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政策协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方永恒 宋婉怡 张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1,共8页
基于我国1985—2018年间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政策,选取政策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3个维度对政策进行指标赋值量化,运用平均协同度测度模型,以量化数据描绘出了政策协同演变过程。结果发现:随着藏羌彝文化... 基于我国1985—2018年间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政策,选取政策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3个维度对政策进行指标赋值量化,运用平均协同度测度模型,以量化数据描绘出了政策协同演变过程。结果发现:随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政策数量的增多,总效力逐年上升,总协同度以及各目标与措施间协同度不断增长。但2014—2018年,其协同度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各目标与措施间协同度存在显著差异。针对协同度较弱的目标与措施,进一步提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政策有效实施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协同 政策量化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A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空间集聚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永恒 李丹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141,共11页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具有国家重要战略地位的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带,近年来逐步呈现出集聚的空间分布趋势。基于2007年和201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38个市(州)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格局、网络结...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具有国家重要战略地位的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带,近年来逐步呈现出集聚的空间分布趋势。基于2007年和201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38个市(州)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格局、网络结构特征及集聚驱动因素等,结果显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空间集聚水平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状态;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网络紧密程度日益提高,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整体空间集聚网络存在多中心、多节点、多子群等复杂特征,成都、西安、攀枝花和海西州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众多影响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中,地理邻近关系、人力资源和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空间集聚 社会网络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的发展进程与演进逻辑——从“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到“西南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带”
3
作者 胡洪斌 江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97,共6页
“区域发展”与“特色发展”是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战略。从“十一五”时期“西南地区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的战略部署,到“十三五”时期“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发展规划,再到“十四五”时期“西南民族特色文... “区域发展”与“特色发展”是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战略。从“十一五”时期“西南地区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的战略部署,到“十三五”时期“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发展规划,再到“十四五”时期“西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呈现了区域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实现协调发展的演进过程。一方面,民族内部强社会关系凝聚的文化独特性是特色文化产业在地性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之间、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的弱社会关系又可以使满足差异化需求的特色文化产业分工得以在空间上实现具有规模效应的集聚。因此,借助“社会关系—民族文化—经济行为”分析框架来剖析区域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的发展进程及其演进逻辑,尤其是从社会网理论的中观视角来看待协调发展问题,或许可以成为研究多民族区域实现协调发展的一个有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西南特色民族文化产业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