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M-1棕色蘑菇菌丝对环境条件适应性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俞木青 章忠梅 郭小云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0,共2页
本文对ZM - 1棕蘑菌丝和 333白蘑菌丝做了大量的相关环境条件适应性的对比试验 ,得出结论 :适宜ZM - 1棕蘑菌丝生长的棉壳培养料中尿素用量为 2 %左右 ;培养料含水量 5 5 %~ 6 0 % ;菌丝培养最适温度 2 1~2 8℃ ,菌种缺氧冷藏 (4℃ )... 本文对ZM - 1棕蘑菌丝和 333白蘑菌丝做了大量的相关环境条件适应性的对比试验 ,得出结论 :适宜ZM - 1棕蘑菌丝生长的棉壳培养料中尿素用量为 2 %左右 ;培养料含水量 5 5 %~ 6 0 % ;菌丝培养最适温度 2 1~2 8℃ ,菌种缺氧冷藏 (4℃ )一年对菌丝无明显影响 ,这为棕蘑菌种生产、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1棕色蘑菇菌丝 环境条件适应性 培养料 培养温度 缺氧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菌丝“冒菌”的应对措施
2
作者 朱元弟 《食药用菌》 2011年第2期47-48,共2页
在2008年秋冬季蘑菇栽培中,浙江省平湖市的部分农户发生了严重的菌丝"冒菌"现象。由于菌株、气候、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影响蘑菇子实体的形成,导致部分农户减产。为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笔者在平湖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关键词 冒菌 蘑菇菌丝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丝体/膨胀珍珠岩建筑用保温隔热复合材料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飞 李洪强 +3 位作者 康书硕 柏叶菲 程国珍 张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4-139,共6页
选用不同片径的蘑菇菌丝体,分别以水玻璃、聚乙烯醇为黏结剂进行粘结,以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两种黏结剂下的纯菌丝板,对其进行热学和力学性能测试,确定最佳导热系数的菌丝片径大小为6~8目;以具有最佳导热系数片径的蘑菇菌丝与膨胀珍珠岩混... 选用不同片径的蘑菇菌丝体,分别以水玻璃、聚乙烯醇为黏结剂进行粘结,以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两种黏结剂下的纯菌丝板,对其进行热学和力学性能测试,确定最佳导热系数的菌丝片径大小为6~8目;以具有最佳导热系数片径的蘑菇菌丝与膨胀珍珠岩混合,以相同的工艺方法制备两种黏结剂下的菌丝体/膨胀珍珠岩复合保温材料,研究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抗折、抗压强度和膨胀珍珠岩所占比例(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ω的增加,材料的密度、抗折、抗压强度逐渐降低,两种黏结剂相比,以水玻璃粘结的材料具有更小的密度、抗折、抗压强度;导热系数随着ω增加出现降低的趋势,且以水玻璃粘结的样品具有更小的导热系数,更适合于建筑隔热保温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珍珠岩 蘑菇菌丝 保温隔热材料 模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菇螨对二十种食用菌菌丝的为害及防治
4
作者 宋金娣 《食用菌》 1999年第6期36-36,共1页
1两种菇螨对食用菌菌丝的为害程度分别以金针菇和蘑菇菌丝体中分离到的腐食酪螨和食菌嗜木螨将其分别接入20种食用菌的母种内,置20℃恒温中培养15天后,观察对菌丝的为害程度,分4级做记载。如试管内菌丝未被取食,螨量未有增加,即定为无害... 1两种菇螨对食用菌菌丝的为害程度分别以金针菇和蘑菇菌丝体中分离到的腐食酪螨和食菌嗜木螨将其分别接入20种食用菌的母种内,置20℃恒温中培养15天后,观察对菌丝的为害程度,分4级做记载。如试管内菌丝未被取食,螨量未有增加,即定为无害级;只有试管壁上的菌丝被食,定为轻害级;当试管内菌丝被螨取食1/3至1/2时,定为中害级;试管内菌丝全部被食,螨数量迅速增加,定为重害级。通过试验,在20个参试品种中,有5个品种菌丝未被这两种螨虫取食,剩余的15个品种均遭不同程度的螨害(表1)。如平菇、香菇、灵芝、姬松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菇虫净 为害程度 腐食酪螨 金针菇 综合防治技术 食菌嗜木螨 蘑菇菌丝 种菇 姬松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氨害”
5
作者 张祖堂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氨害 NH 天门冬酰胺 谷酰胺 蘑菇 食用菌 氨基化 蘑菇菌丝 培养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罐藏菌株的筛选
6
作者 刘善继 苏毓翰 陈顺灿 《食用菌》 1985年第1期15-16,共2页
为了探索蘑菇气生型菌株和匍匐型菌株对区域气候及栽培条件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宜我县栽培的高产、优质、低耗的罐藏菌株。我们于83年春从省站引进了6个气生型菌株和5个匍匐型菌株,进行了筛选对比和混播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产量 罐藏 质量 混播 平均 食品加工 培养料 蘑菇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菇后废料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志超 《食用菌》 1985年第1期42-42,45,共2页
栽培菇类的原料主要是秸草、茎叶、皮壳、木屑等农林废弃物,同时也是堆制有机肥料的重要来源,这就出现了所谓“与肥争料”的矛盾。那么,这些废弃物究竟是直接沤制肥料好,还是栽培菇类后再用作肥料好?对此,我们从1981年起,在三种作物上... 栽培菇类的原料主要是秸草、茎叶、皮壳、木屑等农林废弃物,同时也是堆制有机肥料的重要来源,这就出现了所谓“与肥争料”的矛盾。那么,这些废弃物究竟是直接沤制肥料好,还是栽培菇类后再用作肥料好?对此,我们从1981年起,在三种作物上进行了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菌丝 作物 茎叶 木屑 沤制 废材 菇类 菌床 蘑菇 猴头 平菇 试验小区 冬麦 冬小麦 皮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酵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琪昶 魏润黔 《食用菌》 1985年第1期18-19,共2页
蘑菇培养料后发酵技术,我国已广泛采用。为了对后发酵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子有更深的了解,根据我们的试验和有关文献综合报道如下。后发酵的作用机理蘑菇培养料的后发酵,即培养料进房后的再一次发酵,国外称Composeting phase Ⅱ、Peak-he... 蘑菇培养料后发酵技术,我国已广泛采用。为了对后发酵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子有更深的了解,根据我们的试验和有关文献综合报道如下。后发酵的作用机理蘑菇培养料的后发酵,即培养料进房后的再一次发酵,国外称Composeting phase Ⅱ、Peak-heating、Controled-Fermentation。室外发酵(即前发酵),是以化学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料 含水量 含水率 蘑菇菌丝 高温微生物 后发酵 影响因子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与发酵
9
作者 王世东 《农业知识》 2003年第16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堆制 培养料配方 翻堆 料堆 蘑菇菌丝 前发酵 干牛粪 出菇 发酵方法 增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