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林芝觉木沟藏杏光合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荣钦 王中奎 +1 位作者 郑维列 兰小中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18-223,共6页
为弄清藏杏Armeniaca holosericea光合日变化特征,以便为野生藏杏的人工驯化提供依据,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6400测定藏杏的光合作用特性和日变化。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藏杏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中午11:30,光... 为弄清藏杏Armeniaca holosericea光合日变化特征,以便为野生藏杏的人工驯化提供依据,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6400测定藏杏的光合作用特性和日变化。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藏杏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中午11:30,光合速率(CO2)达到最高峰[6.51μmol/(m.2s)],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此时,水分利用效率(CO2、H2O)达到最大值[9.853 2μmol/(m2.s)/mm/(m.2s)],表观量子效率(CO2、photons)也达到最大值[0.024μmol/(m.2s)];在藏杏的光合速率日进程中,维持高光合速率(CO2)值[大于4.00μmol/(m.2s)]的时间很短,大约2h左右,致使藏杏的光合产物积累非常困难,其现象为藏杏在逆境中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 藏杏 光合有效辐射 水分利用效率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杏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超 桑利群 +4 位作者 刘振东 王贵作 刘迎春 郗登宝 王东 《高原农业》 201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运用对比方法对西藏边坝县的藏杏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进行分析,以期初步探明藏杏居群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呈现随年龄级增加,植株数量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幼树差异较小,Ⅲ级以下的藏杏数量约占调查总... 运用对比方法对西藏边坝县的藏杏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进行分析,以期初步探明藏杏居群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呈现随年龄级增加,植株数量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幼树差异较小,Ⅲ级以下的藏杏数量约占调查总数10.00%左右,其他均为Ⅳ级、Ⅴ级老树,但农田藏杏处理Ⅴ级藏杏数目占调查总数的64.00%,显著高于山地藏杏的48.00%;同时,随着藏杏年龄级的增加,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郁闭度变异系数均大致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除了Ⅰ级幼树外,农田藏杏处理其他各年龄级的藏杏郁闭度均显著低于山地藏杏处理,且农田藏杏处理Ⅱ~Ⅴ级的藏杏郁闭度变异系数在0.015~0.042之间,低于山地藏杏0.043~0.103的水平。结果说明,西藏边坝县的藏杏居群呈老化状态,且农田藏杏老化程度比山地藏杏严重,但由于藏杏居群的年龄层级相对连续,种群恢复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杏 年龄结构 郁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