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市182例毒蘑菇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郭建强 郑婷婷 +1 位作者 张恒 张蓉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分析宜昌市毒蘑菇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提高毒蘑菇中毒患者的诊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4年5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82例毒蘑菇中毒患者,收集并分析所有纳入患者的一般临... 目的:分析宜昌市毒蘑菇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提高毒蘑菇中毒患者的诊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4年5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82例毒蘑菇中毒患者,收集并分析所有纳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患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发病年龄为35~65岁,且以农民为主。中毒患者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包括恶心/呕吐(86.26%)、腹痛(59.89%)、腹泻(37.91%)等。患者临床分型主要集中在急性肝损型(48.90%),且重症患者占比为39.56%。患者心肌酶、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其中接受住院治疗的147例患者中,45例重症肝肾衰竭患者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结论:毒蘑菇中毒会造成肝、肾、心脏等多器官损伤,中毒症状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改善,对于重症合并肝肾衰竭患者,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为降低毒蘑菇中毒的发生风险,应加强相关的科普宣传教育,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蘑菇中毒 血液净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蘑菇中毒患者尿液中痕量α-鹅膏毒肽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小民 张京顺 +3 位作者 蔡增轩 孟真 黄百芬 陈苘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
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online SPE-LC-MS/MS)测定蘑菇中毒患者尿液中痕量α-鹅膏毒肽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酸酸化的乙腈-甲醇(5∶1,v/v)沉淀蛋白质,反相液液微萃取去除样品提取液中的有机溶剂,毒素经ODS微柱(5 mm×... 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online SPE-LC-MS/MS)测定蘑菇中毒患者尿液中痕量α-鹅膏毒肽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酸酸化的乙腈-甲醇(5∶1,v/v)沉淀蛋白质,反相液液微萃取去除样品提取液中的有机溶剂,毒素经ODS微柱(5 mm×2.1 mm,5μm)在线SPE净化,XBridgeTM BEH C18色谱柱(150 mm×3.0 mm,2.5μm)分离,MS/MS测定。采用基于定量环的快速阀切换技术作为在线SPE和LC-MS/MS模块的接口,使得两个分离模块互相独立,无论是流动相还是压力,都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在线系统的精准净化,有效消除了后续质谱检测的基质效应,确保了尿液中痕量水平α-鹅膏毒肽的定性定量检测。尿液中α-鹅膏毒肽在0.1~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3;检出限(LOD)为0.03μg/L;α-鹅膏毒肽的加标(0.1、2.0和20μg/L)平均回收率为84.3%~9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7.2%。体内鹅膏毒肽代谢迅速,生物基质中痕量水平毒素的检测是其中毒实验室鉴定的主要难题,通过实际样品检测,证明该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溶剂沉淀蛋白质和反相液液微萃取去除有机相和脂溶性基质的简单操作,可以作为水溶性毒素在线SPE-LC-MS/MS检测时快速且有效的配套前处理方法;基于在线SPE精准净化技术,可以实现尿液中α-鹅膏毒肽的高灵敏度测定(LOD为0.03μg/L),解决了中毒时患者体内痕量水平α-鹅膏毒肽定性确证的难题,部分患者α-鹅膏毒肽中毒实验室鉴定的时间可以扩展到90 h以上;同时,痕量水平的定量检测技术,可以为中毒后迅速代谢的α-鹅膏毒肽在体内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固相萃取 α-鹅膏毒肽 尿液 痕量水平 蘑菇中毒 食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及MARS人工肝救治肝损害型白毒伞类毒蘑菇中毒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江英 吴邦富 +2 位作者 江朝强 黄荣华 刘薇薇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7期395-398,共4页
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人类误食毒蘑菇后的临床表现因误食毒蘑菇的种类不同而表现各异.白毒伞类毒蘑菇中毒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损害,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药物,病死率极高.2002年3月底4月初,广州地区连续发生两起误食白毒伞类毒... 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人类误食毒蘑菇后的临床表现因误食毒蘑菇的种类不同而表现各异.白毒伞类毒蘑菇中毒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损害,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药物,病死率极高.2002年3月底4月初,广州地区连续发生两起误食白毒伞类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我们对两起中毒事件的全部9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腹膜透析(PD)、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血浆置换 (PE) 或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ARS) 进行抢救, 抢救成功率达 77.8%(7/9).现对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今后抢救类似病例时在选择恰当的抢救方法及时机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害 白毒伞类毒蘑菇中毒 血液净化 血浆置换 MARS人工肝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蘑菇中毒的识别和预防 被引量:6
4
作者 曾令奎 《中国林副特产》 2008年第1期97-98,共2页
毒蘑菇与野生可食蘑菇极其相识,我国各地每年都有人误食毒蘑菇中毒的现象发生。介绍了毒蘑菇的危害和误食毒蘑菇后的中毒症状,并提出了慎重采食、掌握毒蘑菇形态特征两种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方法和毒蘑菇中毒的救治措施。
