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载GNSS虚拟参考站差分定位技术研究
1
作者 吴庆丰 宋叶志 +6 位作者 闫正洲 夏凤雨 李静 罗鹏 周善石 胡小工 赵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3,共7页
针对高动态目标定位的长基线实时解算需要,本研究采网络多基站融合技术,结合基准站与线性内插模型算法,生成虚拟参考站伪距观测值,并将虚拟参考站作为基准站与目标进行伪距差分解算,从而解算高动态目标的位置轨迹。通过静态目标与高动... 针对高动态目标定位的长基线实时解算需要,本研究采网络多基站融合技术,结合基准站与线性内插模型算法,生成虚拟参考站伪距观测值,并将虚拟参考站作为基准站与目标进行伪距差分解算,从而解算高动态目标的位置轨迹。通过静态目标与高动态目标的实测数据验证,在有3个基准站的情况下,静态数据的定位精度达到0.399 m;而高动态目标在目标与基准站共视卫星个数不少于6颗的情况下,定位中误差不超过2.750 m;而与光学雷达、多测速雷达等其他外测设备的实测综合轨迹相比,两者之间位置差异的均方根值为6.390 m,基本满足高动态目标的定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伪距差分 虚拟参考站技术 弹道测量 扩展卡尔曼滤波 线性内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TRIP协议的虚拟差分GPS接收设备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梁静娴 张漫 +1 位作者 李民赞 曹旻罡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5-168,共4页
在分析NTRIP(networked transport of RTCM via Internet protocol)协议组成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低成本、低精度的GPS OEM板,采用GPRS无线通信方式,设计开发了手持式虚拟差分GPS接收设备,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开发的接收设备是以ARM7为核... 在分析NTRIP(networked transport of RTCM via Internet protocol)协议组成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低成本、低精度的GPS OEM板,采用GPRS无线通信方式,设计开发了手持式虚拟差分GPS接收设备,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开发的接收设备是以ARM7为核心,包括无线通信模块、GPS OEM板、液晶显示模块、优盘存储模块等,能够完成GPS数据的接收、实时处理及显示,还可通过USB接口或串口,将完整的NMEA格式数据存储或发送给上位机,以备后续的处理及使用。同时,设备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能够完成数据接收模式、存储方式以及VRS连接参数的设置。试验结果表明:此GPS OEM板经VRS差分后,精度可达1.24 m(95%),能够为农田信息采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虚拟参考站技术 NTRIP协议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系统的VRS技术在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磊 张荣文 张超 《海洋测绘》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在实际观测中发现北斗系统定位误差中有系统误差存在,通过对定位模型的分析发现,这种误差是由于北斗系统几何观测图形不好所造成的。基于VRS技术的思想,提出利用位置差分法提高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 卫星定位 北斗系统 虚拟参考站技术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S网络差分系统数据通讯结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菲 潘树国 +1 位作者 王庆 郭立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5期582-585,共4页
为了满足虚拟参考站(VRS)网络差分系统数据传输高可靠、低时延的要求,解决多参考站、多移动站网络通讯带来的软件结构复杂性,提出采用虚拟专用网(VPN)及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互联网(Internet)无缝链接技术构建通讯链路,用自适配通信... 为了满足虚拟参考站(VRS)网络差分系统数据传输高可靠、低时延的要求,解决多参考站、多移动站网络通讯带来的软件结构复杂性,提出采用虚拟专用网(VPN)及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互联网(Internet)无缝链接技术构建通讯链路,用自适配通信环境(ACE)设计可跨平台、复用性强的网络传输软件框架,基于通过互联网传送差分信息协议(Ntrip)组织规范差分数据传输格式。实验测试表明,该网络差分系统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延时在2s以内,实时定位精度达到了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参考站技术 自适应通信环境 通过互联网传送差分信息协议 虚拟专用网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