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同步机控制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阻抗建模及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本锋 沈雨思 +3 位作者 宋瑞华 杨大业 张建坡 李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9-573,共15页
虚拟同步机控制已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然而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能源领域,对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中出现的次/超同步振荡、并网稳定性等问题仍有待研究。该文针对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 虚拟同步机控制已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然而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能源领域,对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中出现的次/超同步振荡、并网稳定性等问题仍有待研究。该文针对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其序阻抗模型,探究各控制参数对其阻抗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跟网型、构网型MMC的阻抗特性及其并网稳定性,并提出虚拟阻抗控制优化方案以提高构网型MMC系统阻尼。结果表明,构网型MMC具有良好的弱电网稳定性,但在强电网下存在次/超同步振荡的风险,在控制回路中加入虚拟阻抗控制可以增加变流器等效输出阻抗,从而增强MMC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无功下垂和电压外环环节在构网型MMC的阻抗特性中起决定性作用,适当增大无功下垂系数和电压外环积分系数,有利于减小阻抗负阻尼区间,从而提高并网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控制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 序阻抗建模 次/超同步振荡 稳定性分析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预同步并网策略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鹏 张新燕 +2 位作者 邸强 岳家辉 邢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71-78,共8页
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能提高电网惯量和频率支撑能力,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直接参与电网并网时,由于缺少预同步锁相控制,双馈风电机组定子与电网的电压幅值和初始... 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能提高电网惯量和频率支撑能力,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直接参与电网并网时,由于缺少预同步锁相控制,双馈风电机组定子与电网的电压幅值和初始相位可能存在偏差。针对上述存在的并网问题,提出了一种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无锁相环预同步控制策略。通过在虚拟同步机外环控制中加入频率相位控制器和幅值预同步控制器,可以控制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前定子频率、相位和电压幅值与电网相同,并提出在无功功率-电压环中引入虚拟阻抗,实现了双馈风电机组快速地平滑并网。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无锁相环预同步控制方案对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虚拟同步机控制 惯性 同步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无源网络的VSC-HVDC优化虚拟同步机控制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江斌开 王志新 +1 位作者 包龙新 秦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542-6549,共8页
在向无源网络供电的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系统中,传统双闭环控制无法提供系统惯性和阻尼系数,而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虽然能实现一次调频,为... 在向无源网络供电的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系统中,传统双闭环控制无法提供系统惯性和阻尼系数,而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虽然能实现一次调频,为系统提供频率支撑,但属于有差调节。为弥补上述两者的不足,提出一种优化频率同步控制策略(improved frequency synchronous controller,IFSC),该方法简化了传统VSG的功频控制器,无需检测有功类物理量即可实现无差调频,同时保留了VSG技术中的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等两个重要参数,继承了虚拟同步机的优良特性。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分别针对正常工况及负荷功率突变工况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IFSC对功率及频率具有阻尼作用,减小了功率及频率的超调量,快速达到稳定值;在负荷功率变化时,功率和频率动态过程中具有了惯性。同时,IFSC具有二次调频能力,实现了频率的无差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无源网络 虚拟同步机控制 优化频率同步控制 二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虚拟同步机控制优化策略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军 蒋天龙 +3 位作者 王仰铭 孙丹 叶善堃 段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44,共10页
由于虚拟同步机(VSG)控制技术的控制带宽有限,因此当电网电压不平衡时,VSG控制无法有效控制电网负序电压引起的功率二倍频波动分量。当电压长时间不平衡时将会引起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定、转子电流畸变,功率及转矩振荡等问题,严重影响... 由于虚拟同步机(VSG)控制技术的控制带宽有限,因此当电网电压不平衡时,VSG控制无法有效控制电网负序电压引起的功率二倍频波动分量。当电压长时间不平衡时将会引起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定、转子电流畸变,功率及转矩振荡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及系统运行性能。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采用二阶广义积分器对DFIG电磁转矩及无功功率二倍频脉动进行定量控制的方法,使DFIG的VSG控制系统在不平衡电网条件下可以实现3种控制目标,即定子电流正弦且平衡、定子电流正弦且有功功率恒定和定子电流正弦且无功功率及电磁转矩同时恒定。同时,可根据电网实时要求对各控制目标进行灵活切换,提高了DFIG的VSG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最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仿真结果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虚拟同步机控制 不平衡电网 二阶广义积分器 电磁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机型直驱风机接入LCC-HVDC系统次同步振荡特性及机理研究
