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交虚拟实境的闽作古典家具工艺体验
1
作者 邵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通过对照实验来研究以社交虚拟实境为介导的展示系统对闽作古典家具文化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招募了28位参与者(23~4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视频干预)和实验组(社交虚拟实境干预),两组都进行了ABA设计的前后测试,测验内容是闽作古典... 目的通过对照实验来研究以社交虚拟实境为介导的展示系统对闽作古典家具文化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招募了28位参与者(23~4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视频干预)和实验组(社交虚拟实境干预),两组都进行了ABA设计的前后测试,测验内容是闽作古典家具制作流程,用错误率比较两组的分数变化。结果采用社交虚拟实境技术的实验组的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实验组参与者对使用基于社交虚拟实境的闽作古典家具制作流程系统的态度积极。结论本系统对了解闽作古典家具文化非常有帮助,更有利于疫情之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希望借助社交虚拟实境技术加强闽作古典家具的保护,为地域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和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工艺 社交虚拟实境 闽作古典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设备的虚拟实境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圣霖 朱世范 胡海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5-68,共4页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应该同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技术进行整合。笔者受移动互联时代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改变的启迪,将VR技术中的AR系统作为技术基础,开发了基于IPad运行环境的景观设计虚拟平台App。...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应该同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技术进行整合。笔者受移动互联时代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改变的启迪,将VR技术中的AR系统作为技术基础,开发了基于IPad运行环境的景观设计虚拟平台App。App的交互界面简洁实用,实现了素材获取与编辑、景观要素插入、放线网格实时获取等功能,对基于移动设备的虚拟景观设计研究与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实境技术 移动互联时代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破碎处,宇宙重生——元宇宙何以建构未来的数字共同体 被引量:4
3
作者 姜宇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168,共10页
近来围绕元宇宙的思考和讨论大多从技术变革的趋势入手转向对于未来的种种构想。但无论是将其视作乌托邦、敌托邦还是异托邦,似乎都必须直面一个根本性的哲学追问,即在我们的时代,再度去思考一个总体性的宇宙是否可能。本文首先试图通... 近来围绕元宇宙的思考和讨论大多从技术变革的趋势入手转向对于未来的种种构想。但无论是将其视作乌托邦、敌托邦还是异托邦,似乎都必须直面一个根本性的哲学追问,即在我们的时代,再度去思考一个总体性的宇宙是否可能。本文首先试图通过加布里埃尔的文本,澄清“世界不再存在”这个基本起点,进而结合内格尔对怀疑论动机的阐释引入“世界”之后的“宇宙”之思。但内格尔多少忽视了体验这个重要的维度,也对技术和艺术的发展这个重要背景鲜有关注。由此有必要首先回顾虚拟实境艺术的发展历史,辨析在其中所贯穿的真幻交织的怀疑论动机,再以电影的晚近转变为重点案例,揭示怀疑论如何从“承认”有限性到“顺从”于数字空间的无限性。显然,深刻反思元宇宙中的主体性重构的可能性,也是建构未来的数字共同体的真正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世界 怀疑论 数字共同体 虚拟实境 电影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实境的地形设计沙盘系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凌豪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第4期26-33,共8页
对地形的测量、分析、调整、重构是景观设计学的基本方法,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在计算机中直接塑造地形,但传统沙盘的直观性和人手的灵活性,在目前阶段还无法替代。通过对当前地表模型的构建和塑形技术,以及物理沙盘与数... 对地形的测量、分析、调整、重构是景观设计学的基本方法,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在计算机中直接塑造地形,但传统沙盘的直观性和人手的灵活性,在目前阶段还无法替代。通过对当前地表模型的构建和塑形技术,以及物理沙盘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方案的研究,建构了基于增强实境的地形设计沙盘系统,该系统综合了传统沙盘和数字技术的优势,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直觉感知和计算机的高速运算与分析,增强了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形设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设计 虚拟实境 地表模型 沙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媒介的视觉重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丛耀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2,共5页
