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可控的个性化完整三维虚拟形象表情动画生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俊沂 庞德龙 +2 位作者 蔡明旭 周圣喻 余旻婧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98,共17页
语音驱动的三维虚拟形象情感表情动画,旨在合成与输入语音具有同步嘴唇动作和面部表情的三维人脸动画。然而,现有方法受限于三维人脸先验,在合成具有口腔内部结构的三维人脸动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最终生成结果缺乏真实感。此外... 语音驱动的三维虚拟形象情感表情动画,旨在合成与输入语音具有同步嘴唇动作和面部表情的三维人脸动画。然而,现有方法受限于三维人脸先验,在合成具有口腔内部结构的三维人脸动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最终生成结果缺乏真实感。此外,现有多数方法往往重点关注虚拟形象唇部动作与语音的同步,而较少关注语音情感变化对面部表情的影响,使得生成的表情动画不够自然,真实感受到限制,影响了用户体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情感可控的个性化完整三维虚拟形象表情动画生成方法,以生成具有完整口腔结构和丰富情感表情的人脸动画,提高三维虚拟形象的真实感。该方法由三个核心模块组成:具有完整口腔结构的中性表情动画生成模块、表情检索模块和表情融合模块。具有完整口腔结构的中性表情动画生成模块首先通过基于Transformer的自回归模型实现语音到三维人脸动画序列的跨模态映射,输出中性人脸动画序列,并通过交叉监督的训练图,引入了文本驱动的一致性损失,确保了输入语音与嘴唇区域的同步性。接着,本文在该模块中提出并应用了一种基于人脸关键点的口腔结构三维模型形变算法,依次将生成的口腔模型与对应的中性人脸动画序列进行融合,输出包含口腔结构的中性表情模型序列。表情检索模块根据输入的语音序列和人脸图片进行情感识别和检索,获取带有情感的三维人脸模型。表情融合模块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将包含口腔结构的中性表情动画与带有情感的三维人脸模型融合,生成具有口腔结构与情感表情的三维人脸表情动画。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插值的表情过渡算法实现了表情动画在多种情绪间的平滑过渡。现有实验表明,本文生成的包含口腔结构且具有情感表情的三维人脸动画均能在保持唇部动作与语音同步的同时,有效提高三维虚拟形象的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驱动 情绪驱动 三维虚拟形象 面部表情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时代广西京族非遗传承人的虚拟形象设计与推广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谭小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90,共11页
目的 5G时代下的审美观念、内容创造、传播渠道、体验方式等方面都影响着民族非遗传承与推广。通过构建京族非遗传承人虚拟形象,结合5G技术特点,探索非遗传承数字化、年轻化的路径与策略。方法 应用交叉学科的数字人文视角,将5G技术与... 目的 5G时代下的审美观念、内容创造、传播渠道、体验方式等方面都影响着民族非遗传承与推广。通过构建京族非遗传承人虚拟形象,结合5G技术特点,探索非遗传承数字化、年轻化的路径与策略。方法 应用交叉学科的数字人文视角,将5G技术与文化三层次理论结合,提取京族非遗的文化基因,打造京族非遗传承人的虚拟形象和推广方案,跨越非遗传承时空限制,实现京族非遗的创新传播、体验、发展。通过调查受众群,分析方案的推广效果,从而优化设计思路。结论 5G时代为非遗传承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技术环境,通过对京族非遗传承人虚拟形象开发、设计与推广的研究,构建京族非遗虚实结合的传播体系,结合“虚拟在场”体验等手段链接非遗与年轻群体,提升年轻群体对京族非遗数字传承的参与度,高速、广幅地推广京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京族非遗传承人 虚拟形象 设计与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形象广告中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服装购买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彩霞 朱文赫 +1 位作者 邵丹 李敏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94,共10页
文章应用了心理学的“刺激-机体-反应”范式,选取案例企业采用虚拟形象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的广告内容作为刺激变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路径,探究了服装产品中虚拟形象的消费者感知价值对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 文章应用了心理学的“刺激-机体-反应”范式,选取案例企业采用虚拟形象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的广告内容作为刺激变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路径,探究了服装产品中虚拟形象的消费者感知价值对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发布内容的感知形象价值、感知娱乐价值和感知社交价值可以显著影响品牌态度(包括品牌情感和品牌认知),并促进购买意愿。感知信息价值可以显著影响品牌认知,但对品牌情感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可以为品牌服装企业借助虚拟形象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形象 社交媒体 结构方程模型 感知价值 购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BA/JAVA技术的虚拟形象设计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军 叶澄清 王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93-1196,共4页
