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虎伯寮保护区鹅仙洞南亚热带季雨林群落特征
- 1
-
-
作者
黄雍容
林捷
尤龙辉
吴卫江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定位监测站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2期12-14,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01116)
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闽林科〔2016〕3号)
福建省公益类项目(2018R1011-7)。
-
文摘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虎伯寮南亚热带季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该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该群落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丰富,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分层不明显,在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63科109属178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有48、118和47种。乔木层重要值排名前五的植物为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细枝柃(Eurya loquaian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和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灌木层重要值前五位的植物为格药柃(Eurya muricata)、细枝柃、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菝葜(Smilax china)和毛栲(Castanopsis fordii);草本层重要值累积超过50%的植物为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和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木质藤本种类丰富,数量较多,有菝葜、网脉叶酸藤果(Embelia rudis)、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毛萼青风藤(Sabia limoniacea)等。灌木层物种数量、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居首位;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数相同,但乔木层优势种突出,物种分布不均匀,草本层数量较多,丰富度指数较大。
-
关键词
虎伯寮保护区
南亚热带季雨林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
Keywords
Huboliao conservation area
south subtropical monsoon fores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species diversity
-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调查初报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徐奇涵
-
机构
漳州教育学院
-
出处
《昆虫天敌》
CSCD
2004年第2期81-85,共5页
-
文摘
本文报道福建省南靖县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2亚目14科45属64种。其中福建省新记录1科4属10种。区系分析表明,虎伯寮自然保护区明显处于东洋区范畴,虎伯寮的蜻蜓具有明显的热带北缘及亚热带区系色彩。
-
关键词
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蜻蜓
蜻蜓目
昆虫
物种
地理分布
-
Keywords
Odonata
fauna
Huboliao Nature Reserve
Fujian
-
分类号
Q969.225
[生物学—昆虫学]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福建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育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赵勇
邵伟丽
刘志高
黄金容
彭东辉
-
机构
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
文摘
对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共计27属47种,约占福建省兰科植物65属152种的41.5%和31%;兰科植物在保护区内3种生活型都有分布;47种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占59.6%,其次是附生兰,占34%,腐生兰分布较少,占7.4%;保护区兰科植物地理分布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属占88.9%,温带属占11.1%。并分析了保护区兰科植物致濒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
-
关键词
虎伯寮自然保护区
兰科植物
多样性
濒危因素
保育策略
-
Keywords
Huboliao Nature Reserve
orchidaceous plant
diversity
endangerment factor
protection and culture strategies
-
分类号
Q949.718.43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