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虚拟变换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明哲 王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常规虚拟变换技术用于波束形成时,受变换区域影响较大,在区域选择不当时甚至会引起整个方向图的严重畸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基于子空间投影思想,给常规变换矩阵引入干扰方向信息。利用该方法形成波束时,能稳定地形成对准... 常规虚拟变换技术用于波束形成时,受变换区域影响较大,在区域选择不当时甚至会引起整个方向图的严重畸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基于子空间投影思想,给常规变换矩阵引入干扰方向信息。利用该方法形成波束时,能稳定地形成对准干扰方向的零点,对变换区域的选择也不很敏感。并且在小快拍数时仍然具有良好的波束保形能力。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虚拟变换 变换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阵列变换法解相干信号MUSIC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卫安 马远良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无线电通讯领域,因为经常遇到多径传输与反射等因素,必须考虑相干信号源的存在。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列变换方法的解相干信号的MUSIC算法。利用这种算法,在较低信噪比和较少采样快拍情况下,可以利用M个阵元的阵列来探测M-1个相干信号... 在无线电通讯领域,因为经常遇到多径传输与反射等因素,必须考虑相干信号源的存在。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列变换方法的解相干信号的MUSIC算法。利用这种算法,在较低信噪比和较少采样快拍情况下,可以利用M个阵元的阵列来探测M-1个相干信号源。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增加阵列的信号探测能力,提高阵列的相干信号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信号 波达方向(DOA) 虚拟阵列变换 空间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与虚拟阵列相结合的波达方向估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金翔 张天骐 +1 位作者 侯瑞玲 高永升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9,共5页
针对常规的MUSIC、ESPRIT算法不能估计宽带线性调频(LFM)信号、相干LFM信号和平滑技术解相干在低信噪比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与虚拟阵列变换法相结合的宽带相干LFM信号... 针对常规的MUSIC、ESPRIT算法不能估计宽带线性调频(LFM)信号、相干LFM信号和平滑技术解相干在低信噪比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与虚拟阵列变换法相结合的宽带相干LFM信号的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天线阵的观测信号变换到分数阶Fourier域(FRF域),把时域时变的方向向量转化为FRF域时不变的方向向量,然后构造FRF域的阵列信号相关矩阵,用虚拟阵列变换法对相干信号进行解相干,再用ESPRIT算法进行波达方向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较低信噪比和较少采样快拍时,不仅能实现更准确的DOA估计,而且不损失阵列的孔径,使N个阵元中可估计相干信号源数目达N-1个,提高了阵元数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虚拟阵列变换 相干宽带线性调频信号 波达方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阵列变换和修正MUSIC算法的相干源测向 被引量:4
4
作者 刁鸣 王艳温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A期416-418,共3页
文中在建立了相干信号源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虚拟阵列变换思想和修正 MUSIC 算法实现了对相干信号源的方位估计。经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DOA 估计 相干信号源 修正 MUSIC 算法 虚拟阵列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到达角估计模糊的二次虚拟阵列变换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安 王殊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52,共5页
引入非均匀时延构造虚拟阵列变换的变换矩阵,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虚拟阵列变换的到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均匀时延间隔的随机性,每一次快拍下都等效于随机改变虚拟阵元的阵元间隔,突破了空域采样定理的限制,解决了在使用较大阵元间距... 引入非均匀时延构造虚拟阵列变换的变换矩阵,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虚拟阵列变换的到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均匀时延间隔的随机性,每一次快拍下都等效于随机改变虚拟阵元的阵元间隔,突破了空域采样定理的限制,解决了在使用较大阵元间距条件下到达角估计的模糊问题。同时增大的阵元间距也提高了估计的精度和分辨力。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且能改善小信噪比条件下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阵列变换 到达角估计 非均匀时延 解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阵列变换的相干源测向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程 《无线电工程》 2012年第6期16-18,共3页
针对传统空间谱测向方法对相干信号源测向失效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任意形状平面阵列的测向方法。该方法在建立了相干信号源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虚拟阵列变换思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采用虚拟阵列变换原理和MUSIC算法实现了对相干信... 针对传统空间谱测向方法对相干信号源测向失效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任意形状平面阵列的测向方法。该方法在建立了相干信号源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虚拟阵列变换思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采用虚拟阵列变换原理和MUSIC算法实现了对相干信号源DOA的估计,提高了测向性能。经仿真试验和理论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该算法的适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估计 相干信号源 MUSIC算法 虚拟阵列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虚拟阵列的自适应波束形成
