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绿素荧光技术快速测定水体藻类生物量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丽芬 郑锋 《城镇供水》 2007年第6期51-52,共2页
藻类的数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是水体中生物量多少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检测方法检测周期较长,结果稳定性较差,为了应对水源的富营养化污染和预防水华突发情况,我们对叶绿素荧光仪快速测定藻类生物量技术进行研究,针对自身的水源藻类情况建立... 藻类的数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是水体中生物量多少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检测方法检测周期较长,结果稳定性较差,为了应对水源的富营养化污染和预防水华突发情况,我们对叶绿素荧光仪快速测定藻类生物量技术进行研究,针对自身的水源藻类情况建立优势藻类特征图谱来校正叶绿素荧光仪,结果显示快速荧光测定的方法和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有较高的相关性为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质 富营养化 藻类生物量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翁馨妍 周云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63-68,共6页
该文对青草沙水库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三年间叶绿素a含量和藻类生物量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草沙2013年-2015年运营期浮游植物生物量基本保持稳定,叶绿素a含量和藻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冬春或冬末春初、夏... 该文对青草沙水库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三年间叶绿素a含量和藻类生物量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草沙2013年-2015年运营期浮游植物生物量基本保持稳定,叶绿素a含量和藻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冬春或冬末春初、夏末秋初季节交替时节容易形成藻类密度高峰,春季藻类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其他季节。样点上游闸外叶绿素a与藻类密度最低,库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草沙水库 浮游植物 叶绿素啊a 藻类生物量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垂向分布对内陆湖泊叶绿素a反演算法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孟枭 张玉超 +2 位作者 钱新 马荣华 段洪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673,共8页
利用高斯模型模拟不同的藻类垂向分布结构,研究其对于典型叶绿素a反演算法波段比值法的影响.结果显示,藻类垂向分布不均一性导致了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与藻类生物量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藻类分布集中于水面以及水下0.5m水深时会严重... 利用高斯模型模拟不同的藻类垂向分布结构,研究其对于典型叶绿素a反演算法波段比值法的影响.结果显示,藻类垂向分布不均一性导致了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与藻类生物量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藻类分布集中于水面以及水下0.5m水深时会严重干扰波段比值反演算法的准确性,说明当水体表面存在藻华现象时,将导致反演算法失效;若排除此类情况,波段比值法与水体表层0.25 m处叶绿素a浓度、0~0.25 m、0~0.5 m水深范围内平均叶绿素a浓度值之间具有独立于藻类生物量以及藻类垂向分布的相关性;内陆湖泊叶绿素a反演算法与藻类垂向分布模型相结合,是获取藻类生物量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藻类垂向分布 叶绿素a反演算法 藻类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家口水库叶绿素a分布及与理化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毓彦 肖伟华 +1 位作者 暴柱 王建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8,共5页
通过多季节野外采样及分析研究,以叶绿素a含量为指示参数描述潘家口水库藻类生物量多季节分布情况,分断面探究其影响因子组成,为研究水库水生态问题提供了基础支撑。结果表明:①除冬季外,叶绿素a含量呈"U"型季节性变化,其浓... 通过多季节野外采样及分析研究,以叶绿素a含量为指示参数描述潘家口水库藻类生物量多季节分布情况,分断面探究其影响因子组成,为研究水库水生态问题提供了基础支撑。结果表明:①除冬季外,叶绿素a含量呈"U"型季节性变化,其浓度大小关系为春季>秋季>夏季,沿纵断面叶绿素a含量呈梯级减少趋势,而垂向分布与水下温跃层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②不同断面处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理化因子有所不同,瀑河口断面的主要影响因子为pH值、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燕子峪断面为水温、溶解氧、氨氮;坝前断面为水温、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其中磷是坝前叶绿素a含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仍需进一步探讨其他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家口水库 藻类生物量 叶绿素A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水华”实验观测研究
5
作者 娄海鹰 龚玲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年第5期117-117,122,共2页
采集长江原水在实验室内人为促成“水华”实验,观察了从藻类增殖到“水华”形成及消散的全过程;定量研究了其中藻类生物量与营养盐和一些条件参数的关系,并对不同营养盐条件下的优势藻进行了观测拍照。研究表明:不同的营养盐条件下,优... 采集长江原水在实验室内人为促成“水华”实验,观察了从藻类增殖到“水华”形成及消散的全过程;定量研究了其中藻类生物量与营养盐和一些条件参数的关系,并对不同营养盐条件下的优势藻进行了观测拍照。研究表明:不同的营养盐条件下,优势藻有差别,同一营养盐条件下整个“水华”过程中优势藻也会产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实验 藻类生物量 营养盐 优势藻拍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产资源
6
《南方水产科学》 CAS 1996年第2期19-22,共4页
960255 渔业数据数量分析的最新发展=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quantitativeanalysis of fisheries data[刊,英]/RichardsL J//Can.J.Fish.Aquat.Sci..—1994,51(12).—2640~2641根据 FAO 的统计,世界渔业的捕捞量1989年达到顶峰,为1... 960255 渔业数据数量分析的最新发展=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quantitativeanalysis of fisheries data[刊,英]/RichardsL J//Can.J.Fish.Aquat.Sci..—1994,51(12).—2640~2641根据 FAO 的统计,世界渔业的捕捞量1989年达到顶峰,为1.003亿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资源 数量分析 藻类生物量 世界渔业 最新发展 资源评估 浮游动物 捕捞量 死亡率 鄂霍次克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IMTA中提克江蓠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7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77,共1页
通过一个短期(7~18d)实验,研究了2个综合多层级营养综合水产养殖(IMTA)系统(27.4m3和20m3)中藻类(大型海藻龙须菜)养分吸收及生长性能,这2个系统同时养殖太平洋白虾和凡纳滨对虾。研究展示出了虾与巨藻组成的IMTA系统在生... 通过一个短期(7~18d)实验,研究了2个综合多层级营养综合水产养殖(IMTA)系统(27.4m3和20m3)中藻类(大型海藻龙须菜)养分吸收及生长性能,这2个系统同时养殖太平洋白虾和凡纳滨对虾。研究展示出了虾与巨藻组成的IMTA系统在生物学和技术层面的可行性,以及系统运行的性能极限数据。初步的营养物收支分析表明,虾和藻类生物量可回收氮投放量中的大约35%。系统再加以精雕细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虾和藻类对饲料中氮的回收利用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物质 生长性能 养分吸收 凡纳滨对虾 藻类生物量 江蓠 水产养殖 大型海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引流工程对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江苏水利》 2025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项目基于野外调查和卫星遥感技术,开展了蓝藻垂向分布类型分析,构建了藻类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在原位试验基础上估算了藻类生长及其漂移速率,研发了耦合水动力-水质-藻类生长的生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格局与调水引流... 项目基于野外调查和卫星遥感技术,开展了蓝藻垂向分布类型分析,构建了藻类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在原位试验基础上估算了藻类生长及其漂移速率,研发了耦合水动力-水质-藻类生长的生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格局与调水引流工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动力学模型 藻类生物量 浮游植物生物量 藻类生长 卫星遥感技术 遥感反演模型 原位试验 垂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