本文讨论了基于 Web的形象设计系统的原型 ,简单讨论了虚拟形象系统的体系结构 ,及虚拟形象设计系统的一些关键算法 ,并利用 Java技术和
关键词 虚拟形象设计系统 JAVA CORBA 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偶像崇拜:品牌虚拟形象与受众关系视角 被引量:25
5
作者 邢彦辉 樊雪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1,共4页
品牌虚拟形象是企业或组织形象识别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已成为品牌资产。其拥有者和塑造者为满足受众需求,实现推广目标,在虚拟形象形态和性格设计中以各种手法赋予拟人化特征,使其由简单视觉符号转变为拟人化偶像文化符号,粉丝型受... 品牌虚拟形象是企业或组织形象识别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已成为品牌资产。其拥有者和塑造者为满足受众需求,实现推广目标,在虚拟形象形态和性格设计中以各种手法赋予拟人化特征,使其由简单视觉符号转变为拟人化偶像文化符号,粉丝型受众对其的迷恋与推崇表征着数字时代的偶像崇拜。本文着重分析品牌虚拟形象与受众之间偶像崇拜关系的构建,揭示其形成和维系原因,展望偶像崇拜关系未来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崇拜 品牌虚拟形象 粉丝型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形象代言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周频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1,共7页
虚拟形象代言的运用是企业实现品牌塑造战略目标的一把利器。在当下多元竞争环境中,图书馆引入虚拟形象代言营销策略,有助于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提升图书馆服务、树立现代图书馆形象。虚拟形象代言赋有鲜明的人物品性、强大的亲和... 虚拟形象代言的运用是企业实现品牌塑造战略目标的一把利器。在当下多元竞争环境中,图书馆引入虚拟形象代言营销策略,有助于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提升图书馆服务、树立现代图书馆形象。虚拟形象代言赋有鲜明的人物品性、强大的亲和力、很强的可塑性、形象的专属性,图书馆虚拟形象代言在定位、塑造、推广及应用过程中,要遵循原则,讲究方式方法,方能树立品牌,发挥应有功效。图1。表1。参考文献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形象代言 图书馆 品牌形象 服务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体验:虚实交互下的身份重组和文化行动——基于虚拟形象直播青少年亚文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宋辰婷 邱相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93,共9页
在网络社会崛起的背景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性质和外显形式开始具备新的意涵。虚拟形象直播作为时下风靡云蒸的一种青少年亚文化,反映了青少年对现实的反思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诉求与尝试。为了应对主流收编和个体化趋势下的无意义感,青少年... 在网络社会崛起的背景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性质和外显形式开始具备新的意涵。虚拟形象直播作为时下风靡云蒸的一种青少年亚文化,反映了青少年对现实的反思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诉求与尝试。为了应对主流收编和个体化趋势下的无意义感,青少年开始自发追寻身份的重组,从而形成新的自我文化共同体。同时,青少年亚文化也逐渐从传统的抵抗性取向转变为一种强调自我创造性的文化行动。在实践中,通过对传统的解构、社群选择的力量和自我赋能,虚拟直播亚文化构建了一套与传统亚文化截然不同的运作逻辑,避免了从抵抗到收编的命运,使得青少年亚文化不仅仅只是一种体验,而是开始形成一种主动的互动建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亚文化 身份重组 文化行动 虚拟形象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交互与赛博集群者:虚拟形象直播中的认同建构 被引量:9
8
作者 宋辰婷 邱相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1,共8页
近年来,虚拟形象直播在我国蓬勃发展。目前关于虚拟形象直播的研究较少,且大多聚焦于技术层面,较少关注受众的内在群体认同机理。在网络社会中,虚拟形象直播的受众作为亚文化群体,容易感知来自身份认同的失衡感和挫败感。在网络社会中... 近年来,虚拟形象直播在我国蓬勃发展。目前关于虚拟形象直播的研究较少,且大多聚焦于技术层面,较少关注受众的内在群体认同机理。在网络社会中,虚拟形象直播的受众作为亚文化群体,容易感知来自身份认同的失衡感和挫败感。在网络社会中重塑身份时,虚拟形象直播为其提供了情感支持。他们将虚拟主播视为内心完美形象的投射,形成情感联结,通过线上组织的情感共治和线下活动的仪式化行动,完成了共同体的整合。通过解构传统、社群选择和自我赋能等多元化行动策略,虚拟形象直播的受众进一步强化了既有认同,呈现出与传统亚文化认同截然不同的认同建构过程和运作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虚拟形象直播 认同建构 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虚拟角色形象的固定及版权保护 被引量:7
9
作者 牛强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3-46,共4页
