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析印度古典戏剧《沙恭达罗》及其藏译本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贾华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4,共8页
-
文摘
印度古典戏剧《沙恭达罗》是一部具有世界声誉的梵语名剧,作者迦梨陀娑是印度梵语古典文学中获得世界声名的大诗人.最早把他介绍到国外的是我国的藏语译本.在中国,根敦群培最早将《沙恭达罗》梵文版翻译成藏文,但遗憾的是目前能见到的只有前言和第一幕的翻译内容.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季羡林从梵文原著翻译的汉译本.根据根敦群培的徒弟热拉智通·土登曲达在印度出版的《沙恭达罗第四幕》的序言,根敦群培已翻译完《沙恭达罗》全书,但其余6个章节未能出版.随后,著名藏族学者端智嘉根据季羡林汉译本将其前言到第三幕的一部分译成藏文.2009年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藏族青年学者敖见的《沙恭达罗》完整藏译文.
-
关键词
印度
戏剧
《沙恭达罗》
藏译本
-
Keywords
India
Drama
Shakuntala
Tibetan Translation
-
分类号
H2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大唐西域记》工布查布藏译本疑点举隅
- 2
-
-
作者
次仁顿珠
-
机构
西藏大学文学院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贝叶经研究所
-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7,共12页
-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法显传》汉译藏及研究”(项目编号:18BZJ02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大唐西域记》工布查布藏译本是目前学界公认的《大唐西域记》众多文种译本中最早出现的译本,也是最早的藏译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较大影响力。对该译本存在的诸多误译、漏译等问题进行评析,并加以纠正,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一历史名著的传播和利用。
-
关键词
大唐西域记
工布查布
藏译本
翻译问题
-
Keywords
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大唐西域记)
Gong Gonpokyap
Tibetan Version
Mis-translasions
-
分类号
H08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关于《中观心论》及其藏译古注《思择焰》的研究
- 3
-
-
作者
何欢欢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6,共9页
-
文摘
梵本《中观心论》及其藏译古注《思择焰》阐释了清辩对中观思想的独特理解,描述并批判了小乘部派佛教、大乘瑜伽行派以及数论、胜论、吠檀多、弥曼差等"外道"的主要理论,是我们了解五、六世纪印度佛教内外诸学派情形和思想流布的宝贵资料。详细介绍《中观心论》、《思择焰》的梵、藏文本的同时,对其主要思想内容、研究现状等进行较为详尽的叙述,并以两论对数论派、胜论派、吠檀多派的记述与批判为例展示其独特的学术价值,探讨出印藏佛学研究的新路径。
-
关键词
《中观心论》
《思择焰》
清辩
梵文写本
藏译本
-
Keywords
Madhyamakah dayakariko ( MHK )
TarkajvOla ( TJ )
Bhoviveka
Sanskrit manuscript
Tibetantranslation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西藏所藏《观自在(菩萨)赞》梵文写本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达娃群宗
-
机构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贝叶经研究所
-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90,共11页
-
基金
2020年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级青年课题“《文殊五字成就法》梵、藏、汉对勘研究”(项目编号:20EJCBY0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依据字体、作者的情况,西藏所藏《文殊五字成就法》梵文写本大概创作于11世纪。其中含有五篇文献,《观自在(菩萨)赞》属于第四篇,由比丘尼吉祥所造,有一个贾纳丹·夏斯特里·潘迪亚的校勘本,同此次发现的梵本相比少七句,有些地方用词不一。根据《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本)》(藏文,第三十七卷),《观自在(菩萨)赞》有三个藏译本,尚无根据梵本翻译的汉译本,根据梵本进行汉译有助于推动学界的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观自在(菩萨)赞》梵本
藏译本
汉译
比丘尼吉祥
妙月
-
Keywords
the Sanskrit manuscript of Avalokitesvarasya stotram
Tibetan Versions
Chinese Translation
Bhiksuni Laksmimkara
Candrakanti
-
分类号
K8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