5
作者 高本锋 张笑宁 +2 位作者 梁纪峰 张琦 戎士洋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16-3429,I0116,I0117,共16页
“沙戈荒”风电经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送至负荷中心消纳场景中,风机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control,VSG)可自行构建输出电压和频率,为LCC-... “沙戈荒”风电经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送至负荷中心消纳场景中,风机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control,VSG)可自行构建输出电压和频率,为LCC-HVDC提供换相电压。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的直驱风电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direct-drive wind farm,VSG-DDWF)接入LCC-HVDC送端换流站近区时,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特性及机理尚未有定论。首先,文章采用模块化小信号建模方法建立了VSG-DDWF接入LCC-HVDC送端近区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其次,基于特征值分析法分析了系统SSO特性;然后,通过阻尼路径法揭示VSG-DDWF与LCC-HVDC系统SSO交互作用机理,并分析了风机机侧动态对系统阻尼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风机台数、短路比(Short Circuit Ratio,SCR)、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尼的影响。结果显示,VSG-DDWF同步控制环节主导的SSO模态具有失稳风险,VSG-DDWF与LCC-HVDC间存在SSO交互作用,加剧了系统发生的SSO风险;风机机侧动态会引入负阻尼,并使振荡频率发生偏移;风机网侧外环控制器比例系数减小,短路比增大时,系统SSO模态阻尼减小;VSG-DDWF中风机台数增多,系统SSO模态阻尼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控制 高压直流输电 同步振荡 阻尼路径法 特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相角补偿的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阻尼控制
6
作者 郭子腾 张宇 +2 位作者 张琛 宗皓翔 蔡旭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8-1328,I0004,共12页
风电做构网型控制是缓解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目前针对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大多关注机组的网侧特性,而对构网型控制下机组潜在的机电耦合交互特性解析不足,具体地:构网型控制增强了电网与风机前端... 风电做构网型控制是缓解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目前针对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大多关注机组的网侧特性,而对构网型控制下机组潜在的机电耦合交互特性解析不足,具体地:构网型控制增强了电网与风机前端的动态交互作用,导致电网侧扰动更易激发机组轴系扭振。为探究构网型控制下机组轴系的扭振特性,对其进行阻尼控制,建立了计及机电耦合特性的构网型风电机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特征值轨迹分析,论证了对构网型机组引入额外扭振阻尼控制的必要性;阐明了经典轴系扭振阻尼策略在构网型控制下的阻尼能力受限机理;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相角补偿的轴系扭振阻尼策略,在不影响构网型机组惯量响应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构网型风电机组轴系的欠阻尼甚至振荡发散问题,最后在基于Bladed+NovaCor的联合实时仿真平台上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及所提阻尼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虚拟同步机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 轴系扭振特性 阻尼控制 虚拟同步相角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虚拟同步机主要控制参数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邹培根 孟建辉 +1 位作者 王毅 雷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5-1342,共8页
基于虚拟同步机(VSG)控制的换流器可以模拟出同步发电机的惯性,虚拟惯量可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是其区别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重要优势。然而,灵活虚拟同步机(FVSG)控制参数的变化会对系统频率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探究主要控制参数对... 基于虚拟同步机(VSG)控制的换流器可以模拟出同步发电机的惯性,虚拟惯量可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是其区别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重要优势。