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技术背景下虚拟影响者营销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1
作者 李研 陈维 武瑞娟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5-1442,共18页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虚拟影响者作为新兴的营销工具,通过模拟人类特征和个性来吸引消费者,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影响力显著。企业可以从形式真实性和行为真实性两个维度出发,设计不同类型的虚拟影响者。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应用虚拟影响者可以通...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虚拟影响者作为新兴的营销工具,通过模拟人类特征和个性来吸引消费者,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影响力显著。企业可以从形式真实性和行为真实性两个维度出发,设计不同类型的虚拟影响者。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应用虚拟影响者可以通过新颖性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从而提高品牌创新感知,还可以避免出现真人影响者那样的丑闻事件和不当行为风险。然而,虚拟影响者营销也存在潜在消极效应,如算法出错引发的算法厌恶、恐怖谷效应以及消费者对虚拟影响者真实性的质疑。影响虚拟影响者营销效应的重要调节因素包括来源透明度、产品类别/特征、应用场景以及消费者个体差异等。最后,研究对虚拟影响者营销效应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探讨了虚拟影响者营销在技术赋能、作用机制、营销结果、营销伦理等领域的未来研究展望,以及虚拟影响者营销应用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影响者 人工智能 影响者营销 品牌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影响者代言、消费者浸合与品牌忠诚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轶弢 汪达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1,共4页
虚拟影响者代言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品牌关注、互动参与兴趣和价值共创意愿,进而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和企业品牌价值。基于消费者浸合理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虚拟影响者代言如何影响品牌忠诚度。结论如下:虚拟影响者代言正向影响态... 虚拟影响者代言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品牌关注、互动参与兴趣和价值共创意愿,进而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和企业品牌价值。基于消费者浸合理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虚拟影响者代言如何影响品牌忠诚度。结论如下:虚拟影响者代言正向影响态度忠诚度和行为忠诚度,消费者浸合在虚拟影响者代言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过程之中有中介效应。据此,提出应加大虚拟数字人技术研发和应用政策支持,引导虚拟数字人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企业需探索虚拟影响者代言等新兴品牌运营和营销模式,创新和迭代虚拟数字人技术,提升消费者浸合水平,以进一步提升品牌忠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影响者代言 消费者浸合 品牌忠诚度 影响者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建IP还是合作IP:虚拟影响者代言人选择策略对消费者融入的影响
3
作者 项典典 尹雨乐 +1 位作者 葛梦琦 王子涵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5-983,共19页
虚拟影响者代言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新型品牌传播手段,能够在社交媒体中发挥卓越的影响力。然而,在如何有效利用虚拟影响者代言来驱动消费者融入方面,企业面临着特殊的虚拟影响者代言人选择策略问题,即在品牌自建虚拟影响者策略和... 虚拟影响者代言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新型品牌传播手段,能够在社交媒体中发挥卓越的影响力。然而,在如何有效利用虚拟影响者代言来驱动消费者融入方面,企业面临着特殊的虚拟影响者代言人选择策略问题,即在品牌自建虚拟影响者策略和与第三方虚拟影响者合作策略之间进行权衡。由此,本文基于传播时间、传播精度、传播关系三方面研究视角,分别提出传播时效机制(研究1)、信息分辨机制(研究2)、关系建立机制(研究3),以期全面解析虚拟影响者代言人选择策略对消费者融入的影响;同时,还将进一步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因素和虚拟影响者/消费者因素的潜在调节作用。由此,本文旨在填补过往研究对该策略问题分析的不足,从而帮助推动虚拟影响者营销领域的研究,并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代言 虚拟影响者 营销策略 消费者融入 人工智能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竞合中虚拟影响者代言的传播逻辑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佳炜 陈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85,共4页
