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税人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及其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庆民 徐善明 《税收经济研究》 2014年第6期13-20,共8页
取得虚开专用发票主要是为了抵扣税款或者骗取出口退税款,虚开专用发票则是为了赚取"开票费";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为虚开专用发票行为提供了巨大的买方市场。对故意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应当重点予以打击。取得虚开专用发票... 取得虚开专用发票主要是为了抵扣税款或者骗取出口退税款,虚开专用发票则是为了赚取"开票费";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为虚开专用发票行为提供了巨大的买方市场。对故意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应当重点予以打击。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可以分为取得虚开专用发票未抵扣税款和取得虚开专用发票已抵扣税款行为两个阶段。其中,取得虚开专用发票未抵扣税款行为,又可以分为三种行为方式:一是受票方主动放弃抵扣税款行为;二是受票方持有虚开专用发票尚未抵扣税款行为;三是被税务机关依法阻止抵扣税款行为。对不同阶段,不同行为方式下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应当区别对待,重点打击故意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专用发票 抵扣税款 税收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逃税罪的界限 被引量:5
2
作者 孟红艳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70,共15页
厘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逃税罪的不同构造,有助于实现对涉税犯罪的准确定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特殊诈骗罪,其构成要件包含了骗取国家税款行为和造成国家税款损失的要素;逃税罪不符合诈骗罪客观构成要件的定型性,不是特殊诈骗... 厘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逃税罪的不同构造,有助于实现对涉税犯罪的准确定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特殊诈骗罪,其构成要件包含了骗取国家税款行为和造成国家税款损失的要素;逃税罪不符合诈骗罪客观构成要件的定型性,不是特殊诈骗罪,这是其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法定刑悬殊的关键。对于实践中争议极大的“富余票”虚开、“有货代开”“变票虚开”、少开发票等情形,都应当认为行为人不是通过虚开骗抵的欺骗方式造成税款损失,而是为了在应纳税义务范围内逃避缴纳税款,不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但可能成立逃税罪。如此界定犯罪界限,能够在个案处理中严格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保持刑法谦抑性。对于不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逃税行为,不能转而认定其构成虚开发票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逃税罪 特殊诈骗 刑法谦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法益构造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适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本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76,共15页
秩序法益观及其行为犯说过于扩大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适用范围;财产法益观及其目的犯说、危险犯说、实害犯说都存在理论上的缺陷。法定犯是“法定秩序违反+实体法益侵害犯”,其法益构造应该从单层法益转向双层法益。虚开增值税专... 秩序法益观及其行为犯说过于扩大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适用范围;财产法益观及其目的犯说、危险犯说、实害犯说都存在理论上的缺陷。法定犯是“法定秩序违反+实体法益侵害犯”,其法益构造应该从单层法益转向双层法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侵害的第一层法益是抵扣机制,第二层法益是国家税款。相应地,判断犯罪成立的第一标准是抵扣权标准,第二标准是税款损失标准,抵扣权标准优先于税款损失标准。具有抵扣权的代开行为不构成本罪;虚构抵扣权但不会造成税款损失的行为不构成本罪;虚构抵扣权并可能造成税款损失的行为才构成本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逃税罪的法益、危害结果都不相同,因此两罪之间是独立并行关系。逃税罪中的“虚抵进项税额”不包括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抵扣权 税款损失 逃税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绍彬 杨艳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给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极为巨大 ,且愈演愈烈 ,如何控制、减少本罪成为刑法学的重要课题。由于该罪较强的专业性 ,我国刑法理论对该罪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对该罪的几个重要疑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自然人为实施...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给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极为巨大 ,且愈演愈烈 ,如何控制、减少本罪成为刑法学的重要课题。由于该罪较强的专业性 ,我国刑法理论对该罪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对该罪的几个重要疑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自然人为实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设立单位或单位设立后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业或为其主要活动的 ,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应当以自然人犯罪论处。如实代开行为仅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应当将小规模纳税人在经济活动中请人如实代开的行为非犯罪化。第二百零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和第二款并不矛盾 ,适用第二款的条件是行为人虚开行为是否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单纯进行了虚开行为的犯罪分子只要导致国家巨额税款被骗 ,情节特别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刑法 中国 税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的善意受票人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佩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0,共6页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国家税款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在特定情形下受票人对于所接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虚开的事实并不知情也不可能知情,是为"善意受票人"。在打击犯罪、保障国家税收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善意受票人合法利益...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国家税款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在特定情形下受票人对于所接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虚开的事实并不知情也不可能知情,是为"善意受票人"。在打击犯罪、保障国家税收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善意受票人合法利益的保障,以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善意受票人 认定标准 处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交易中被动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善意受票人、瑕疵受票人、恶意受票人的分类为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佩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4-160,共7页