然而,灵活虚拟同步机(FVSG)控制参数的变化会对系统频率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探究主要控制参数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其大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给出了固定惯性时间常数下的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构建了VSG的控制框架;其次,研究了3种典型的FVSG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针对基于指数惯量的灵活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通过构建小信号模型、灵敏度计算及根轨迹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主要控制参数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控制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虚拟同步机控制 控制参数 小信号模型 灵敏度 系统频率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储能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及其惯量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力 朱晓纲 +3 位作者 李勇 陈晓嘉 黄博文 徐镇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无法为系统提供足够惯量,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的储能系统可以参与电网频率调整,提高频率稳定性。重点分析VSG控制参数对含规模化储能的多节点系统的稳... 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无法为系统提供足够惯量,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的储能系统可以参与电网频率调整,提高频率稳定性。重点分析VSG控制参数对含规模化储能的多节点系统的稳定性和惯量支撑能力的影响,给出规模化储能在不同系统惯量水平下控制参数的配置依据。首先,介绍VSG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分析同步电机的惯量响应过程,推导频率扰动事件下VSG需要提供的能量及对应的虚拟惯性时间常数。然后,建立含VSG控制储能的3机9节点系统仿真模型,利用模态分析法分析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储能的惯性支撑能力以及储能参数配置原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储能 虚拟同步机控制 惯量提升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邓争 刘国荣 +1 位作者 张真源 刘科正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8期73-81,共9页
为了保障风机参与有功调频后的运行稳定,在研究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控制的基础上,切实考虑了风机运行工况和电力系统调频需求两方面的情况,将风速和频率偏差值作为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来相应地调节虚拟同步机的虚拟转动惯量参... 为了保障风机参与有功调频后的运行稳定,在研究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控制的基础上,切实考虑了风机运行工况和电力系统调频需求两方面的情况,将风速和频率偏差值作为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来相应地调节虚拟同步机的虚拟转动惯量参数,实现了双馈风电机组参与有功调频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的双馈风电机组在保障自身平稳运行的同时,能适应不同的风速和电力系统的调频需求,合理地调整自身的调频出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功调频 模糊逻辑控制 虚拟同步机控制 运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频率实时镜像和自主电网同步能力的风场–柔直系统控制方法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杨仁炘 张琛 蔡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6-505,共10页
大型海上风电采用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并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VSC-HVDC采用基于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同步并网的电流矢量控制方式,体现为无惯量的电流源。对此,该文提出一种新型柔直换流... 大型海上风电采用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并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VSC-HVDC采用基于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同步并网的电流矢量控制方式,体现为无惯量的电流源。对此,该文提出一种新型柔直换流站惯性同步控制方法,在受端换流站利用直流母线电容固有动态特性实现无锁相环自主电网同步控制,使得VSC-HVDC的直流母线电压与大电网频率具有实时联动特性,通过送端换流站的频率镜像控制可将电网频率实时镜像到风场侧,便于风场进行惯量响应。在该控制方式下,VSC-HVDC受端站体现为具有风场与直流系统惯量的同步机,大幅提高风电场对电网的适应性和支撑作用。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的仿真分析系统,对新型控制方法下风电场柔直并网系统的惯量响应和并弱网稳定性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柔性直流输电 虚拟同步机控制 惯量响应 惯性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互联变流器新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忠文 李沛阳 +2 位作者 程志平 王义 随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0-59,共10页
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可以通过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实现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的功率互济。针对孤岛模式下IC采用传统下垂控制和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的电流控制方案存在惯性小、动态性能... 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可以通过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实现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的功率互济。针对孤岛模式下IC采用传统下垂控制和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的电流控制方案存在惯性小、动态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新型控制策略。首先,在传统下垂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的微分量,提出了改进的VSG控制方法,以提升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然后,在IC的电流环,提出了固定时间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接着,在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中引入了功率二次控制,实现了系统电压和频率恢复。最后,基于远宽StarSim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搭建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新型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交直流微电网子系统间功率互济,提升了系统的惯性和动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互联变流器 功率互济 虚拟同步机控制 滑模控制 二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微网下频率和电压自恢复的二次调节及功率分配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俊杰 李永刚 +2 位作者 李建文 李广地 贺鹏康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3-370,共8页