虚拟角色形象,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一定创造性方式创作出来的兼具姓名、性格、心理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多要素的综合体。作品独立性及思想表达二分法是人物形象获取版权保护的最大障碍。美国充分认可了虚拟角色形象潜在的市场价值,采... 虚拟角色形象,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一定创造性方式创作出来的兼具姓名、性格、心理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多要素的综合体。作品独立性及思想表达二分法是人物形象获取版权保护的最大障碍。美国充分认可了虚拟角色形象潜在的市场价值,采取"充分描述标准"或"故事被叙说标准"对其予以版权保护,但存有诸多弊病。在我国,只有充分尊重市场上虚拟角色形象开发流程,合理突破其版权保护障碍,才能探寻出正确合理、实用的保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角色形象 固定 版权保护 作品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人物形象及其权利属性之辨正——从尼莫“无罪释放”案说起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贤鸿 杨仉孙 《知识产权》 CSSCI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虚拟人物形象,即创造性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在美国,虚构角色形象的相关权利则称之为“角色权”,其权利指向涉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就形象权的理论基础,美国Madow教授提出的形象权性质“自由”学说不仅给传统理论... 虚拟人物形象,即创造性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在美国,虚构角色形象的相关权利则称之为“角色权”,其权利指向涉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就形象权的理论基础,美国Madow教授提出的形象权性质“自由”学说不仅给传统理论带来巨大挑战,而且对于完善现代市场条件下人物形象及其商业利益的保护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形象权并没有摆脱人格权的本质属性,没有必要把形象权归位于知识产权或另外单列出一种无形财产权,而是对人格权法律体系进行适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属性 虚拟人物形象 尼莫“无罪释放”案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虚拟人物形象生成和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涛 姚怡然 丁满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9-66,共8页
目的为实现虚拟人物形象与用户情感偏好的匹配,提高虚拟人物形象设计效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虚拟人物图像生成方法。方法首先收集相关风格图片并制作数据集,用于初始模型的微调;其次确定用户对虚拟形象的情感偏好与细节要求,得到... 目的为实现虚拟人物形象与用户情感偏好的匹配,提高虚拟人物形象设计效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虚拟人物图像生成方法。方法首先收集相关风格图片并制作数据集,用于初始模型的微调;其次确定用户对虚拟形象的情感偏好与细节要求,得到生成所需的文本提示词;再次通过文本生成的方式迭代生成目标形象并初步筛选符合要求的形象;最后通过图像生成对形象进行局部优化和调整,使其符合用户情感目标。结果以虚拟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Stablediffusion模型的文本和图像两种生成方法得到符合用户情感需求与偏好的虚拟人物形象产品,并可快速调整人物形象的细节特征。结论通过实例验证,所提方法可快速、高质量生成符合用户情感目标的虚拟人物形象,极大地提高虚拟人物形象设计的效率,丰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物形象 形象生成 用户情感 深度学习 文本生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品牌资产视角的虚拟品牌建设与传播研究——以抖音“一禅小和尚”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3,共6页
随着短视频社交平台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多元化网络虚拟品牌形象应运而生,新型IP形象一度成为市场热点。文章基于品牌资产理论,借助爬虫、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结合虚拟形象的独特品类属性,以抖音平台的“一禅小和尚”相关短... 随着短视频社交平台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多元化网络虚拟品牌形象应运而生,新型IP形象一度成为市场热点。文章基于品牌资产理论,借助爬虫、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结合虚拟形象的独特品类属性,以抖音平台的“一禅小和尚”相关短视频数据为支撑,从品牌资产、品牌忠诚、品牌信任等角度,分析虚拟品牌在品牌形象建设和传播过程中的特征;并就虚拟品牌形象建设与传播效率、品牌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相应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资产 虚拟品牌形象 品牌建设 品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幻电影中的媒介建构及其进路逻辑
13
作者 冶进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共11页
媒介是科幻电影中重要的叙述对象、欲望对象和批判对象。科幻电影通过叙事方式和话语表述的创新,呈现人造媒介特别是迭代赋能中的类人媒介与人类身体的仿真、重塑、监控与解放关系。根据人类身体在媒介多方加持中彰显出的生存之重、追... 媒介是科幻电影中重要的叙述对象、欲望对象和批判对象。科幻电影通过叙事方式和话语表述的创新,呈现人造媒介特别是迭代赋能中的类人媒介与人类身体的仿真、重塑、监控与解放关系。根据人类身体在媒介多方加持中彰显出的生存之重、追求之痛和存在之轻等特征,反思人媒主客关系中真实与虚幻、人性与价值、多元与一体等问题,传递更为深远的万物互联、多元一体、民胞物与的共融理念,展现出由外而内的形象建构、由实入虚的身体/情境建构和由繁至简的理念建构的进路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媒介建构 人造媒介 身体重塑 虚拟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