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学习社区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师在线”为例 被引量:31
1
作者 马红亮 杨艳 丁新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35-39,共5页
虚拟学习社区的空间是一种社会空间。通常,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存在着三类社会空间,即个体空间、群体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三类社会空间在社会互动、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网络方面的特征各不相同,功能则相互补充。在群体空间的学生群体空间中,一... 虚拟学习社区的空间是一种社会空间。通常,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存在着三类社会空间,即个体空间、群体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三类社会空间在社会互动、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网络方面的特征各不相同,功能则相互补充。在群体空间的学生群体空间中,一种新型的学生群体——“课群”开始取代传统的班级群体,并且在互动媒介、学习方式、人口结构、社会网络、角色分工、群体意识以及群体规范等方面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空间 社会互动 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Q虚拟学习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豪锋 李瑞萍 李名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12期80-83,125,共5页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学习社群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界和远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QQ虚拟学习社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UCINET软件对社群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社群网络结构特征、意见领袖地位的...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学习社群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界和远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QQ虚拟学习社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UCINET软件对社群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社群网络结构特征、意见领袖地位的形成,以及社群成员参与动机、满意度、忠诚度与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社群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虚拟学习社群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Q 虚拟学习社群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4,共8页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存在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培养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立国 刘菁 解素敏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12期84-86,共3页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应用,虚拟学习社区悄然诞生,有关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文章在界定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之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针对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养虚拟学习社区中...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应用,虚拟学习社区悄然诞生,有关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文章在界定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之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针对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养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措施,旨在营造网络环境下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以加强学习者间的互动并促进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归属感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34
5
作者 蔡苏 余胜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4,共7页
当前教育领域涌现了很多使用基于网络的多用户虚拟环境进行教学的实例,如Active Worlds、Second Life、Wonderland等,这些平台有很好的三维模拟环境,在教学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但缺乏学习过程记录与支持的功能,有必要将其与现有的教学... 当前教育领域涌现了很多使用基于网络的多用户虚拟环境进行教学的实例,如Active Worlds、Second Life、Wonderland等,这些平台有很好的三维模拟环境,在教学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但缺乏学习过程记录与支持的功能,有必要将其与现有的教学系统尤其是基于Web的虚拟学习系统整合起来。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教育领域中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个开源三维虚拟学习环境——Sloodle。通过介绍Sloodle中的Web-Intercom、MetaGloss、Choicer、Translator等工具,讨论了使用这种三维虚拟环境与Web技术整合给学习系统带来的挑战和潜力。最后,总结并探讨了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平台 三维虚拟学习环境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凤娟 吴鹏飞 张从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7年第3期22-24,共3页
个体隐性知识主要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虚拟学习社区作为非正式学习环境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为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提供便利条件。本文主要从非正式学习的视角来讨论如何利用虚拟学习社区来促进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问题。
关键词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 虚拟学习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覃学健 李翠白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2期26-29,共4页
文章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图像Blog巴巴变平台中的一个班级社区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小团体三个角度探讨巴巴变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并运用社区的无尺度网络特性进一步求证中心性和小团体的分析结果,最后... 文章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图像Blog巴巴变平台中的一个班级社区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小团体三个角度探讨巴巴变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并运用社区的无尺度网络特性进一步求证中心性和小团体的分析结果,最后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网络分析 巴巴变 UCI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远航 王子平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9期75-77,共3页
该研究旨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问题,以河北大学《远程教育学》网络课程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揭示出该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的现状,并提出增强社会性交互的策略,以促进教... 该研究旨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问题,以河北大学《远程教育学》网络课程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揭示出该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的现状,并提出增强社会性交互的策略,以促进教育领域类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学 社会性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虚拟学习共同体中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郝立兴 赵想飞 +1 位作者 李雪梅 焦宝聪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者处于网络学习环境中,由于学习者的非理性,助学者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学习共同体的成功。作者首先对前景理论进行了概述,并且说明了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然后以前景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 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者处于网络学习环境中,由于学习者的非理性,助学者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学习共同体的成功。作者首先对前景理论进行了概述,并且说明了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然后以前景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脉冲式"的改进网络学习环境、划分"奖励项目"、更改成绩的表现形式以及增加低概率惩罚措施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理论 虚拟学习共同体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赖文华 叶新东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10期97-101,共5页
文章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解析,在"ASP.NET技术论坛"中选取了一个月的交互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从密度、社群图、中心性、小团体以及小世界效应等方面来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的社会... 文章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解析,在"ASP.NET技术论坛"中选取了一个月的交互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从密度、社群图、中心性、小团体以及小世界效应等方面来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结构,并从意见领袖、小团体建设、弱连接、吸引孤立者等角度对社区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网络结构优化,促进虚拟学习社区集体智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知识共享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的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兴保 王腾 刘敏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6期101-107,共7页
