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藻类生长潜力评估调水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薛立阳 赵恕轲 +2 位作者 胡俊杰 裴国凤 张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20,共8页
为评估水体生态健康,量化和确定供水输入的浮游藻类群落对受水水体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不同季节的调水期测定了供、受水水体的理化因子,同时利用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比例的供、受水水体混合处理... 为评估水体生态健康,量化和确定供水输入的浮游藻类群落对受水水体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不同季节的调水期测定了供、受水水体的理化因子,同时利用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比例的供、受水水体混合处理后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调水期间受水水库的氮磷营养盐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不同季节的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显示,夏、冬季处理组的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峰值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了4 d,且密度峰值随着混合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但夏季培养末期(20 d)处理组的浮游藻类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夏、秋和冬季处理组的实际藻类密度峰值均低于理论估算值,分别低10%、17%~24%和31%。处理组的群落结构变化表现为夏季受水水库的绝对优势种转变为输入的优势种,秋、冬季绝对优势种的相对丰度随调水比例的提高而增加,明显受到供水优势种生长的影响。供、受水水体的营养盐浓度差异是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持续调水显著影响受水水体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生藻类水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 理化因子 浮游藻类 群落结构 藻类生长潜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水体藻类生长潜力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坤阳 储昭升 +3 位作者 金相灿 唐欣昀 郭伟峰 陈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4-2131,共8页
通过采样分析方法,调查了巢湖秋季全湖营养特征,并采用藻类生长潜力实验(AGP实验),研究了秋季巢湖微囊藻的生长潜力。结果表明,巢湖西半湖的富营养化程度高于东半湖。分析并研究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西半湖和东半湖的微囊藻的生长潜力测... 通过采样分析方法,调查了巢湖秋季全湖营养特征,并采用藻类生长潜力实验(AGP实验),研究了秋季巢湖微囊藻的生长潜力。结果表明,巢湖西半湖的富营养化程度高于东半湖。分析并研究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西半湖和东半湖的微囊藻的生长潜力测定表明,利用西半湖湖水培养的微囊藻群体生长状态优于东半湖。AGP实验表明,巢湖湖水在添加充足磷的情况下,藻类的最大现存量和平均最大特定增长率为7.93×105cells·mL-1和0.25·d-1;而在添加充足氮的情况下,藻类的最大现存量和平均最大特定增长率为2.54×106cells·mL-1和0.38·d-1。微囊藻的最大现存量及最大特定增长率与氮的相关性明显高于磷,说明与磷相比,在秋季水体中氮的增加可能会显著提高秋季蓝藻水华的暴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藻类生长潜力 微囊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藻类生长潜力试验评价城市湖泊水质
3
作者 赖理智 杨柳依依 +1 位作者 耿玉瑾 刘梅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387-5391,共5页
以武汉城区湖泊——南湖、东湖、汤逊湖作为试验对象,利用藻类生长潜力(Algal Growth Potential,AGP)测试试验,设置多个条件限制因子,探究不同条件下藻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三个湖区的原湖水样中,南湖藻类的平均最大现存量(Xmax)... 以武汉城区湖泊——南湖、东湖、汤逊湖作为试验对象,利用藻类生长潜力(Algal Growth Potential,AGP)测试试验,设置多个条件限制因子,探究不同条件下藻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三个湖区的原湖水样中,南湖藻类的平均最大现存量(Xmax)和平均最大特定生长率(μmax)均为最高,分别为161.821 mg/L和0.269 d-1,说明南湖水中的综合营养十分丰富。而汤逊湖的平均最大现存量和平均最大特定生长率最低,分别为90.266 mg/L和0.189 d-1,说明原水样存在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湖泊水质 藻类生长潜力测试 最大现存量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数据分析长江调水对棘洪滩水库的影响
4
作者 周守平 陈立国 +4 位作者 张烨 徐欣 吕慎海 刘本文 陈建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6-474,共9页
目前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水源复杂多变,显著影响了受水水体的水质与浮游藻类。为量化与评估这一影响,本研究在调水周期内采集不同季节的供水(长江水)、受水(棘洪滩水库水)水样,同时开展室内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比例的供、... 目前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水源复杂多变,显著影响了受水水体的水质与浮游藻类。为量化与评估这一影响,本研究在调水周期内采集不同季节的供水(长江水)、受水(棘洪滩水库水)水样,同时开展室内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比例的供、受水体混合处理后的理化因子、浮游藻类细胞密度与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春、秋季长江水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棘洪滩水库的营养负荷;pH在季节间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秋季长江水的引入导致棘洪滩水体浮游藻类密度峰值显著增加(P<0.05),而在春季,仅当长江调水比例高于40%时,藻类密度峰值才随调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群落结构方面,春、秋季长江与棘洪滩水体浮的游藻类均以蓝藻为主要优势,不同的是,春季以色球藻属(Chroococcus)的种类占主要优势,秋季则以假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尖头藻属(Raphidiopsis)与细鞘丝藻属(Leptolyngbya)的种类为优势。随长江水引入比例的增加,春季调水进一步增加了色球藻属的优势度;秋季调水则削弱了尖头藻属优势度同时增加了假鱼腥藻属的优势度。综合表明,不同季节长江调水对棘洪滩水库的浮游藻类生长影响存在差异,浮游藻类群落结构显著受到供水水体与季节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棘洪滩水库 藻类生长潜力 浮游藻类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氮、磷营养盐水平对蓝藻优势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9
5
作者 许海 陈洁 +2 位作者 朱广伟 秦伯强 张运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9-1247,共9页
以江苏省南京市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清溪、护城河、玄武湖、月牙湖、琵琶湖和前湖为研究对象,调查各水体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优势种,并结合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探究不同氮、磷营养水平的自然水体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 以江苏省南京市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清溪、护城河、玄武湖、月牙湖、琵琶湖和前湖为研究对象,调查各水体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优势种,并结合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探究不同氮、磷营养水平的自然水体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与竞争的影响.野外调查发现不同营养水平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种不同,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以绿藻、蓝藻、硅藻和隐藻分别占优势.单一藻种培养时,铜绿微囊藻在清溪、护城河和玄武湖水体中生长均较好,而斜生栅藻仅在高氮、磷浓度的清溪和护城河水体中有较大生长量,说明斜生栅藻对氮、磷的需求高于铜绿微囊藻;两种藻共培养时,清溪水体中斜生栅藻占优势,护城河和玄武湖水体中铜绿微囊藻占优势,但其他水体中两种藻均不能生长,说明氮、磷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蓝藻形成优势.对低营养水平的玄武湖、琵琶湖、月牙湖和前湖水体进行氮、磷加富后,两种藻均能较好地生长,且各组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藻类在这些水体中生长受到氮、磷的限制,氮、磷浓度升高会增加水华发生的风险.本研究将野外调查和藻类生长潜力实验相结合,深入探究了蓝藻优势形成与水体氮、磷营养水平的关系,揭示了蓝藻水华是湖泊富营养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水体氮、磷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易产生蓝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优势种 蓝藻 藻类生长潜力实验 营养盐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