文章从传播学角度,对这种发达的全球化、大众化数字传媒下的社会形构做一探求,重点阐明两种作为数字媒体IVR(Internet Virtual Reality)的物质技术——虚拟实境(简称VR技术)和网景(简称IS技术)的社会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 文章从传播学角度,对这种发达的全球化、大众化数字传媒下的社会形构做一探求,重点阐明两种作为数字媒体IVR(Internet Virtual Reality)的物质技术——虚拟实境(简称VR技术)和网景(简称IS技术)的社会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了VR技术与IS技术的共同特征:聚合性、互动性与多媒体。这些特征使得这两种技术能够彼此兼容,在物质技术上已为IVR提供了支持。所以IVR这一新质媒体能否出现,已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取决于人类的思维发展和认识水平。一种哲学的抒发和认知元点的确立才是创造新质媒体的关键。而在IVR环境中,一种"纯粹"观看者的身份弥散了,一种"被授权观看"的观念被消解了,观者即作者,观看即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传媒 虚拟实境 网景 互动性 观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旅游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重点阐述了目前网络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有关电子导游、全球旅游控制系统、网上虚拟实境等网络旅游的新概念。网络对传统旅游的介入 ,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 ,网络旅游在改变着...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重点阐述了目前网络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有关电子导游、全球旅游控制系统、网上虚拟实境等网络旅游的新概念。网络对传统旅游的介入 ,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 ,网络旅游在改变着旅游业的同时 ,也改变着人们的旅游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旅游经济 电子导游 全球旅游控制系统 虚拟实境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引入用户参与的人机界面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治宏 丁鹏 盛焕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86,共3页
人机界面是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综合操作环境。该文引入了用户参与设计的思想,并且设计了相应引入用户参与的人机界面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虚拟实境建模语言VRML的实现。
关键词 参与设计 人机界面 虚拟实境建模语言 JA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达发表5G智能工厂于桃园厂区与远传 微软 参数科技携手展现跨界综效
8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1年第5期88-88,共1页
台达于2021年3月30日正式对外公开展示于桃园龟山工业区厂区内台达首座应用5G环境建置的智能工厂。台达在全球生产基地的智能制造转型卓然有成,全球主要生产基地超过20个厂区,均持续进行智能产线的建设与升级。这次在桃园厂区所成功升... 台达于2021年3月30日正式对外公开展示于桃园龟山工业区厂区内台达首座应用5G环境建置的智能工厂。台达在全球生产基地的智能制造转型卓然有成,全球主要生产基地超过20个厂区,均持续进行智能产线的建设与升级。这次在桃园厂区所成功升级的变频器产线主要生产工业用矢量控制变频器产品,经过导入自动插件设备(RTM)、无人搬运车(AGV)、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以及运用虚拟实境与混合实境(MR)/扩增实境(AR)所建构的组装训练、操作辅助、视觉化设备控制与管理等智能功能,正式上线后的实测数据,人均产值可大幅提升69%,全线产值提升初期即可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工厂 矢量控制变频器 智能功能 虚拟实境 主要生产基地 人均产值 视觉化 桃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fatigue relief zone in an extra-long tunnel using virtual reality with wearable EEG-based devices 被引量:9
9
作者 LI Xiao-jun LING Jia-xin SHEN 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871-3881,共11页
Long-time driving and monotonous visual environment increase the safety risk of driving in an extra-long tunnel.Driving fatigue can be effectively relieved by setting the visual fatigue relief zone in the tunnel.Howev... Long-time driving and monotonous visual environment increase the safety risk of driving in an extra-long tunnel.Driving fatigue can be effectively relieved by setting the visual fatigue relief zone in the tunnel.However,the setting form of visual fatigue relief zone,such as its length and location,is difficult to be designed and quantified.By integrating virtual reality(VR)apparatus with wearable electroencephalogram(EEG)-based devices,a hybrid method 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o assist analyzers to formulate the layout of visual fatigue relief zone in the extra-long tunnel.The virtual environment of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an 11.5 km extra-long tunnel located in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se of natural landscape decoration inside the tunnel could improve driving fatigue with the growth rate of attention of the driver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0%.The accumulation of driving fatigue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fatigue relief.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ptimal location of the fatigue relief zone was at the place where driving fatigue had just occurred rather than at the place where a certain amount of driving fatigue had accum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reality visual environment driving fatigue extra-long tunnel EEG-based de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