7
作者 邹翔 钟子发 史英春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20,共3页
常规虚拟变换技术用于波束形成时,受变换区域影响较大,在区域选择不当时甚至会引起整个方向图的严重畸变,并且零陷也过浅。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虚拟阵列的方法,给变换矩阵引入干扰方向信息。利用该方法形成波束时,能稳定地形成对准期望信... 常规虚拟变换技术用于波束形成时,受变换区域影响较大,在区域选择不当时甚至会引起整个方向图的严重畸变,并且零陷也过浅。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虚拟阵列的方法,给变换矩阵引入干扰方向信息。利用该方法形成波束时,能稳定地形成对准期望信号,并且有较深的零陷和较好的旁瓣抑制效果。在小快拍数和小阵元数时仍然具有良好的波束保形能力。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虚拟变换 变换区域 干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导向矢量变换的DOA估计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蒋柏峰 吕晓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52-1557,共6页
针对大多数空间谱估计算法在目标数量大于阵列自由度时失效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内插阵列变换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导向矢量变换的空域滤波方法。利用目标分布的先验信息,将观测空间划分为若干子空间,保证每一子空间内的目标数量小于阵列自由... 针对大多数空间谱估计算法在目标数量大于阵列自由度时失效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内插阵列变换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导向矢量变换的空域滤波方法。利用目标分布的先验信息,将观测空间划分为若干子空间,保证每一子空间内的目标数量小于阵列自由度;使用内插阵列变换方法,将整个观测空间的导向矢量变换为子空间的导向矢量,抑制子空间外的目标,从而将观测空间内大量目标的DOA估计问题转化为若干子空间内的常规DOA估计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空域滤波 虚拟阵列变换 DOA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阵元解模糊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董国英 陶海红 廖桂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3-1496,共4页
针对稀布阵的测向模糊问题,该文以虚拟阵列变换法和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虚拟阵元法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虚拟阵元法解测向模糊的可行性,并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加以验证,得出虚拟阵元的接收数据的产生依赖于实际阵元的变换区间,在这种情况下... 针对稀布阵的测向模糊问题,该文以虚拟阵列变换法和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虚拟阵元法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虚拟阵元法解测向模糊的可行性,并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加以验证,得出虚拟阵元的接收数据的产生依赖于实际阵元的变换区间,在这种情况下虚拟阵元法并不能有效的解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解模糊 虚拟阵列 最小二乘估计 虚拟阵列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随机荷载作用下梁桥非平稳随机振动的PEM-FFT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岩 周瑞鹏 贾甜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0,共6页
针对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桥梁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虚拟激励-傅里叶变换方法(PEM-FFT)。与通常的非平稳随机振动的时频分析方法不同,提出的方法完全在频域上执行。其主要特色是能够给出随机输入与随机输出的... 针对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桥梁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虚拟激励-傅里叶变换方法(PEM-FFT)。与通常的非平稳随机振动的时频分析方法不同,提出的方法完全在频域上执行。其主要特色是能够给出随机输入与随机输出的频域关系,表明移动载荷作用下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仅需对载荷的确定性移动函数项进行计算。数值算例考虑了等截面/变截面简支梁受移动随机载荷作用的问题,首先与通常的时频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PEM-FFT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结构形式以及不同载荷移动速度对响应演变统计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随机载荷 非平稳 随机振动 频域分析 虚拟激励-傅里叶变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相干TOFS改进算法研究
11
作者 张进锋 李立春 +1 位作者 蒲敏刚 江横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83-287,337,共6页
针对频域子空间正交性测试(TOFS)算法不能处理宽带相干信号波达方向估计(DOA)的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将修正Toeplitz协方差矩阵重构技术应用到原TOFS算法中,对各频点协方差矩阵做修正Toeplitz化预处理,恢复协方差矩阵的秩与目标... 针对频域子空间正交性测试(TOFS)算法不能处理宽带相干信号波达方向估计(DOA)的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将修正Toeplitz协方差矩阵重构技术应用到原TOFS算法中,对各频点协方差矩阵做修正Toeplitz化预处理,恢复协方差矩阵的秩与目标数目相等,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估计精度有所提高,但会导致阵列孔径的减小,当信源数目较多时,估计偏差较高;二是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变换的解相干TOFS改进算法,该方法利用各频点协方差矩阵的特定元素构造虚拟阵列接收数据,而后进行虚拟空间平滑以达到解相干的目的,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没有阵列自由度损失,且在低信噪比下算法DOA估计精度有了较大程度提高。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子空间正交性测试(TOFS) 修正Toeplitz化预处理 虚拟变换 波达方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电网新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红萍 杨洪耕 张浩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8-1153,共6页