传统的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在独立微网运行情况下系统出现大容量负载投切时,系统频率和电压会偏离额定值,严重时将会发生频率和电压越限,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在独立微网下频率和电压... 传统的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在独立微网运行情况下系统出现大容量负载投切时,系统频率和电压会偏离额定值,严重时将会发生频率和电压越限,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在独立微网下频率和电压二次自恢复调节控制方法,实现变流器的频率和电压自治恢复调节。其次,针对变流器线路阻抗参数不一致,导致变流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提出功率均分控制策略,实现功率的分配控制。最后,采用单母线和网状2种结构对提出的控制算法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虚拟同步机控制 二次调频 二次调压 功率分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指数函数的变参数VSG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立娜 王逸超 +3 位作者 谭丽平 徐志强 刘文军 刘浩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131,共8页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电力电子化程度升高,电网的整体惯量减小,电虚拟同步机(VSG)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其核心思想是模仿传统能源所应用到的同步发电机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提高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转动惯量。然而,现有VSG控制策...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电力电子化程度升高,电网的整体惯量减小,电虚拟同步机(VSG)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其核心思想是模仿传统能源所应用到的同步发电机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提高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转动惯量。然而,现有VSG控制策略的控制参数固定或者简单连续变化,针对小扰动可能会引起系统功率的振荡等问题。为更加灵活调整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在详细分析VSG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指数函数的变参数VSG自适应控制策略,其虚拟惯量和旋转阻尼随电网频率的变化按照指数函数轨迹变化,从而达到减小电网波动的目的,并且扰动变化率较小时参数变化较小,避免引起系统振荡问题;最后设计主电路部分和VSG控制部分的参数,并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策略能有效改善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控制 三电平逆变器 分布式能源 虚拟惯量 变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微网逆变器VSG控制惯量阻尼系数自适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明宇 刘金宁 冯长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50,共5页
针对独立微网中新能源逆变器和发电机组在并联过程中功率振荡和稳态误差大等问题,基于逆变器虚拟同步机控制参数灵活可调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自适应惯量、阻尼控制方法,在未明确发电机组的惯量和阻尼参数大小的情况下,以功率... 针对独立微网中新能源逆变器和发电机组在并联过程中功率振荡和稳态误差大等问题,基于逆变器虚拟同步机控制参数灵活可调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自适应惯量、阻尼控制方法,在未明确发电机组的惯量和阻尼参数大小的情况下,以功率差值为计算参数,根据频率变化率分阶段进行惯量与阻尼系数自适应控制,以改善功率分配状态。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逆变器与发电机组之间的功率波动和差值,提升独立型微电网中逆变器-发电机组并联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虚拟同步机控制 惯量系数 阻尼系数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SOC的微网接口变流器VSG协同控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健 王德顺 +3 位作者 冯鑫振 史如新 杨波 张宸宇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3期128-135,共8页
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证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良好则是储能系统乃至整个微网安全高效运行的技术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VSG)控制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接口变流器与储能SOC协同控制策略,用以提高混合微网的... 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证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良好则是储能系统乃至整个微网安全高效运行的技术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VSG)控制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接口变流器与储能SOC协同控制策略,用以提高混合微网的频率、功率稳定性和系统内各储能SOC的分配合理性。首先对交直流微网两侧分布式电源的下垂控制方式及子网特性进行了分析,之后基于此特性提出了应用于接口变流器的VSG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频率功率稳定性,并且在功率分配环节中加入储能系统SOC控制策略,使各子网间储能SOC状态达到平衡,优化储能系统状态。