在真实的交易活动中被动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是否属于"让他人为自己虚开"的情形以及是否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关系到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问题。被动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与主动的"让他人为自己虚... 在真实的交易活动中被动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是否属于"让他人为自己虚开"的情形以及是否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关系到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问题。被动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与主动的"让他人为自己虚开"的情形,在行为性质上存在区别,其与虚开发票者并不存在主观上的共同故意,并不构成犯罪。对于既无过错又无过失的善意受票人,应当优先保护受票人的合法权益,允许其进项税额的抵扣。对于非善意受票人,则应当区分瑕疵取得与恶意取得。对于瑕疵取得,其不可能造成实质危害,因此如果补开真实规范的专用发票,允许其进项税额抵扣,但对其不规范的行为应予以行政处罚;对于恶意取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且税务机关应对其予以行政处罚,且不排除构成其他犯罪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让他人为自己虚开 为他人虚开 善意受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抽象危险判断 被引量:43
7
作者 马春晓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9,共13页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抽象危险犯,关于抽象危险的判断,不只是事实层面的行为、目的或经验层面的盖然性判断,必须根据犯罪构造与风险创设的方式进行规范判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属于抽象危险犯中的实质预备犯,其之所以被刑法归责,...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抽象危险犯,关于抽象危险的判断,不只是事实层面的行为、目的或经验层面的盖然性判断,必须根据犯罪构造与风险创设的方式进行规范判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属于抽象危险犯中的实质预备犯,其之所以被刑法归责,在于虚开行为创设了值得被刑法处罚的抽象危险。在“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两种由行为人支配危险流程的情形中,应当以风险是否外溢为归责标准;在“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以及介绍他人虚开”两种由他人支配危险流程的情形中,应遵循共犯从属性原理,以他人行为造成风险外溢为归责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抽象危险 风险管辖 客观归责 规范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限缩适用立场——“目的+结果”标准的澄清与改进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60,共12页
立法为遏制早期猖獗的违法现象,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采取行为犯的立场。梳理发票的复合功能可以发现,行为犯的规制范围过宽,刑法呈现隐藏法律漏洞。司法机关以"是否具有骗取税款目的+是否造成税款流失"限缩罪名的适用范围... 立法为遏制早期猖獗的违法现象,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采取行为犯的立场。梳理发票的复合功能可以发现,行为犯的规制范围过宽,刑法呈现隐藏法律漏洞。司法机关以"是否具有骗取税款目的+是否造成税款流失"限缩罪名的适用范围,但并未充分阐明该标准的实质内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所保护的法益不应解读为征管制度、发票管理秩序等抽象概念,而应具象化为专用发票所约束的抵扣计征机制。"目的"标准是对刑法条文的目的性限缩,排除基于税制缺陷而"被迫虚开"的入罪可能。"结果"标准超出限缩必要不应作为出罪标准,仅可对基于经济活动证明需求而"主动虚开"予以适当从宽处理。在增值税实现统一的全覆盖征收之前,该罪的司法适用应继续坚持"目的"标准,并结合"结果"标准对"主动虚开"设置基本犯、对进一步造成税款流失的行为设置结果加重犯,以更趋完善的立法技术细分虚开行为的可归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目的+结果”标准 限缩适用立场 目的性限缩 法益具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应对 被引量:4
9
作者 隋焕新 《税收经济研究》 2017年第2期6-8,24,共4页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动机通常在于虚开方赚取手续费、取得方虚抵税款或出口骗税。文章揭示了一种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要手段,制造贸易假象,从银行融资,然后通过高息放贷、票据贴现牟利的新型违法手段。从金融、税收的不同视角,分...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动机通常在于虚开方赚取手续费、取得方虚抵税款或出口骗税。文章揭示了一种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要手段,制造贸易假象,从银行融资,然后通过高息放贷、票据贴现牟利的新型违法手段。从金融、税收的不同视角,分析了融资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发展过程、所依托的新型金融产品、运作模式、发展趋势,及其导致的金融、税收流失和执法的风险。基于社会综合治理的思路,提出了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开明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 犯罪特点 犯罪行为 犯罪构成 犯罪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偷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的侦查讯问
11
作者 张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4-88,共5页
 偷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的侦查讯问是这几类案件侦查的重要环节。这三类案件具有各自不同的讯问要点,讯问时,要挑选精通财税、会计、法律的人员,熟悉案情,收集证据,选择讯问途径,确定讯问的突破口及核心问题...  偷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的侦查讯问是这几类案件侦查的重要环节。这三类案件具有各自不同的讯问要点,讯问时,要挑选精通财税、会计、法律的人员,熟悉案情,收集证据,选择讯问途径,确定讯问的突破口及核心问题,灵活运用各种讯问的策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税犯罪案件 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案件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 侦查讯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介绍人地位与处罚之探讨
12
作者 李小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7,共7页
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中,介绍人一般系应受票单位之委托,为其介绍开票人。这种情况下,介绍人与受票单位之间系平等的民事关系,并非受票单位的员工,其行为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而应认定为与受票单位构成共同犯罪。一般情况下,介绍人都... 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中,介绍人一般系应受票单位之委托,为其介绍开票人。这种情况下,介绍人与受票单位之间系平等的民事关系,并非受票单位的员工,其行为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而应认定为与受票单位构成共同犯罪。一般情况下,介绍人都可以认定为从犯,而不论其有无从中赚取开票费的差价。在认定其与受票单位构成共同犯罪且系从犯的基础上,对介绍人适用单位犯罪的量刑档次,更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介绍人 单位犯罪 个人犯罪 从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判断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为虚开
