计算的虚拟教师的应用优势与价值,以期为虚拟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计算
虚拟教师
情感建模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学习空间中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小娟
付斯理
+2 位作者
张翼恒
巴深
邓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3年第5期99-108,共10页
网络学习空间中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学习者对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存在学习偏好,但现有研究在设计虚拟教师社会形象时较少考虑学习者对偏好的自主选择性和灵活可编辑性。为此,文章依托社会代理理论、具身认知理论...
网络学习空间中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学习者对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存在学习偏好,但现有研究在设计虚拟教师社会形象时较少考虑学习者对偏好的自主选择性和灵活可编辑性。为此,文章依托社会代理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情绪动机理论,提出了包含静态形象、动态形象、语音形象的虚拟教师社会形象设计框架。以此为指导,文章从社会形象环境、模型、数据库三个维度对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进行了系统性构建,并阐释了其在客户端的实现。之后,文章以小学视频课程学习为应用情境,分析了虚拟教师社会形象的偏好选择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文章提出的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设计框架和虚拟教师社会形象的系统性构建,对于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中在线教学方式的创变、人机共融的师生协同生态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师
社会形象设计
视频学习
网络学习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语音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教师——电话语音交流平台建设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霞
王海顺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6-57,共2页
介绍了主要网络语音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虚拟教师———电话语音交流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
ASR
TTS
语音浏览
语音接口框架
虚拟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中数学“虚拟教师”的编写原则
4
作者
张岩
齐龙新
《教师》
2010年第27期43-43,共1页
“虚”“实”互补教学法是我们在“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和打造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就是课堂教学中,由真实教师组织,“虚拟教师”辅助,两者形成一个指导共同体,在教学中相互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
“虚”“实”互补教学法是我们在“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和打造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就是课堂教学中,由真实教师组织,“虚拟教师”辅助,两者形成一个指导共同体,在教学中相互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把这个辅导教材命名为“虚拟教师”,其编写依据了以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师
编写原则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教师
组织
相互补充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思政课虚拟教师助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杨佳泰
喻莹
+2 位作者
蔡庆昱
芦展华
郑世珏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8期202-205,215,共5页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和前沿阵地,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时代也对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虚拟教师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
前沿阵地
互联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与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数字人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赵一鸣
郑乔治
沈校亮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6,共16页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be Studio软件设计虚拟数字人教学的视频材料,招募用户观看教学视频并测量用户的主观感受,对在线学习中虚拟教师授课的情境进行探究。[结果/结论]虚拟数字人的吸引力、拟人化特征通过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态度和学习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积极影响在线学习效果,拟人化到学习效果的中介路径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准社会互动对学习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对学习效果存在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数字人
虚拟
人
虚拟教师
学习效果
准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虚拟流动的概念特征、基本业态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立国
贺宝勋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3年第5期41-49,共9页
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将“互联网共享教师资源”视为与教师实体流动相对应的一种新型教师流动方式——教师虚拟流动,可理顺相关研究、政策与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消减现行教师流动遇到的阻力。为厘清“什么是教师虚拟流...
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将“互联网共享教师资源”视为与教师实体流动相对应的一种新型教师流动方式——教师虚拟流动,可理顺相关研究、政策与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消减现行教师流动遇到的阻力。为厘清“什么是教师虚拟流动”并解决“如何开展教师虚拟流动”的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教师虚拟流动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随后,文章从理论上解析了教师虚拟流动应具有校际协同的虚拟教学、虚拟教辅、虚拟教研和虚拟教管四种基本业态。最后,文章指出教师虚拟流动的实践应用要遵循“五通”实践原则,可采用“辅导型”、“教学型”两种基本实践模式。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教师流动向教师虚拟流动转型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师资的城乡一体化流动,进而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乃至教育公平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流动
教师
虚拟
流动
校际协同
“三个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虚拟实践社群的维持策略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殷航宇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2期60-62,共3页
教师虚拟实践社群构建之后,其持续发展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可以通过生成意见领袖、改善隐客现象、进行区域间协作以及建设在线和谐等维持策略促进其良性运作,推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
教师
虚拟
实践社群
社群维持
意见领袖
隐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教师角色特征对学习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
4
9
作者
刘兴波
董雪
+1 位作者
王广新
王宏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51,共7页
通过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模拟类学习资源是利用动画角色模拟学习情境中的对象,向学生传递知识,叙述事物发展规律。模拟型微课中的虚拟教师承担着沟通知识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职责。文章以"教师角色与场景体验—学习态度—学习绩效&qu...