在品牌竞合的前沿阵地,虚拟影响者代言已成趋势。作为品牌传播领域的创新景观,其传播逻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虚拟影响者代言对提升品牌培养消费者浸合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其次,5G赋予虚拟影响者具备嵌入消费者日常生活语境的传播能... 在品牌竞合的前沿阵地,虚拟影响者代言已成趋势。作为品牌传播领域的创新景观,其传播逻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虚拟影响者代言对提升品牌培养消费者浸合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其次,5G赋予虚拟影响者具备嵌入消费者日常生活语境的传播能力,以AI为主导的多元技术赋能虚拟影响者代言人为品牌传播提供丰富社交线索,驱动品牌传播融入日常社交;再次,虚拟影响者代言存在的本质是数据,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品牌传播从以人为媒的广告代理控制开始转向以数为媒的直接控制,算法是虚拟影响者代言人与消费者之间交往的最大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影响者 品牌代言 传播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虚拟社区演化的研究——以台湾WIDE KM教师入口网社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区詠 李克东 柴少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5,71,共8页
鉴于虚拟社区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本文着重探讨教师虚拟社区的演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笔者基于伊里贝里和勒罗伊(Iriberri&Leroy)将研究者们发现的虚拟社区演化的成功因素与他们提出的生命周期模型整合的结果... 鉴于虚拟社区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本文着重探讨教师虚拟社区的演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笔者基于伊里贝里和勒罗伊(Iriberri&Leroy)将研究者们发现的虚拟社区演化的成功因素与他们提出的生命周期模型整合的结果,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了教师虚拟社区的生命周期模型及其各个演化阶段的影响因素,从而构成教师虚拟社区演化的初始模型,然后以台湾WIDE KM教师入口网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个案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教师虚拟社区各个演化阶段的影响因素,并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改和补充,将其中离散的、缺乏系统性的大部分影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师虚拟社区演化的系统理论的一个雏形,为教师虚拟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虚拟社区 教师虚拟社区的演化 教师虚拟社区演化的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与体育的未来”笔谈 被引量:33
6
作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共18页
在元宇宙实践与理论探索日渐兴起,新技术不断加持体育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需要从多学科视角解构元宇宙与体育发展的关系。为此,本刊邀约不同学科的8名专家聚焦“元宇宙与体育的未来”这一主题展开学术讨论。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程志理编... 在元宇宙实践与理论探索日渐兴起,新技术不断加持体育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需要从多学科视角解构元宇宙与体育发展的关系。为此,本刊邀约不同学科的8名专家聚焦“元宇宙与体育的未来”这一主题展开学术讨论。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程志理编审认为,从生活世界现实感的存在一旦进入运动场域,人们在游戏状态中获得了乐趣。身体在场的游戏是自在自为的,玩者在行,观者投入。人因游戏而始,文化因游戏而生,体育挣脱了社会建构的价值预设就回到了“情本体”,因此,在游戏创造人的意义上体育的未来指向了元宇宙,体育成了不死的文化场。温州大学易剑东教授认为,人类文明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奥林匹克运动追求身体、精神和意志均衡发展并融为一体,是人类发展的理性逻辑。元宇宙通过人机交互、算力整合等建构新世界,塑造体育新场景,但不能取代人类强化、美化、优化身体能力的文明追求。上海体育学院路云亭教授认为,元宇宙是虚拟实体,具有脑科学、生物进化以及升级版大数据的元素,它是自然科学与契约精神相融合的产物,带有个体体验性和专利制度约束下的创造性。科学具有独立的裁决意义,当今世界并非所有族裔共同体都接纳了科学,人们所理解的科学更多的是科学主义。与体育相比,元宇宙与游戏的关系更为紧密。华东师范大学张震副教授认为,元宇宙产生的脱域(dis-embedding)与离身(dis-embodying)将彻底改变以身体作为本体论的体育。目前体育元宇宙化的路径主要有脑机融合、意识上传和体感模拟,不同的技术路径将可能走向“25号宇宙”“The Play的体育”“后人类身体运动”三种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段伟文教授认为,随着作为下一代数字技术愿景的元宇宙的发展,不仅将为人类主体构建符合主观期待或意愿的世界,还将成为虚拟化身、数字人等泛主体的生成空间。