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种全数字化前伸髁导斜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周哲青
王思谕
袁泉
岳莉
杨胜涛
-
机构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
基金
四川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610205)
四川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SCU10374)。
-
文摘
目的 探究一种全数字化前伸髁导斜度(SCI)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获取的受试者左、右侧SCI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10名咬合关系良好、关节状态正常的受试者,分别使用方法A (传统机械面弓+基于实体架的实体前伸咬合记录)、B (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C (电子面弓描记)测量受试者左、右侧SCI值。以传统机械面弓+基于实体架的实体前伸咬合记录组和电子面弓描记组作为对照组,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组为实验组,对3种方法获得的左、右侧SCI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的全数字化方法用于SCI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分析同一受试者左、右侧SCI值之间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方法 A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41.70°±7.09°、42.80°±8.62°,方法 B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35.09°±12.49°、37.63°±12.10°,方法 C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39.43°±8.72°、38.45°±6.91°。3种方法测量的SCI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同一受试者左、右侧SCI值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虚拟面弓和虚拟咬合记录的全数字化SCI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与基于机械面弓和实体咬合记录法、电子面弓描记法无差异,同一受试者左、右侧SCI值类似,临床诊疗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SCI测量和设置策略。
-
关键词
前伸髁导斜度
虚拟面弓
虚拟(牙合)架
面部扫描
电子面弓
-
Keywords
sagittal condylar inclination
virtual facebow
virtual articulator
face scan
jaw motion tracking system
-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