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处理对段殖黄线藻生长、油脂积累、光合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邓仟 朱瑞鸿 +3 位作者 高保燕 于博涵 唐子涵 张成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64,共12页
以丝状产油微藻段殖黄线藻(Xanthonema hormidioides)作为实验材料,经过低温(5℃)预处理后的藻种与常温(25℃)条件下的藻种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段殖黄线藻在不同温度(5℃、10℃、15℃、20℃、25℃)和高、低氮浓度(18和3 mmol/L)条件下的... 以丝状产油微藻段殖黄线藻(Xanthonema hormidioides)作为实验材料,经过低温(5℃)预处理后的藻种与常温(25℃)条件下的藻种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段殖黄线藻在不同温度(5℃、10℃、15℃、20℃、25℃)和高、低氮浓度(18和3 mmol/L)条件下的生长和油脂积累及低温(5℃)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藻种光合活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预处理后的段殖黄线藻在各温度下积累的生物量要高于常温条件下的段殖黄线藻,在15℃时可达到最高生物量为10.1 g/L,20℃条件下可获得最高油脂和脂肪酸绝对含量,分别占干重的64.20%和49.05%(3 mmol/L),蛋白质含量在15℃时达到最高为43.5%(18 mmol/L),总碳水化合物则基本维持在10%—25%。5℃下段殖黄线藻对光的利用率(α)及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均受到明显抑制,低温预处理后的段殖黄线藻叶绿素a含量、Fv/Fm和Fv/Fo值均在第9天后超过常温实验组,最高分别可达9.98 mg/g、2.99和0.75(3 mmol/L)。与常温实验组相反,低温预处理后段殖黄线藻在5℃下ETRmax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IK)均有所升高。此外,低温预处理后段殖黄线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最大活性可达65.6和0.56 U/mg protein,均显著高于常温段殖黄线藻(P<0.05)。综上,低温预处理后的段殖黄线藻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更具优势,并且在低温适应性、光合效率及抗氧化应激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预处理 生长 油脂积累 光合活性 抗氧化酶 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因素诱导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的形成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叶新 施定基 +1 位作者 胡鸿钧 梁承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5期403-408,共6页
丝状蓝藻鱼腥藻 71 2 0 (Anabaena sp.PCC71 2 0 )中可成功表达外源基因 ,但其转化和表达效率不高 ,改变细胞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转化和表达效率。将鱼腥藻71 2 0营养藻丝体通过几种因素诱导形成短藻丝体 (具有 2 5个左右细... 丝状蓝藻鱼腥藻 71 2 0 (Anabaena sp.PCC71 2 0 )中可成功表达外源基因 ,但其转化和表达效率不高 ,改变细胞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转化和表达效率。将鱼腥藻71 2 0营养藻丝体通过几种因素诱导形成短藻丝体 (具有 2 5个左右细胞 ) ,并对其光合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红光和高温对鱼腥藻 71 2 0短藻丝体较为有效 ,且红光诱导在 48h时 ,短藻丝体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达到 85 %;DCMU单独诱导效果不明显 ,适当浓度的DCMU+红光诱导时诱导效率略有增加 ;高温以 45℃诱导 1 2 h比例最高 ,约达 87%;高温45℃诱导时 ,对数生长后期的鱼腥藻 71 2 0较易形成短藻丝体。光合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诱导形成的短藻丝体光合放氧速率比正常营养藻丝体的低 ,这种具有光合放氧能力的短藻丝体显示出作为表达外源基因受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7120 红光 高温 藻殖段 DCMU 丝体形成 诱导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菜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栽培途径的研究──Ⅲ.发菜繁殖机制的初步研究(形态学部份) 被引量:5
3
作者 华振基 王俊 +3 位作者 孙建芸 苏建宇 徐青 梁文裕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9-22,共4页
形成藻殖段是发菜原植体繁殖的主要方式。通过实体显微镜可观察到原植体的各种形态和藻殖段发生处外形和色泽的明显变化(变细、色淡);光镜下观察,藻殖段的发生有一个显微结构变化的过程;胶鞘表面粗糙且不规则,明暗相间的沟棱状结... 形成藻殖段是发菜原植体繁殖的主要方式。通过实体显微镜可观察到原植体的各种形态和藻殖段发生处外形和色泽的明显变化(变细、色淡);光镜下观察,藻殖段的发生有一个显微结构变化的过程;胶鞘表面粗糙且不规则,明暗相间的沟棱状结构消失,胶鞘藻丝体逐渐解体等;电子扫描图像进一步证实胶鞘表面结构深刻的变化,与以上观察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形成藻殖段时间,发生部位原植体吸水不均匀所引起的扭曲运动是导致原植体断裂和藻殖段形成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藻殖段 显微结构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下发菜的形态建成
4
作者 赵学敏 毕永红 +1 位作者 周广杰 胡征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329,共7页
固体培养基培养的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在黑暗与低光强(<1μmol/m2·s)条件下细胞发育受到抑制,在光强10、20、30、60μmol/m2·s条件下细胞生长良好,但在60μmol/m2·s条件下藻丝体易变黄;液体充气培养的发菜在光... 固体培养基培养的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在黑暗与低光强(<1μmol/m2·s)条件下细胞发育受到抑制,在光强10、20、30、60μmol/m2·s条件下细胞生长良好,但在60μmol/m2·s条件下藻丝体易变黄;液体充气培养的发菜在光强20、60、180μmol/m2·s条件下生长速率、类胡萝卜素与多糖含量均随光强升高而增加。发菜在低营养水平时形成的异形胞较多,异形胞的发生位置也多样,有端生、间生和连生。当琼脂浓度为0.5%—4%时发菜具有相同的形态发育特征,从藻殖段发育至丝状聚集体状态,再从聚集体中释放藻丝;当琼脂浓度为6%—8%时发菜发育至丝状聚集体状态,藻丝包裹在厚胶鞘中,观察不到藻丝和藻殖段的释放。以上结果表明光照和培养基的含水量对发菜细胞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异形胞 藻殖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绿葛仙米生活史特征研究
5
作者 王卫 易思富 田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3,108,共5页
为探讨翡翠绿葛仙米生活史特征,固体培养藻殖段并定期取样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藻殖段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以藻殖段为发育起点的生活史主要包括藻殖段、微球体、藻丝体和异径藻体4个阶段。翡翠绿葛仙米主要以... 为探讨翡翠绿葛仙米生活史特征,固体培养藻殖段并定期取样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藻殖段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以藻殖段为发育起点的生活史主要包括藻殖段、微球体、藻丝体和异径藻体4个阶段。翡翠绿葛仙米主要以藻殖段繁殖和出芽繁殖进行营养增殖。此外,异形胞分化受藻细胞数量促进,且与出芽繁殖的“雏芽”形成和后期群间单连藻丝断裂有关,说明异形胞是葛仙米生长分化调控的关键靶点。在葛仙米制种过程中,需要关注异形胞对葛仙米生长分化调控的靶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仙米 生活史特征 藻殖段 出芽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