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经典与文化认同——藏族格言诗域内经典化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春龙 许明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30-37,共8页
藏族格言诗经由传播地域的渐次拓展与读者群体的多元面向实现了域内经典化。诗学品质、思想主题以及文化认同构成藏族格言诗内在的经典文学美质,赞助人、评论、翻译、传播媒介等多重因素合力拓展了其传播地域与读者面向。藏族格言诗域... 藏族格言诗经由传播地域的渐次拓展与读者群体的多元面向实现了域内经典化。诗学品质、思想主题以及文化认同构成藏族格言诗内在的经典文学美质,赞助人、评论、翻译、传播媒介等多重因素合力拓展了其传播地域与读者面向。藏族格言诗域内经典化建构历程呈现出其内在文学属性的生发过程,折射出其赞助人、译介力量和读者交互作用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社会关怀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文化认同 藏族格言诗 经典化 翻译 《萨迦格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文本及译本研究述评
2
作者 李正栓 彭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4,共5页
藏族格言诗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值得深入研读。自1950年代至今,藏族格言诗文本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者对藏族格言诗的结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作了多维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文化传播的需要,格言诗翻... 藏族格言诗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值得深入研读。自1950年代至今,藏族格言诗文本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者对藏族格言诗的结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作了多维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文化传播的需要,格言诗翻译逐渐走入研究者和译者的视野,并在1980年代出现可喜局面。但藏族格言诗英译发展缓慢,自1960年代末至今只有四个译本。鉴于此,有必要对藏族格言诗文本及译本进行梳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诗 文本 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汉译史考
3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0,共8页
藏族格言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王尧对现代中国藏学史研究时期的划分,基于译本考察将藏族格言诗汉译史划分为萌芽时期、新生时期、沉寂时期、全面时期和深入时期五个阶段,全面考察不同... 藏族格言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王尧对现代中国藏学史研究时期的划分,基于译本考察将藏族格言诗汉译史划分为萌芽时期、新生时期、沉寂时期、全面时期和深入时期五个阶段,全面考察不同阶段其汉译特征。藏族格言诗汉译历程与现代中国藏学研究发展历程一致,其汉译特征与藏族典籍汉译普遍特征也高度一致。藏族格言诗汉译活动既是长期以来藏汉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更是民族政策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牢铸进程的具体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诗 汉译史 译介特征 《萨迦格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藏族格言诗翻译
4
作者 李正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5,共11页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兹以此文表示纪念。本文概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藏族格言诗翻译情况,分为四个时期,即:新生时期(1950—1965年)、沉寂时期(1966—1976年)、全面时期(1977—1999年)与深入时期(...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兹以此文表示纪念。本文概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藏族格言诗翻译情况,分为四个时期,即:新生时期(1950—1965年)、沉寂时期(1966—1976年)、全面时期(1977—1999年)与深入时期(2000年以后)。在国内,藏族格言诗的翻译与中央对西藏和藏族文化的关心密切相关,中央民族政策极大促进了藏族格言诗的翻译。在国际上,藏族格言诗翻译受到世界藏学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中国国力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在这70年期间,最初只是《萨迦格言》得到关注并被翻译,随着时代进步,其他格言诗被逐渐汉译和外译。藏族格言诗翻译的成就充分表明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传播力,体现出翻译在文化与文明共生和互鉴中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诗翻译 70年 四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中“佛”类字眼英译辨考
5
作者 王密卿 赵春龙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藏族格言诗高度融合了藏、汉、印三种文化的智慧,是很有价值的精神文本。因此,藏族格言诗的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间的复杂交流,译者应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之间的转换,尤其要注意集中体现藏族文化的"佛"类字眼的... 藏族格言诗高度融合了藏、汉、印三种文化的智慧,是很有价值的精神文本。因此,藏族格言诗的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间的复杂交流,译者应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之间的转换,尤其要注意集中体现藏族文化的"佛"类字眼的翻译。将藏族格言诗三个英译本中"佛"类字眼的翻译进行比较,从文化转换的角度分析其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从宗教文化、译者身份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诗 “佛”类字眼 文化转换 宗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迦格言》蒙译史略
6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
《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流传广泛。《萨迦格言》最先被翻译成蒙古文,由此开启了向其他民族传播的译介之路。以译者为中心,考察《萨迦格言》蒙译本的流布情况、译介特征及影响,可以透视出《萨迦... 《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流传广泛。《萨迦格言》最先被翻译成蒙古文,由此开启了向其他民族传播的译介之路。以译者为中心,考察《萨迦格言》蒙译本的流布情况、译介特征及影响,可以透视出《萨迦格言》蒙译之于其域外传播和蒙古族文学样式产生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迦格言 蒙译史 藏族格言诗 译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语境与文化意图:劳兰·露丝·哈特利英译《国王修身论》研究
7
作者 王瑜洁 王密卿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33,共8页
作为藏族四大格言诗之一,米庞嘉措的《国王修身论》论述了国王提高修养和治理国家之道,具有重要的文学、历史和社会价值。美国学者劳兰·露丝·哈特利英译的《国王修身论》开启了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学术... 作为藏族四大格言诗之一,米庞嘉措的《国王修身论》论述了国王提高修养和治理国家之道,具有重要的文学、历史和社会价值。美国学者劳兰·露丝·哈特利英译的《国王修身论》开启了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基于新近发现的《国王修身论》哈特利选译诗节,详述了译者的学术背景和影响,从美国译介语境、译者学术背景、翻译目的与翻译缘起,全面分析了译文特色和意义。哈特利的英文选译作为《国王修身论》在英语世界的首次推介,使学者了解到该部格言诗对19世纪晚期德格土司社会历史研究的构建作用,推动了藏族格言诗在国际藏学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兰·露丝·哈特利 《国王修身论》英译 米庞嘉措 藏族格言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