具有“自己生命”的虚拟影响者应运而生,将对运动认知与体育教育带来颠覆性的改变,给体育传播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东南大学吕乃基教授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技能隐性知识,既继承于哺乳动物,关系到莫拉维克悖论,也在于后天的训练。大数据有助于提升技能隐性知识并使之显性化,元宇宙提供形形色色的场景,虚拟吃一堑,现实长一智,区块链架起教练员、运动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贯穿于其间的是体育精神和工匠精神。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认为,体育比赛的公平性主要建立在比赛双方软硬件条件的彼此对等上。元宇宙设备的加入可能会破坏这种对等,因为对于元宇宙设备内在性能的检测很可能会超出传统体育比赛组织方的能力范围,由此造成比赛结果的不公平。浙江大学王俊教授认为,元宇宙的实现有赖于主体沉浸,包括身体感在内的对于主体所处身的生活世界的感受构成了这种主体经验的基础。元宇宙只是生活世界的延伸,如果认为元宇宙可以取代生活世界、脱离身体有限性,最终只会导致主体行动能力退化、交往能力弱化、身体和生命经验边缘化等消极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游戏 体育 科学主义 体育元宇宙化 虚拟影响者 莫拉维克悖论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板道砟桥面钢桁梁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龚俊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3,共6页
以96 m正交异性板道砟桥面钢桁梁为研究对象,根据主桁下弦杆为拉弯构件的受力特点,设计中适当增大主桁下弦杆的竖向抗弯刚度。通过取消传统的钢混组合式道砟槽板,采用新型MMA防水体系+CAP轻质垫层+钢挡砟墙桥面系布置,减小二期恒载30%以... 以96 m正交异性板道砟桥面钢桁梁为研究对象,根据主桁下弦杆为拉弯构件的受力特点,设计中适当增大主桁下弦杆的竖向抗弯刚度。通过取消传统的钢混组合式道砟槽板,采用新型MMA防水体系+CAP轻质垫层+钢挡砟墙桥面系布置,减小二期恒载30%以上,有效减小了主桁用钢量。为了解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活载加载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了正交异性板桥面系虚拟影响面加载法。钢桁梁的各项刚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本桥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满足200 km/h的列车行车速度要求。结合桥址实际情况,在钢桁梁小夹角上跨既有铁路状况下,采用转体施工法进行钢桁梁架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板 道砟桥面 钢桁梁 CAP轻质垫层 转体施工法 板桁组合结构 虚拟影响面加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径对小兴安岭主要针叶树种胸径和材积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行丽 张兹鹏 姜立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5,73,共7页
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林业局丽林实验林场的小兴安岭3个主要针叶树种(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为研究对象,共选取472株解析木数据(树种、胸径、树高、地径等基本信息),采用平... 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林业局丽林实验林场的小兴安岭3个主要针叶树种(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为研究对象,共选取472株解析木数据(树种、胸径、树高、地径等基本信息),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计算解析木材积;选取线性、二项式、幂函数3种方程形式构建胸径-地径模型,选取线性、二项式、幂函数、指数函数、自然对数的方程形式构建材积-地径模型,采用加权回归法对模型异方差进行校正;选择平均偏差、平均绝对误差、预测平均百分比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4个指标,采用留一交叉法对所有模型进行预测精度评价;引入虚拟影响因素,采用非线性方差检测方法,检验不同树种间胸径-地径关系的差异、材积-地径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分别采用线性、二项式、幂函数,拟合了3个树种的胸径-地径间的相关关系,其中二项式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②分别选取线性、二项式、幂函数、指数函数、自然对数,拟合了3个树种的材积-地径间的相关关系,其中二项式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③选择材积预测值作为误差方差函数评价指标,幂函数、指数函数、常数加幂函数分别作为臭冷杉、落叶松、红皮云杉的误差方差函数,对材积-地径模型(二项式)异方差校正的效果最好。④F检验结果表明,臭冷杉与落叶松之间、落叶松与红皮云杉之间,预测模型存在极显著差异,需要单独构建胸径-地径模型、材积-地径模型;臭冷杉与红皮云杉之间,预测模型不存在差异,可共用一套参数估计值。⑤综合评价结果,二项式胸径-地径模型、二项式材积-地径模型,能够较好反映3个树种的胸径与地径的关系、材积与地径的关系,都适合于研究地区利用地径估算材积;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数据特征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种 胸径-地径模型 材积-地径模型 虚拟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