13
作者 虎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 判断 汽车贸易 集团购买 商贸企业 流通领域 税务顾问 合作关系 贸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抵扣税款加收滞纳金问题的规定
14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27,共1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87号)规定,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指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交易,且购货方不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善意取得 纳税人 抵扣税款 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 发票处理 非法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征补税款问题的公告
15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94,共1页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3号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就其虚开金额申报并缴纳增值税的,应按照其虚开金额补缴增值税;已就其虚开金额申报并缴纳增值税的,不再按照其虚开金额补缴增值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3号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就其虚开金额申报并缴纳增值税的,应按照其虚开金额补缴增值税;已就其虚开金额申报并缴纳增值税的,不再按照其虚开金额补缴增值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作为增值税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抵扣其进项税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公告 税款 国家税务总局 税务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开、环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法律规制
16
作者 沈贵明 刘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58,共7页
有效实施增值税制度,打击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骗税逃税的行为,是我国《刑法》第205条和相关行政法规、规章的基本目的。司法机关应当准确把握有关立法精神,对对开、环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慎用刑事追责;需要适用《发票管理... 有效实施增值税制度,打击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骗税逃税的行为,是我国《刑法》第205条和相关行政法规、规章的基本目的。司法机关应当准确把握有关立法精神,对对开、环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慎用刑事追责;需要适用《发票管理办法》进行行政处罚的,应当严谨执法。实践中,此类行为往往与会计核算相结合,违犯我国《会计法》,侵犯会计管理秩序。因此,依据《会计法》对此类行为予以行政处罚,是正确的常规性规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行政追责 《会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虚开发票犯罪的刑事立法误区——建议取消我国刑法第205条与第205条之一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佩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44,共10页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自设置以来,对于其构成要件的理解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等方面,一直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与司法适用上的疑难。这些疑难与分歧,无法通过刑法解释的方法予以解决,也无法在立法技术层面予以补足完善。...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自设置以来,对于其构成要件的理解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等方面,一直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与司法适用上的疑难。这些疑难与分歧,无法通过刑法解释的方法予以解决,也无法在立法技术层面予以补足完善。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刑事立法增设罪名的考察环节,对于增设该罪的必要性、合理性的论证,存在观念上的混淆与立法上的误区,是因重复性设置罪名而导致的虚妄冲突,不设置虚开发票犯罪并不会造成刑法惩治上的空白与漏洞。应取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虚开发票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虚开发票 立法技术 立法原则 立法逻辑 立法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刑法修正案(八)》有关发票犯罪的规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洪兵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刑法修正案(八)》已于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该修正案是迄今为止对刑法所做的最大幅度的修正,并涉及对刑法总则相关内容的修正,因而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凸现了较多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由此也引发了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烈探讨。本组... 《刑法修正案(八)》已于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该修正案是迄今为止对刑法所做的最大幅度的修正,并涉及对刑法总则相关内容的修正,因而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凸现了较多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由此也引发了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烈探讨。本组文章主要对其中一些个罪的司法适用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以期裨益于该修正案的顺利实施和准确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发票犯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简评 《刑法》 死刑废除 出口退税 抵扣税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公司开出亿元增值税发票
19
作者 梁存喜 《农村农业农民》 2007年第5期22-23,共2页
这是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案金额达5.16亿元,涉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家受票企业的连环性团伙大案,由公安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督办。2006年12月26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分别判处何书文、程... 这是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案金额达5.16亿元,涉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家受票企业的连环性团伙大案,由公安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督办。2006年12月26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分别判处何书文、程广义等人死缓及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裘皮 金额 羊绒 杭锦旗 毛皮 鄂尔多斯右翼后旗 增值税发票 虚开发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偷税罪
20
作者 刘庆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偷税罪 偷税数额 《刑法》 税务机关 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犯罪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