为探究虚拟学习社区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及对虚拟学习社区部分学习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同时,文章对参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的部分教师和曲阜师范大学参加&q... 为探究虚拟学习社区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及对虚拟学习社区部分学习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同时,文章对参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的部分教师和曲阜师范大学参加"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年龄和学历对虚拟学习社区的文化认同无显著影响,个人因素中自我效能感及环境因素中的知名度、规模、有用性、易用性、趣味性、安全性、社区管理、成员互动、知识共享和奖罚评价制度等因素对虚拟学习社区的文化认同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虚拟学习社区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并就提高虚拟社区文化认同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文化认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学习环境的高校图书馆在线教学资源的组织与服务——以985高校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琛 胡媛媛 《现代情报》 CSSCI 2012年第6期67-71,共5页
文章对国内985高校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现状进行调研,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整合在线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提出高校图书馆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对在线教学资源进行组织与服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虚拟学习环境 高校图书馆 在线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化语义网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温小勇 孔利华 焦中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3年第10期97-101,共5页
目前,虚拟学习社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非正式学习的需要,但是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社会化语义网对解决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缺陷具有技术优势。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案,并以"数据结构课... 目前,虚拟学习社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非正式学习的需要,但是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社会化语义网对解决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缺陷具有技术优势。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案,并以"数据结构课程虚拟学习社区"为例,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做了简要阐述。该研究为虚拟学习社区等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语义网 虚拟学习社区 本体构建 语义推理 个性化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背景下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尚鲜连 张苏 牛丽 《当代职业教育》 2014年第11期7-10,共4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成为研究热点。将移动虚拟学习社区这种非正式学习形式应用于高职教育中,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应从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特点、...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成为研究热点。将移动虚拟学习社区这种非正式学习形式应用于高职教育中,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应从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研究入手,构建高职教育背景下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模型,并给出系统架构和具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移动学习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组织性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青 邓芳丽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8期70-73,共4页
虚拟学习社区具有自发、自管、自调的特点,与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呈现极强的内在耦合性,如果社区中的学习者建构合理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参与人数、发表的作品及跟贴达到一定数量、社区中教师具备沟通智慧与反思... 虚拟学习社区具有自发、自管、自调的特点,与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呈现极强的内在耦合性,如果社区中的学习者建构合理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参与人数、发表的作品及跟贴达到一定数量、社区中教师具备沟通智慧与反思习惯、社区中的知识权威和意见领袖发挥影响、教育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心理契约这几方面满足了耗散结构的产生条件,虚拟学习社区就会出现自组织的特征,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非线性复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自组织性 形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学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班级及其管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立新 张丽霞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4期116-119,共4页
虚拟学习班级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建构一个和谐、健康、高度自治、富有凝聚力的虚拟学习班级生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虚拟学习班级的构成要素,认为班级角色、班级活动、班级规范与文化和虚拟学... 虚拟学习班级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建构一个和谐、健康、高度自治、富有凝聚力的虚拟学习班级生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虚拟学习班级的构成要素,认为班级角色、班级活动、班级规范与文化和虚拟学习环境是虚拟学习班级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从种群、生态位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虚拟学习班级的生态属性;提出了建立内部反馈调节机制、制订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行为规范、设计具有"多样性"的虚拟班级生态系统等建构生态化虚拟学习班级的组织和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生态系统 虚拟学习班级 组织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以中加项目“全球气候变化”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孔晶 赵建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5期85-89,共5页
随着协作知识建构的兴起,其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是协作知识建构活动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运用还没有具体的框架可寻。文中以协作知识建构的基本过程为基础,结合中加"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C... 随着协作知识建构的兴起,其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是协作知识建构活动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运用还没有具体的框架可寻。文中以协作知识建构的基本过程为基础,结合中加"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Change")项目,尝试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协作知识建构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P的虚拟学习社区平台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俊青 李元振 王文宏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3-215,共3页
当前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平台支持力度不够,无法吸引学生与教师参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P2P模式作为网络技术中新的计算模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情感归属感,并可以收集一切可用的网络边际资源,实现类... 当前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平台支持力度不够,无法吸引学生与教师参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P2P模式作为网络技术中新的计算模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情感归属感,并可以收集一切可用的网络边际资源,实现类似BT技术那样参与的人越多,下载速度越快、资源利用率越高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教学模式的特点。本文结合上述两种技术,设计了一个虚拟学习社区平台———PV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对等模式 资源共享 信息文化 P2P 计算模式 情感归属感 教学模式 PVLC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LMS的虚拟学习班级的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立新 刘圆月 姚磊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2年第8期85-88,共4页
针对目前虚拟学习班级缺少活力,由师生共组的学习共同体欠凝聚力,缺乏有效的互动,师生尚未摆脱传统班级中权威-依存的层级关系,班级氛围不够活跃等问题,依托ZLMS(Z-Learning Managed System,上海卓浪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以课程管... 针对目前虚拟学习班级缺少活力,由师生共组的学习共同体欠凝聚力,缺乏有效的互动,师生尚未摆脱传统班级中权威-依存的层级关系,班级氛围不够活跃等问题,依托ZLMS(Z-Learning Managed System,上海卓浪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以课程管理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驱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分别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学习领袖的生成、班级活动的设计、知识共享城堡的搭建、班级规范的设计以及班级文化的设计等多方面构建虚拟学习班级,以期能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高度自治的、富有凝聚力的虚拟班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 虚拟学习班级 ZL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宫淑红 曹晓粉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8,26,共5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成为新热点,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社区应运而生。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现状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Delphi)评价指标获取法可以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虚拟学习社区...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成为新热点,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社区应运而生。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现状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Delphi)评价指标获取法可以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虚拟学习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技术与平台界面、资源与目标定位、交往与互动文化、情感与情境氛围四个层次,通过各层次下的二级、三级指标及其权重可以衡量虚拟学习社区的有效性。通过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学习 远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