通过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模拟类学习资源是利用动画角色模拟学习情境中的对象,向学生传递知识,叙述事物发展规律。模拟型微课中的虚拟教师承担着沟通知识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职责。文章以"教师角色与场景体验—学习态度—学习绩效"为研究模型,用实证法探究虚拟教师角色对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角色与场景体验对学习态度、学习绩效均有显著影响,而学习态度在教师角色体验和学习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教师角色的迷人性感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极为显著,教师角色的类人性感觉则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型微课
虚拟教师
角色
角色迷人性
角色类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教学系统中的情感模型及其交互学习环境设计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碧波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3期90-91,共2页
现有的智能教学系统中由于情感交流的不通畅,使得大部分智能教学系统中存在情感缺失、缺乏交互环境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系统本身做出理性和智能的行为能力。文章在基于情感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并分析智能教学系统中基于情...
现有的智能教学系统中由于情感交流的不通畅,使得大部分智能教学系统中存在情感缺失、缺乏交互环境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系统本身做出理性和智能的行为能力。文章在基于情感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并分析智能教学系统中基于情感的学生模型、教师模型、以及交互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学系统
虚拟
情感
教师
模型
情感学生模型
交互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情感计算的虚拟教师模型设计与应用优势
被引量:
22
1
作者
朱珂
张思妍
刘濛雨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5,共8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GA190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虚拟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教师的教学功能,在虚拟教学情境下辅助教学。目前,虚拟教师的研究多集中于知识内容的交互,而情感交互领域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文章在利用情感计算技术对学习者情感进行识别、分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真实环境中的教师特点,分析虚拟教师的情感表现,从面部表情、肢体姿势、声音、言语四方面设计虚拟教师行为表达模式,构建具有丰富情感表达的虚拟教师形象,制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从而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情感交互。文章结合应用案例讨论基于情感计算的虚拟教师的应用优势与价值,以期为虚拟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情感计算
虚拟教师
情感建模
人工智能
Keywords
affective computing
virtual teacher
emotion mod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学习空间中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小娟
付斯理
张翼恒
巴深
邓伟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3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融合多模态数据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交互行为识别及模式挖掘研究”(项目编号:62277021)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智能导师情绪线索对大学生在线学习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YJAZH067)
2021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A88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网络学习空间中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学习者对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存在学习偏好,但现有研究在设计虚拟教师社会形象时较少考虑学习者对偏好的自主选择性和灵活可编辑性。为此,文章依托社会代理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情绪动机理论,提出了包含静态形象、动态形象、语音形象的虚拟教师社会形象设计框架。以此为指导,文章从社会形象环境、模型、数据库三个维度对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进行了系统性构建,并阐释了其在客户端的实现。之后,文章以小学视频课程学习为应用情境,分析了虚拟教师社会形象的偏好选择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文章提出的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设计框架和虚拟教师社会形象的系统性构建,对于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中在线教学方式的创变、人机共融的师生协同生态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虚拟教师
社会形象设计
视频学习
网络学习空间
Keywords
virtual teacher
social image design
video learning
network learning space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语音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教师——电话语音交流平台建设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霞
王海顺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出处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6-57,共2页
文摘
介绍了主要网络语音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虚拟教师———电话语音交流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
ASR
TTS
语音浏览
语音接口框架
虚拟教师
Keywords
ASR
TTS
Voice Exploration
Speech Interface Framework
Virtual Teacher
分类号
C434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中数学“虚拟教师”的编写原则
4
作者
张岩
齐龙新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出处
《教师》
2010年第27期43-43,共1页
文摘
“虚”“实”互补教学法是我们在“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和打造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就是课堂教学中,由真实教师组织,“虚拟教师”辅助,两者形成一个指导共同体,在教学中相互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把这个辅导教材命名为“虚拟教师”,其编写依据了以下原则:
关键词
虚拟教师
编写原则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教师
组织
相互补充
自主学习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思政课虚拟教师助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杨佳泰
喻莹
蔡庆昱
芦展华
郑世珏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8期202-205,215,共5页
基金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2XY002)。
文摘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和前沿阵地,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时代也对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虚拟教师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
前沿阵地
互联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与进步
分类号
