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虚拟时代美学的数字化生存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怀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9,共5页
数字虚拟技术一方面造就虚拟世界及其虚拟主体间性,一方面形成人类新的感性实践方式,完成了主体间性哲学难以完成的对主体性哲学的超越,促使人的感性解放程度得到空前提高,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架起了一座自由互通的桥梁。在文艺审美活动... 数字虚拟技术一方面造就虚拟世界及其虚拟主体间性,一方面形成人类新的感性实践方式,完成了主体间性哲学难以完成的对主体性哲学的超越,促使人的感性解放程度得到空前提高,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架起了一座自由互通的桥梁。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数字虚拟艺术实现了接受者与艺术品、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在实时交流中强化了身临其境的感知经验。但艺术的数字化生产、美学的数字化生存也使艺术的精神品质、文化品格等内在价值被商业市场所放逐,这需要我们冷静理性地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体间性 新感 美学 数字化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