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淡太极拳中的虚实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秋菊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3期33-34,共2页
1 虚实在动作中的体现 太极拳中的虚实是个具有广泛涵义的概念。一般可理解为动为虚,静为实;不着力为虚,着力为实;上为虚,下为实;外为虚,内为实;势中有玄为虚,势中无玄为实。太极拳的整套动作,都是由虚实、动静、刚柔相互转换而形成的... 1 虚实在动作中的体现 太极拳中的虚实是个具有广泛涵义的概念。一般可理解为动为虚,静为实;不着力为虚,着力为实;上为虚,下为实;外为虚,内为实;势中有玄为虚,势中无玄为实。太极拳的整套动作,都是由虚实、动静、刚柔相互转换而形成的整体动作。在身正、体松、轻缓的姿势和动作情况下要求身、手、步都分清虚实,并同内部的虚实转换相一致。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运动 左手 中有 右手 虚中有实 推手 整体动作 转换 胸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式太极拳的虚与实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恩 《体育学刊》 2000年第1期58-59,41,共3页
太极拳是以分清虚实和由重心偏移而产生的偏心力作为动力的源泉。实践证明 ,这是最省力的机械作用。在盘架子中可使人久练不疲 ,运用到技击中处处能引敌落空 。
关键词 陈式太极拳 虚中有实 中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人物描写的虚与实 被引量:1
3
作者 汪远平 《思想战线》 1984年第6期75-79,34,共6页
虚与实本来是一对哲学范畴。有的哲学家认为,虚与实的关系表现为“实不窒虚,知虚之皆实”,“虚必成实,实中有虚”。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在文艺创作中就构成为虚与实这一对美学范畴。在文艺领域里,我们所说的实笔,是指一种正面直接描写手法... 虚与实本来是一对哲学范畴。有的哲学家认为,虚与实的关系表现为“实不窒虚,知虚之皆实”,“虚必成实,实中有虚”。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在文艺创作中就构成为虚与实这一对美学范畴。在文艺领域里,我们所说的实笔,是指一种正面直接描写手法,作者用色彩、线条、音响、动作、表情等,去直接地表现出实在形象,使读者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到客观对象的存在;虚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有 结合 美学范畴 艺术辩证法 虚中有实 描写手法 人物形象 性格特征 线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议词的开与阖
4
作者 崔海正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3期38-40,共3页
漫议词的开与阖崔海正古人谓文章之道在于开阖。所谓开阖,一般是指行文的曲折变化。开,是开起、放纵;阖,是关闭、收拢。开阖顿挫,疾徐往复,窈深绕曲,才能使文章波澜竞生,跌宕多姿,从而增加诱人的防力。词体乃抒写的隐之情的美... 漫议词的开与阖崔海正古人谓文章之道在于开阖。所谓开阖,一般是指行文的曲折变化。开,是开起、放纵;阖,是关闭、收拢。开阖顿挫,疾徐往复,窈深绕曲,才能使文章波澜竞生,跌宕多姿,从而增加诱人的防力。词体乃抒写的隐之情的美文,开阖之法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议 中有 虚中有实 欲说还休 国古代美学 《莺莺传》 文艺作品 《人间词话》 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5
作者 孙如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46-47,共2页
为了行之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让社会主义思想牢固地占领农村阵地,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处理好虚与实的问题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既要务虚,也要... 为了行之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让社会主义思想牢固地占领农村阵地,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处理好虚与实的问题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既要务虚,也要务实。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兼。既不能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简单地看作只抓开会学习,造成“两张皮”、“两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思想 唯物辩证法 农村党员 思想政治素质 农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虚中有实 中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