TP39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数字人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赵一鸣
郑乔治
沈校亮
机构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出处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6,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探寻式搜索过程中的路径识别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18741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搜索即学习’视角下的用户学习状态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项目编号:722741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编号:71921002)。
文摘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be Studio软件设计虚拟数字人教学的视频材料,招募用户观看教学视频并测量用户的主观感受,对在线学习中虚拟教师授课的情境进行探究。[结果/结论]虚拟数字人的吸引力、拟人化特征通过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态度和学习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积极影响在线学习效果,拟人化到学习效果的中介路径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准社会互动对学习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对学习效果存在负面作用。
关键词
虚拟
数字人
虚拟
人
虚拟教师
学习效果
准社会互动
Keywords
virtual digital human
virtual human
virtual teacher
learning performance
parasocial interaction
分类号
G252.0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虚拟流动的概念特征、基本业态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立国
贺宝勋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3年第5期41-49,共9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国家一般项目“互联网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师资城乡一体化流动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CA2100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将“互联网共享教师资源”视为与教师实体流动相对应的一种新型教师流动方式——教师虚拟流动,可理顺相关研究、政策与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消减现行教师流动遇到的阻力。为厘清“什么是教师虚拟流动”并解决“如何开展教师虚拟流动”的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教师虚拟流动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随后,文章从理论上解析了教师虚拟流动应具有校际协同的虚拟教学、虚拟教辅、虚拟教研和虚拟教管四种基本业态。最后,文章指出教师虚拟流动的实践应用要遵循“五通”实践原则,可采用“辅导型”、“教学型”两种基本实践模式。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教师流动向教师虚拟流动转型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师资的城乡一体化流动,进而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乃至教育公平的实现。
关键词
教师
流动
教师
虚拟
流动
校际协同
“三个课堂”
Keywords
teacher mobility
teacher virtual mobility
interschool coordination
“three-classrooms”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虚拟实践社群的维持策略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殷航宇
机构
渤海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2期60-62,共3页
文摘
教师虚拟实践社群构建之后,其持续发展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可以通过生成意见领袖、改善隐客现象、进行区域间协作以及建设在线和谐等维持策略促进其良性运作,推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
教师
虚拟
实践社群
社群维持
意见领袖
隐客
Keywords
Virtual Practicing Community of Teachers
Maintain the Community
Opinion Leader
Lurker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教师角色特征对学习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
4
9
作者
刘兴波
董雪
王广新
王宏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51,共7页
文摘
通过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模拟类学习资源是利用动画角色模拟学习情境中的对象,向学生传递知识,叙述事物发展规律。模拟型微课中的虚拟教师承担着沟通知识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职责。文章以"教师角色与场景体验—学习态度—学习绩效"为研究模型,用实证法探究虚拟教师角色对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角色与场景体验对学习态度、学习绩效均有显著影响,而学习态度在教师角色体验和学习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教师角色的迷人性感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极为显著,教师角色的类人性感觉则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相对有限。
关键词
模拟型微课
虚拟教师
角色
角色迷人性
角色类人性
Keywords
micro course
the role of virtual teachers
charm of the role
humanity of the role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教学系统中的情感模型及其交互学习环境设计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碧波
机构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缙云分校开放教育处
出处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3期90-91,共2页
文摘
现有的智能教学系统中由于情感交流的不通畅,使得大部分智能教学系统中存在情感缺失、缺乏交互环境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系统本身做出理性和智能的行为能力。文章在基于情感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并分析智能教学系统中基于情感的学生模型、教师模型、以及交互学习环境。
关键词
智能教学系统
虚拟
情感
教师
模型
情感学生模型
交互学习环境
分类号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情感计算的虚拟教师模型设计与应用优势
朱珂
张思妍
刘濛雨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网络学习空间中虚拟教师的社会形象研究
李小娟
付斯理
张翼恒
巴深
邓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网络语音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教师——电话语音交流平台建设初探
郑霞
王海顺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中数学“虚拟教师”的编写原则
张岩
齐龙新
《教师》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校思政课虚拟教师助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杨佳泰
喻莹
蔡庆昱
芦展华
郑世珏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虚拟数字人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赵一鸣
郑乔治
沈校亮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教师虚拟流动的概念特征、基本业态与实践应用
张立国
贺宝勋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教师虚拟实践社群的维持策略研究
殷航宇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模拟教师角色特征对学习绩效的影响
刘兴波
董雪
王广新
王宏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智能教学系统中的情感模型及其交互学习环境设计
张碧波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