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低压微电网运行的新型正弦虚拟有功-频率下垂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坐标旋转变换实现功率的解耦控制,使传统下垂控制能够扩展应用到低压微电网中。然后,采用正弦虚拟有功-频率下垂控制,无须下垂限幅控制环节即可保证逆... 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低压微电网运行的新型正弦虚拟有功-频率下垂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坐标旋转变换实现功率的解耦控制,使传统下垂控制能够扩展应用到低压微电网中。然后,采用正弦虚拟有功-频率下垂控制,无须下垂限幅控制环节即可保证逆变器功率输出在功率限值范围之内,并且改进的控制策略在额定功率附近下垂系数比较大,可减小无功分配误差。最后,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平台建立微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虚拟坐标变换 正弦下垂控制 最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相永磁容错电机不对称运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芳彪 严东超 +1 位作者 王光明 袁辰晖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7,共5页
六相永磁容错电机发生一相或多相开路故障后,如不调整剩余相的电流,转矩脉动会很大,电机性能会明显降低。为使电机单相开路后能保持正常状态下的性能,以A相开路为例,建立了该电机单相开路情况下在静止五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 六相永磁容错电机发生一相或多相开路故障后,如不调整剩余相的电流,转矩脉动会很大,电机性能会明显降低。为使电机单相开路后能保持正常状态下的性能,以A相开路为例,建立了该电机单相开路情况下在静止五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虚拟坐标变换后,实现了电机故障状态下的解耦控制,可对电机进行矢量控制。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一相开路情况下,通过调整剩余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电机仍能正常运行,且保持了正常状态下的性能,实现了电机的容错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永磁容错电机 单相开路故障 虚拟坐标变换 解耦控制 不对称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采样的空间谱估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安 王殊 +1 位作者 程卓 胡富平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9,共4页
文中引入非均匀采样对阵列通道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阵列非均匀采样的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均匀采样的时间间隔随机性,每一次快拍都等效于随机改变空间阵元的间隔,相当于基于虚拟阵列变换得到一个时变的自适应的虚拟非均匀阵列结构... 文中引入非均匀采样对阵列通道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阵列非均匀采样的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均匀采样的时间间隔随机性,每一次快拍都等效于随机改变空间阵元的间隔,相当于基于虚拟阵列变换得到一个时变的自适应的虚拟非均匀阵列结构.基于阵列非均匀采样的空间谱估计能突破空域采样定理的限制,使用较大的阵元间距检测出来波方向,克服了均匀采样条件下阵元间距增大引起的角度模糊现象,而且增大的阵元间距也提高了空间谱估计的分辨率和精度.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改善了小信噪比条件DOA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采样 空间谱估计 虚拟阵列变换 角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M的非均匀圆阵二维DOA估计
15
作者 张胜楠 刘峥 +1 位作者 谢荣 冉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0-636,共7页
传统的基于原子范数最小化(Atomic Norm Minimization,ANM)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不满足范德蒙德结构的非均匀圆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阵列变换的改进方法。以某非均匀圆阵作原始阵... 传统的基于原子范数最小化(Atomic Norm Minimization,ANM)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不满足范德蒙德结构的非均匀圆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阵列变换的改进方法。以某非均匀圆阵作原始阵列为例,首先通过虚拟阵列变换处理原始阵列接收的数据,使其转换为虚拟的均匀L阵接收数据,将非均匀圆阵上的DOA估计问题转化为两个均匀线阵上的DOA估计问题,再利用基于ANM的DOA估计算法与L型阵的二维角度关系还原出方位角和俯仰角。通过仿真与实测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应用于非均匀圆阵的可行性,并分析其DOA估计结果,证明其拥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范数最小化 虚拟阵列变换 波达方向估计 无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弧阵的反卷积波束形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桐桐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第4期424-431,共8页
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水下目标的位置,是水下目标定位一直追求的结果。目前的被动声定位主要使用波束形成,但是实验中使用的波束形成存在稳健性足够但是角度分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权衡稳健性与高分辨之间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双弧阵... 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水下目标的位置,是水下目标定位一直追求的结果。目前的被动声定位主要使用波束形成,但是实验中使用的波束形成存在稳健性足够但是角度分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权衡稳健性与高分辨之间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双弧阵的反卷积波束形成方法。将双弧阵经过虚拟阵列变换预处理再进行反卷积波束形成,从而将仅适用于移不变阵型反卷积波束形成应用在移变阵型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双弧阵经过虚拟阵列变换预处理后可以使用反卷积波束形成进行准确的方位估计,而且存在相干信号时,该方位估计方法也可以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弧阵 高分辨方位估计 虚拟阵列变换 反卷积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