关键词 蘑菇 蘑菇中毒 识别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军龙 蓝晓岚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救治蘑菇中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蘑菇中毒患者80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20例蘑菇中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肾脏功能和临...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救治蘑菇中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蘑菇中毒患者80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20例蘑菇中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肾脏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肾脏功能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为87.5%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救治蘑菇中毒方面临床疗效可靠、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蘑菇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毒蘑菇中毒预警公告 被引量:1
6
《内科》 2012年第5期567-567,共1页
毒蘑菇(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类约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毒蕈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一种毒蕈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以存在于多种毒蕈之中... 毒蘑菇(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类约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毒蕈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一种毒蕈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以存在于多种毒蕈之中。进入夏季以来,餐饮环节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预警公告 有毒成分 中毒事件 特效疗法 毒蕈 食用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发布全国首个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地图 被引量:1
7
《食药用菌》 2021年第3期241-241,共1页
为有效预防毒蘑菇中毒,5月17日,湖南发布《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分级综合防控工作指南(2021版)》(下文简称"《指南》"),系全国首创。综合2016—2020年各县市区的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生场所,岳阳9个... 为有效预防毒蘑菇中毒,5月17日,湖南发布《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分级综合防控工作指南(2021版)》(下文简称"《指南》"),系全国首创。综合2016—2020年各县市区的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生场所,岳阳9个县(市、区)被列为野生蘑菇中毒低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发生场所 风险分级 死亡人数 低风险 工作指南 风险地图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殇——从一例毒蘑菇中毒事件谈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尹争春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4Z期24-24,共1页
深夜,一个老人的凄厉喊声,一阵阵传来,撕裂了小山村的宁静。闻讯赶来的村民,看到一位老人躺在院中的泥水里,手指堂屋,神智不清;屋里,一双儿女躺在充满呕吐物的床上,气息微弱,生命垂危。这幕真实的悲剧发生在老家的山村里,事情的缘由,还... 深夜,一个老人的凄厉喊声,一阵阵传来,撕裂了小山村的宁静。闻讯赶来的村民,看到一位老人躺在院中的泥水里,手指堂屋,神智不清;屋里,一双儿女躺在充满呕吐物的床上,气息微弱,生命垂危。这幕真实的悲剧发生在老家的山村里,事情的缘由,还要从头说起。杜家沟——伏牛山区深处的一个小村庄,秋雨断断续续下了二十多天。早上,村子里看教堂的杜大爷来巡看教堂,他发现皂角树下冒出了一圈儿大大小小的"蘑菇",有些还鲜艳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伏牛山区 农村留守儿童 神智不清 生命垂危 唏嘘不已 毒蕈中毒 剧烈腹泻 戏曲频道 蕈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蘑菇中毒进入高发期 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9
《大众标准化》 2016年第7期41-41,共1页
近日,湖北省宜昌、恩施接连发生两起家庭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为杜绝食用野生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为了生命安全,千万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确保不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1)充分... 近日,湖北省宜昌、恩施接连发生两起家庭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为杜绝食用野生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为了生命安全,千万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确保不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1)充分认识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蘑菇 蘑菇中毒 蘑菇 毒性成分 精神错乱 中毒事故 特效疗法 餐饮单位 化验报告 在外就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阳市广泛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
10
作者 王韬 《食品界》 2020年第5期91-91,共1页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日前,湖南省邵阳市食安委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部署防范误食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加大监控力度,广泛宣传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切实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蘑菇中毒 监控力度 野生蘑菇 饮食安全 湖南省邵阳市 中毒事件 广泛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毒蘑菇中毒的抢救护理
11
作者 蔡俊芹 叩冬梅 张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4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蘑菇中毒 急性毒 抢救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阿托品化 呕吐物 中毒患者 急性中毒 病情变化 瞳孔缩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食用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的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立环 赵青艳 李可心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食物中毒 蘑菇中毒 蕈类中毒 野生蘑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中毒三例误诊分析
13
作者 樊光辉 冯淑平 李改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毒蕈中毒 误诊 原因 实验室检查 蘑菇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成功研制出20种常见毒蘑菇的快速检测试剂盒 被引量:3
14
《食药用菌》 2023年第3期212-212,共1页