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交直流混合微网模型对文中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储能荷电状态(SOC)控制 接口变流器 虚拟同步机(VSG)控制 SOC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VSG-DFIG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澳 王鑫达 张学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3-81,共9页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通过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这种典型的构网型控制方式,可以为电网提供一定的阻尼与惯性,而在电网发生电压跌落故障时,其可能会出现与同步机相似的功角稳定问题。首先,借助等面积定则分析电网电压发生三相对称跌落时,...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通过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这种典型的构网型控制方式,可以为电网提供一定的阻尼与惯性,而在电网发生电压跌落故障时,其可能会出现与同步机相似的功角稳定问题。首先,借助等面积定则分析电网电压发生三相对称跌落时,网侧转差功率与变功率给定值对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为使变功率给定控制策略在暂态期间适应网侧变流器动态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功角前馈的虚拟同步机控制双馈风电机组稳定性优化方法。将功角偏差量通过前馈的方式补偿暂态过程中虚拟同步机的不平衡转矩,加速功角越过暂态期间平衡点后的减速过程。通过暂态功角曲线的加减速面积确定前馈系数的选取范围,在保证功角收敛的情况下维持电压源型控制穿越故障。最后,通过仿真与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 虚拟同步机控制 等面积定则 暂态功角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系统功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孔旻玥 孙丹 年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5,共8页
为分析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特性,建立其并网点处功率响应特性的准确模型极为重要。文中提出一种建模方法以解决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点处功率响应特性的建模问题。首先,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的矢量控制与虚拟同步机控制,分别进行功率响应特性建模... 为分析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特性,建立其并网点处功率响应特性的准确模型极为重要。文中提出一种建模方法以解决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点处功率响应特性的建模问题。首先,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的矢量控制与虚拟同步机控制,分别进行功率响应特性建模及分析。然后,基于对双馈风电机组施加功率指令扰动得到的并网点处功率响应数据,提出阻尼最小二乘法中阻尼因子的优化调整方式,并基于改进方法进行模型辨识,以实现并网点处功率响应特性的拟合。接着,分析双馈风电机组电机参数对模型拟合误差的影响,通过参数轨迹灵敏度计算分析其影响程度,并结合仿真进一步明确模型的适用范围。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功率响应特性模型的合理性和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功率响应特性 参数辨识 矢量控制 虚拟同步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储能惯量支撑能力评估的新型电力系统惯性系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禹海峰 马俊杰 +3 位作者 周年光 王璐 徐镇涛 李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72,共8页
传统的中心惯量方法,难以用以衡量储能等电力电子设备的惯量支撑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量测数据的惯量辨识方法,用以衡量储能对电网的惯量支撑作用。首先,对含储能电力系统惯性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明确了频率-功率-惯量的关联关系;其... 传统的中心惯量方法,难以用以衡量储能等电力电子设备的惯量支撑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量测数据的惯量辨识方法,用以衡量储能对电网的惯量支撑作用。首先,对含储能电力系统惯性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明确了频率-功率-惯量的关联关系;其次,采用多项式方法对储能并网点以及系统的功率、频率量测数据进行拟合,基于拟合结果辨识获得对应惯性系数;最后,在IEEE 39节点系统中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控制参数对储能惯量支撑能力的影响。所提方法也可以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中其他类型电力电子装置的惯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评估 储能系统 惯性系数辨识 虚拟同步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湍流风况的构网型永磁风电机组物理转子转速恢复策略
19
作者 邹小明 汪成根 胡英杰 《电力工程技术》 2025年第5期100-108,共9页
构网型永磁风电机组(简称构网风机)在频率支撑结束后,须及时恢复物理转子转速以使风轮重新运行在最大功率点。但面对随机波动的实际湍流风速,传统基于单一函数形式的转速恢复策略会导致构网风机转速恢复失败。为此,文中首先基于稳定性... 构网型永磁风电机组(简称构网风机)在频率支撑结束后,须及时恢复物理转子转速以使风轮重新运行在最大功率点。但面对随机波动的实际湍流风速,传统基于单一函数形式的转速恢复策略会导致构网风机转速恢复失败。为此,文中首先基于稳定性分析揭示湍流风速下构网风机转速恢复失败的物理机理,再结合实际湍流风速的渐强风和渐弱风交替的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物理转子转速状态判断的构网风机自适应转速恢复策略。该方法利用实测转速作为渐强风和渐弱风的判定依据,在渐强风时保持参考功率指令,利用渐强的气动功率加速风机物理转子;而渐弱风下则暂时中断转速恢复过程,并将参考功率指令设定为次最优功率曲线以维持风机稳定。最后,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改进策略经过若干次恢复/中断过程的自适应切换,能够实现湍流风速下构网风机转速的可靠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虚拟同步机控制 频率支撑 转速恢复 湍流风速 二次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