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聚居区牧民生态认知的调查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神座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多闻 吴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96-199,222,共5页
以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神座村为调查对象,对该村牧民进行了生态知识、生态态度、生态行为以及生态归因等生态认知方面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发现神座村牧民具有生态知识较为匮乏、生态自信较高、生态行为差异较大、倾向把生态问题归于个... 以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神座村为调查对象,对该村牧民进行了生态知识、生态态度、生态行为以及生态归因等生态认知方面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发现神座村牧民具有生态知识较为匮乏、生态自信较高、生态行为差异较大、倾向把生态问题归于个人原因等朴素特征。针对神座村牧民的生态认知现状,应该加强其生态知识的宣传,培养牧民理性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以便推动藏族聚居区农村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齐头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聚居区村庄 生态意识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侯祠藏族聚居区的发展对街道空间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叶炅 《山西建筑》 2017年第6期12-14,共3页
以成都武侯祠藏族聚居区为例,从历史的脉络出发,阐述了藏族聚居区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并从生活、宗教、商业、文化活动方面,探究了聚居区在发展过程中对街道空间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该聚居区街道空间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藏族聚居区 街道空间 生活方式 宗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崩科建筑的建造特点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周浩明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115,共2页
本文概述了川西高原崩科建筑的结构及成因,分析了崩科的两种建筑形式,并归纳和解析了崩科建筑的建造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施工速度快,这些特点很好地体现了高原崩科建筑对当地环境的生态适应.
关键词 川西高原 藏族聚居区 崩科建筑 建造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胥金毅 《四川教育》 2023年第10期19-19,共1页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藏族聚居区,很多老师认为新教材阅读量大、教学内容多,加之学生汉语言基础差,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挑战。但是,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材阅读 藏族聚居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的养成 教学内容 汉语言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身体与视觉线索,寻觅南迦巴瓦峰前绝对的空间状态 松赞·南迦巴瓦山居,林芝
5
作者 戚山山 翟宇琦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1年第S02期134-137,共4页
直面南迦巴瓦2016年,Studio Qi建筑事务所开始与松赞集团合作,打造松赞新滇藏线,串联起云南与西藏的藏族聚居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与业主团队一同选址、拿地、规划整条线路,并负责每个节点酒店具体的建筑与室内设计。目前,我们已经在西... 直面南迦巴瓦2016年,Studio Qi建筑事务所开始与松赞集团合作,打造松赞新滇藏线,串联起云南与西藏的藏族聚居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与业主团队一同选址、拿地、规划整条线路,并负责每个节点酒店具体的建筑与室内设计。目前,我们已经在西藏板块合作落成了5家酒店。2017年,竹卡山居、来古山居、波密林卡、南迦巴瓦陆续投入运营,也终于串联起从林芝机场到拉萨机场的完整旅行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事务所 建筑与室内设计 南迦巴瓦峰 藏族聚居区 空间状态 业主团队 视觉线索 拉萨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教育: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跨越发展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四川教育》 2019年第28期16-16,共1页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民族地区特别是彝族和藏族聚居区几乎没有现代学校教育。1952年,四川民族地区仅有中小学校470所,学生33192人,教师1032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率领各民族群众努力拼搏,艰苦创业,...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民族地区特别是彝族和藏族聚居区几乎没有现代学校教育。1952年,四川民族地区仅有中小学校470所,学生33192人,教师1032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率领各民族群众努力拼搏,艰苦创业,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现了从初创到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标志的历史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 中小学校 四川民族地区 藏族聚居区 义务教育 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