毒蘑菇中毒是湖南省主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和致死因子,每年发生上百起中毒事件,给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湖南省野生食用菌种类多、分布广,据统计,全省较为常见且易被误食引发中毒的毒蘑菇有20余种,不同种类的毒蘑... 毒蘑菇中毒是湖南省主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和致死因子,每年发生上百起中毒事件,给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湖南省野生食用菌种类多、分布广,据统计,全省较为常见且易被误食引发中毒的毒蘑菇有20余种,不同种类的毒蘑菇含有多种不同毒素,可导致不同中毒症状,其中部分剧毒者可引发肝、肾损害以及横纹肌溶解和溶血等症状,可危及生命,需要对症进行不同的治疗。因此,发生中毒后的早期准确识别、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毒蘑菇中毒死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横纹肌溶解 食源性疾病 野生食用菌 中毒症状 致死因子 肾损害 快速检测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发成功鹅膏环肽毒素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 被引量:1
15
《食药用菌》 2021年第2期151-151,共1页
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种类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也是野生毒菌中毒的"重灾区"。食用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毒蘑菇的毒理机制各异,但在蘑菇中毒死亡的案例中,80%~90%为含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 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种类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也是野生毒菌中毒的"重灾区"。食用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毒蘑菇的毒理机制各异,但在蘑菇中毒死亡的案例中,80%~90%为含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所致。鹅膏环肽毒素毒性极强,致死剂量极低,其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酸碱和盐,常规的烹饪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蘑菇 致死剂量 野生食用菌 烹饪方法 毒菌中毒 快速检测试剂盒 公共卫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及化学性损害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4期78-79,共2页
0213271 严重的非故意的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率在不同种族和/或伦理组别之间有差别/Ralston J D//Public Health Rep.-2000,115(1).-46~51 医科图0213272 蘑菇中毒的最佳处理仍然未被确定/Gussow L//West J Med.-2000,173(5).-317~318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蘑菇中毒 医科 发生率 化学性 伦理 种族 乙醇中毒 最佳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及化学性损害
1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10期65-65,共1页
0236961 一氧化碳中毒29年后/Roohi F//Clin Neurol Neurosurg.-2001,103(2).-92~95 医科图0236962 你已经有了一个盼望已久的宝贝:化妆品铅中毒的历史/Witkowski J A//Clin Dermatol.-2001,19(4).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医科 中毒 化妆品 化学性 蘑菇中毒 宝贝 视觉诱发电位 历史 新西兰白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家庭食物中毒
18
作者 刘林 《河北农业》 2004年第3期34-34,共1页
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平日最主要的就是谨防食物中毒。一般在吃下某种有毒的食品后,短则数十分钟,长则数小时,就会发生上吐下泻等急性胃肠道反应或发烧等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关键词 家庭食物中毒 扁豆中毒 蘑菇中毒 鱼胆中毒 螃蟹中毒 预防 急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毒菌急救中的实践
19
作者 刘科志 王玉 +2 位作者 何颖婷 马晓 赖啟书 《叙事医学》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在我国,每年因误食毒菌导致中毒的患者数不胜数。最新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报道,2010年至2020年,我国共报告了10036件蘑菇中毒事件,导致386761起中毒,21967人人院治疗,788人死亡,其中以致命鹅膏中毒的人数最多,约70%。... 在我国,每年因误食毒菌导致中毒的患者数不胜数。最新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报道,2010年至2020年,我国共报告了10036件蘑菇中毒事件,导致386761起中毒,21967人人院治疗,788人死亡,其中以致命鹅膏中毒的人数最多,约70%。鹅膏肽类毒素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和酸碱等特点,可导致急性肝损伤,致死率极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急性肝损伤 叙事护理 毒菌 致命鹅膏 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膏毒肽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晓萌 秦鸣蔚 +4 位作者 赵新月 宋玉竹 张金阳 夏雪山 韩芹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95-300,共6页
在蘑菇中毒事件中,90%的死亡是由含鹅膏毒肽类毒素的蘑菇引起的,鹅膏毒肽中毒目前尚未发现特效解毒剂,因此掌握鹅膏毒肽的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在介绍鹅膏毒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对人类影响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 在蘑菇中毒事件中,90%的死亡是由含鹅膏毒肽类毒素的蘑菇引起的,鹅膏毒肽中毒目前尚未发现特效解毒剂,因此掌握鹅膏毒肽的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在介绍鹅膏毒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对人类影响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鹅膏毒肽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常规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侧流免疫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及利用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等。这些检测方法在不同实验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优缺点,也各有其适用条件,如有些检测方法适用于快速检测蘑菇样品,而有些更适用于现场检测。通过对比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可对实验室或临床建立更方便、快速、灵敏检测鹅膏毒肽的方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鹅膏毒肽 快速检测 现场检测 侧流免疫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