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教系政经专业研究生讨论马克思的虚假社会价值问题
1
作者 颜久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最近,政教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在学习马克思的地租学说中,对马克思提出的虚假的社会价值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要点摘要综述如下: 一,关于虚假的社会价值的定义问题在国内外经济理论界中,有人认为,虚假的社会价值是相对于... 最近,政教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在学习马克思的地租学说中,对马克思提出的虚假的社会价值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要点摘要综述如下: 一,关于虚假的社会价值的定义问题在国内外经济理论界中,有人认为,虚假的社会价值是相对于工业中真正的或实际的社会价值而言。在工业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社会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 生产条件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生产价格 经济理论 劳动价值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假的社会价值刍议
2
作者 王仲君 《高校教育管理》 1990年第3期16-19,共4页
虚假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明确提出来的,它与土地产品直接相关。马克思这样说,“关于级差地租,一般应当指出:市场价值始终超过产品总量的总生产价格。……这是由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通过竞争而实现的市场价值所决定... 虚假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明确提出来的,它与土地产品直接相关。马克思这样说,“关于级差地租,一般应当指出:市场价值始终超过产品总量的总生产价格。……这是由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通过竞争而实现的市场价值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产生了一个虚假的社会价值。这种情况是由市场价值规律造成的。土地产品也受这个规律支配。”如何来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社会价值 生产价格 地产品 地租理论 市场价值规律 超额利润 马克思 商品的个别价值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平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需要与价值决定——兼答张俊青、陆晓明同志
3
作者 韦奇 时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57-62,共6页
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 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干亿元左右。”胡耀邦同志还说:“在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五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就将提高经济效益在今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地规定下来了。而什么叫做提高经济效益,它的主要之点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耗费 效用 价值决定 张俊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需要 价值 商品价值 虚假社会价值 计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客体的二重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剑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中,人们关于“价值”的定义和论述为什么众说纷纭而又莫衷一是?为什么并无根本利害冲突的人们对同一客体、特别是社会客体,也往往会作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评价?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价值客体都具有二重性,人们却并没有发... 在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中,人们关于“价值”的定义和论述为什么众说纷纭而又莫衷一是?为什么并无根本利害冲突的人们对同一客体、特别是社会客体,也往往会作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评价?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价值客体都具有二重性,人们却并没有发现它。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价值事实:一种是客体的功能和属性满足作为主体的人和社会的一般需要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价值 社会客体 虚假社会价值 价值客体 价值事实 二重性 张华 两种价值 失度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土地产品特殊价值决定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时珍 韦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9,共6页
我们认为,要完整地把握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必须详细分析土地产品的特殊价值决定,本文试就此谈些看法。一、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是土地产品的特殊价值决定的产物大家都知道,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而农业中其所以会存在稳定... 我们认为,要完整地把握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必须详细分析土地产品的特殊价值决定,本文试就此谈些看法。一、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是土地产品的特殊价值决定的产物大家都知道,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而农业中其所以会存在稳定的超额利润,则是由于土地产品存在特殊价值决定的缘故。下面我们从工业与农业的对比出发,试就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决定 市场价值规律 生产条件 生产价格 马克思 超额利润 劳动耗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虚假社会价值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疑题和我的看法(续二)
6
作者 骆耕漠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5期1-8,共8页
四、马克思的自然垄断价格理论(Ⅰ)——以不等的自然土质的级差产量为条件的垄断价格马克思的自然垄断价格理论,是他分析资本主义农业地租问题时提出来的。这种自然垄断价格与前文所说的因一时供求不平衡而产生的偶然垄断价格不同,不是... 四、马克思的自然垄断价格理论(Ⅰ)——以不等的自然土质的级差产量为条件的垄断价格马克思的自然垄断价格理论,是他分析资本主义农业地租问题时提出来的。这种自然垄断价格与前文所说的因一时供求不平衡而产生的偶然垄断价格不同,不是涨落交替,而是一边倒地高于价值。在物质生产领域中,农业、采矿业、房地产建筑业这一类物质生产部门,与纱布、家俱、机器这一类物质生产部门不同,它们的产品作为商品来出售时,不是按等于价值的价格来出售,而是按高于价值的自然垄断价格来出售。其中又有两种不同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肥力 小麦产量 垄断价格 马克思 农产品 使用价值 虚假社会价值 资本主义农业 劳动费用 劳动耗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新探
7
作者 王仲君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1期62-67,共6页
关于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目前我国学术界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一种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由本部门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转移来的;另一种则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由本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自己创造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 关于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目前我国学术界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一种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由本部门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转移来的;另一种则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由本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自己创造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超额剩余价值,在由纯粹活劳动因素所决定的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是由该企业自己创造的;在由纯粹非活劳动因素所决定的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它来源于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商品实际价值的过多的支付,它属于虚假的社会价值;在由活劳动因素和非活劳动因素同时决定的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则部分由该企业自己创造,部分又来源于消费者对其商品实际价值的过多的支付。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剩余价值 虚假社会价值 商品的个别价值 商品数 劳动因素 市场价值 个别劳动生产率 部门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自己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两种地租的界定问题──关于《资本论》Ⅲ第844页上的误算
8
作者 刘熙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7,共7页
资本主义两种地租的界定问题──关于《资本论》Ⅲ第844页上的误算刘熙钧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资本论》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进行叙述,先撇开绝对地祖,论述级差地租。在这个条件下,级差地祖... 资本主义两种地租的界定问题──关于《资本论》Ⅲ第844页上的误算刘熙钧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资本论》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进行叙述,先撇开绝对地祖,论述级差地租。在这个条件下,级差地祖等于由劣等地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地租 个别生产价格 社会生产价格 《资本论》 个别价值 资本主义 市场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 界定问题 虚假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用地的绝对地租问题
9
作者 高映轸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9,共5页
关键词 虚假社会价值 绝对地租 生产价格 农产品 超额利润 个别价值 马克思 农业地租 非农用地 市场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劣等地定价不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
10
作者 何焕呜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21-24,共4页
在制定农产品收购价格依据的讨论中,许多否定按劣等地定价的同志认为,我国劣等地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地高于优中等地,按劣等地定价,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缺乏根据的。不仅忽视了级差地租借以产生的经济条件... 在制定农产品收购价格依据的讨论中,许多否定按劣等地定价的同志认为,我国劣等地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地高于优中等地,按劣等地定价,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缺乏根据的。不仅忽视了级差地租借以产生的经济条件,而且也忽视了级差地租的分配和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不仅这里所指的劣等地是指向社会提供一定商品量的、中等经营管理水平的劣等地,而且在优中等土地上所形成的级差地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收购价格 生产成本 经营管理水平 经济条件 商品量 讨论中 中等 虚假社会价值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劣等地定价不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吗——与何焕鸣同志商榷
11
作者 曹长庆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42-46,共5页
《北京商学院学报》1982年第三期发表了何焕鸣同志《按劣等地定价不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一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确定和调整农产品价格的依据,读后颇受启发。该文主张按劣等地定价的两个前提条件,即“能够提供一定商品量的劣等地... 《北京商学院学报》1982年第三期发表了何焕鸣同志《按劣等地定价不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一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确定和调整农产品价格的依据,读后颇受启发。该文主张按劣等地定价的两个前提条件,即“能够提供一定商品量的劣等地”和“正常经营管理水平的劣等地”是正确的。但是该文认为按劣等地定价不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经营管理水平 前提条件 商品量 个别生产价格 商学 读后 虚假社会价值 农产品收购价格 价格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