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周琼
黄雅贤
徐亚苹
-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脑机协同信息行为重点实验室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5,共12页
-
基金
上海市脑机协同信息行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虚假信息认知行为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2KFKT006)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五届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二语习得者对外语信息甄别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2113009)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青年科研项目“虚假信息甄别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2114031)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
文摘
研究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对了解和治理虚假信息至关重要,而眼动追踪技术在信息行为研究中有显著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分析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中的应用,概述相关理论、指标和解释角度。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领域的应用相对较晚,但成果具有跨学科性,受到较高认可;相关研究集中在信息主体和客体方面,主要使用认知心理学中双重加工理论、启发式系统、详尽可能性模型等理论框架;研究涵盖14个眼动指标,主要从时间、空间、瞳孔直径等维度总结这些指标的应用效果及其与研究变量的关系,提供关于眼脑假说、非眼脑假说和认知努力等解释眼动指标的角度,认为使用眼动研究虚假信息甄别最重要的是在问题、理论、指标和解释角度之间建立起联系。
-
关键词
虚假信息甄别
眼动追踪
认知过程
-
Keywords
misinformation screening
eye-tracking
cognitive process
-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信息素养视域下的虚假信息甄别:国际进展与我国对策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黄雨婷
冯婕
-
机构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
文摘
[目的/意义]从信息素养视角出发,探索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路径,为日益严峻的虚假信息现象提供应对之策。[研究设计/方法]运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全球提升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实践和研究发展历程,列举了新闻传播、健康医疗和社会管理等场景下的虚假信息甄别实践,总结英国、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当前全球实践与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的发展之策。[结论/发现]虚假信息甄别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实践场景不断拓展。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图书馆服务和教育等手段有效提升了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然而纵观全球,仍存在发展失衡、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研究不够充分等问题。我国应尽快完善针对虚假信息现象的信息素养政策,开展图书馆虚假信息甄别服务,将信息素养知识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创新/价值]丰富了信息素养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我国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之策。
-
关键词
虚假信息甄别
信息素养
公众信息素养教育
研究进展
-
Keywords
False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Public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
分类号
G25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